墨府占地遼闊,分東,西,中三路,后花園假山,湖泊相映成趣。
穆夫人給姜南安排的宜安院,位于墨府的東路,是墨府景致最好的一處院落,與穆夫人居住的正院不過隔了一洞月亮門和一處連廊。
穆夫人自兩年前得知女兒的消息,便預備下這個院落,花了不少的功夫來布置。
自己親手布置的院落,女兒終于住了進來,穆夫人覺得異常的滿足。
尤其女兒出落的落落大方,知書達理,和侯爺一樣明亮的眼睛,和自己有幾分相似的容顏。
都讓穆夫人越看越喜歡,越看越傷心。
穆夫人領著姜南走進宜安院,一位四旬左右的嬤嬤,并十幾個丫鬟迎了上來。
“奴婢給姑娘請安”,恭恭敬敬跪下給姜南磕頭行禮。
“無需多禮,都起來吧”,姜南吩咐知秋:“知秋,看賞”。
知秋應諾。
眾丫鬟忙給姜南道謝。
“以后你們都要盡心盡力服侍姑娘,不可讓姑娘受了怠慢和委屈”,穆夫人發話,丫鬟自然應諾。
穆夫人這才指著那個嬤嬤給姜南介紹:“這位是穆嬤嬤,以后就是你屋內的管事媽媽,你也見見。”
姓穆,那就應該是母親的陪嫁丫鬟,自小就服侍母親的人。
姜南給穆嬤嬤見禮:“見過嬤嬤,嬤嬤安好”。
“使不得,使不得,姑娘折煞奴婢了”,穆嬤嬤側身避開姜南的禮,看著姜南悄悄紅了眼眶。
“外面天寒地凍的,夫人和姑娘快進屋。”穆嬤嬤迎姜南等人進屋。
一進屋,一股熱氣撲面而來,讓姜南感覺舒服了不少。
穆夫人問姜南:“現已過了午膳的時間,南兒是先用膳還是先沐浴。”
“母親,女兒和父親在船上用了午膳,女兒想先沐浴。”姜南在穆夫人面前并沒有拘謹,而是大方的向穆夫人表達自己的喜好。
穆夫人聽了果然很高興,笑的眉眼彎彎。
姜南指了知秋給穆夫人介紹:“母親,這是自小就服侍女兒的知秋”。
“知秋見過夫人”,知秋見姑娘提及自己,忙跪下給穆夫人磕頭。
穆夫人見知秋不過十七,八歲的年紀,面容秀麗,目光清正,一看就是在大戶之家經過熏陶,禮儀規矩都挑不出任何毛病。
穆夫人褪下了手上的玉鐲:“跟著姑娘背井離鄉,辛苦你了,姑娘日后還需要你盡心服侍,這只玉鐲就送你當見面禮了。”
“知秋謝夫人恩賞”,知秋雙手接過玉鐲,再次給穆夫人磕頭。
之后姜南沐浴,穆夫人便等在宜安院。
待姜南沐浴過后,穆夫人還親自給姜南絞干了頭發,梳了發型,挑選了衣服給姜南換上。
把姜南當小孩子一樣照顧。
姜南微微的笑,任由母親裝扮自己。
穆夫人望著身穿冰梅暗紋的湖綢褙子,陳綠色繡白玉蘭的八湘裙,梳著雙垂髻,戴著碧玉簪,目如秋水,面若桃花的女兒,滿意的點了點頭。
“去看看侯爺和少爺在哪里,讓他們回正院用晚膳。”穆夫人朝著小丫鬟吩咐了一聲。
小丫鬟應聲而去。
丫鬟給穆夫人和姜南披上披風,簇擁著倆人向正院而去。
來到正院,穆夫人讓她院子里的嬤嬤,丫鬟,拜見姜南。
“夫人日盼,夜盼,終于把姑娘給盼回來了”說話的是一個四旬左右的嬤嬤。
“姑娘,老奴是趙嬤嬤,會做五十多種不同口味的點心,姑娘有什么想吃的,盡管吩咐老奴。”
“趙嬤嬤,大家都知道您能干,你老人家,也給奴婢們留些顏面,和您一比,大家都像那呆頭鵝似的。”
一個十八,九歲的丫鬟笑著打趣趙嬤嬤。
趙嬤嬤樂呵呵的笑:“紫鳶姑娘才是夫人身邊一等一的能干之人,若沒了紫鳶姑娘,老奴們恐怕連飯都吃不上。”
紫鳶管著穆夫人院子里嬤嬤和丫鬟的月例錢,眾人聽了都抿了嘴笑。
紫鳶走到姜南的面前:“姑娘,奴婢是紫鳶。“另幾個丫鬟也給姜南見禮。
“奴婢是丁香”
“奴婢是薔薇”
“奴婢是海棠”
“給姑娘請安”
穆夫人的四個大丫鬟,人如起名,個個貌美如花,人比花嬌。
姜南笑著讓知秋給大家見面禮。
幾個丫鬟有些意外,俱都看向穆夫人。
“既然是姑娘賞的,你們拿著便是,這也是姑娘給你們的恩典。”穆夫人笑吟吟的對幾個丫鬟道。
幾個丫鬟給姜南道謝,紛紛給姜南說自己擅長什么:“姑娘若是需要,盡管吩咐。”
姜南笑咪咪的點頭。
待墨堯和墨陽回到內院用膳,墨堯看著姜南和穆夫人,親親熱熱的坐在一起說笑。
懸著的一顆心,終于放了下來。
墨堯心里期盼姜南能夠回京,可又怕姜南不適應京城的生活。
現在看姜南與母親相處融洽,應該也能很快適應新的生活吧。
之后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在一起用膳。
姜南看桌上的菜,有一半都是江南菜式,知道這是母親特意為自己準備的。
姜南心中熱乎乎的,第一次對這里有了家的感覺。
晚膳用了一半,墨府的大管家來報:“侯爺,有貴客。”
墨堯看了看天色:“把人請到書房。”還是等姜南放了筷才去書房待客。
墨陽正在給姜南講京城的趣事,又有書房的小廝來報:“夫人,侯爺請姑娘去書房。”
穆夫人聞言,眉頭幾不可見的蹙了蹙:“是誰來見侯爺?”
小廝不敢答話,只是用手指了指皇宮的方位。
墨夫人會意,對姜南解釋道:“是宮中的那位,按血緣你應當喚聲表哥,南兒莫怕,母親陪你過去。”
姜南和穆夫人來到外院的書房,兩名帶刀侍衛守在書房的門口,侍衛為倆人通稟。
“快請舅母和表妹。”一個悅耳的男聲吩咐道。
姜南隨穆夫人進入書房,看到一個二十五,六歲的男子坐在書房的主位,父親坐在男子的下首。
姜南垂下眼瞼,隨母親給男子見禮:“給皇上請安。”
“民女見過皇上”。
“舅母快起”,皇上走下主位,親自把穆夫人扶起。
這才看向穆夫人身后的姜南:“想來這位就是舅舅,舅母的明珠,朕的表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