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南和墨陽剛一走出眾人的視線。
墨南便向墨陽道歉:“墨陽哥哥,真是對不住,哥哥本來可以獨善其身,妹妹卻為一己私利,把哥哥拉入這紛爭之中。”
“無妨,無妨,能為妹妹分憂解難,哥哥求之不得呢”,墨陽展顏一笑,露出了一個毫無芥蒂的笑容來。
墨南還是朝著墨陽屈膝福了福:“多謝哥哥寬宏大量。”又湊到墨陽的身邊,低聲問道:“二房和三房的人行事如此的草率,父親和母親都不管不問的嗎?”
墨陽“哈哈”的笑,覺得妹妹用“草率”這個詞,形容二房和三房的人在正確不過了。
墨陽好不容易止住了笑聲:”妹妹說的不錯,他們行事不僅草率,而且蠢。“
“妹妹可知母親為何收我做義子”,墨陽反問墨南。
不等墨南答話,墨陽便解釋道:“母親當年傷了身子,這些年再無所出,父親敬重母親,不愿納妾。”
“二房和三房的人見大房沒有子嗣,又眼饞大房的爵位,便起了不該有的心思。”
“想方設法的把兒子送到母親面前,想讓母親撫養。”
“母親不勝其擾,明確拒絕了二房和三房,說不會過繼子嗣。”
“在我十歲那年,二房和三房的人串通了護國寺的一位師傅,說母親那年有一場劫難,需要過繼一個兒子為母親擋災,此事在京城傳的沸沸揚揚”。
“父親和母親自然不信,又查出此事是二房和三房在作祟。”
“母親便認了我做義子,用來堵二房和三房的嘴。”
“父親之前還一直提攜二房和三房的兩位老爺,自那次事情之后,便任由他們自生自滅。”
“這么多年,二房和三房的人猶不死心,不時往父親,母親面前湊,兩房之間更是內斗的厲害。”
“父親,母親見他們冥頑不靈,便任由他們行事。”
“哥哥我這也是托他們的福,才有機會在父親,母親面前盡孝。”墨陽說完,還朝著墨南眨了眨眼睛。
墨南忍俊不禁:“這也是你我兄妹二人的緣分不是。”
墨陽點了點頭:“他們都是一些茅坑里的石頭,妹妹不用理會,免得壞了妹妹的心情。”
墨陽和墨南把圣旨放進祠堂,倆人說說笑笑的回了待客的花廳。
墨陽頂著眾人異樣的目光,神情自若的用膳。
待送了客,穆夫人與女兒在內室說話。
“南兒今日行事十分的穩妥,愿本母親還擔心你會應付不來,看來是母親多慮了。”穆夫人目光慈愛的看著女兒。
墨南微微的笑:“母親不怪我把墨陽哥哥拖下水就好。”
穆夫人也笑:“無論南兒做什么,母親都不會怪你,你哥哥也不會怪你的。”
“你哥哥是心有城府之人,之前就不屑與那兄弟三人來往,如今有你的支持,那兄弟三人更不是你哥哥的對手。”
“南兒不用為你哥哥擔心。”
“倒是經過今日,想來你對墨氏族人也有了一定了解,他們都有自己的小算計,日后你不用與她們來往,若是實在避不過,也要多個心眼,免得被她們算計了去。”
墨南點了點頭。
穆夫人拿出昨日皇上賞的那個玉令遞給墨南:“既然詔書已下,你便收下吧,也算是皇上這些年對你的補償。”
墨南昨日接過玉令,便拿給了母親,并未仔細看那玉令。
今日自母親手中接過玉令,見玉令上赫然刻著“永寧”二字。
這是永寧郡主身份的象征,姜南拿著那塊玉令回到宜安院,久久無法入睡。
墨府二房和三房的的人,今夜也沒有入睡,難得兩房的人沒有爭鋒相對,齊聚在墨老太太的內室。
“老二,老三,今日之事,你們如何看?”墨老太太問兩個兒子。
墨二老爺沉吟片刻:“母親,過繼之事恐有變化,侯爺不僅讓女兒入了祠堂,還讓女兒給墨家的列祖列宗上了香。”
“還有那個墨陽,侯爺居然也允他進了祠堂”,墨三老爺義憤填膺的也道。
“此事當真”,墨老太太面沉如水的問兒子。
“千真萬確,侯爺和穆夫人之前就不同意過繼,如今有了女兒,恐怕就更不會過繼了,侯爺大可留了女兒在家招婿。”墨二老爺壓低了聲音:“母親,此時我們恐還要早做打算”。
墨老太太思索半響:“莫非侯爺想把女兒留在家中,招那墨陽為婿。”
墨武驚呼:“怎么可能,那墨陽不是侯爺的義子嗎,怎么還能在招為夫婿。”
“侯爺是在乎那些虛名的人嗎,如若不然,侯爺為何允他一個外人,進入墨家祠堂。”墨文斜倪了弟弟一眼。
墨書聽著欲言又止。
“書兒想說什么”,墨三老爺問兒子。
“侯爺有沒有可能讓墨陽承了爵”,墨書語氣里有著自己都沒發現的底氣不足。
“墨陽他憑什么,說好聽點他是墨府的養子,說難聽點他不過是墨府養的一個奴才,他還真把自己當主子了”,墨武第一個不服。
“不管侯爺是何打算,墨陽都不能再留了”,墨老太太發話,一雙眼睛里布滿了算計。
墨二老爺和三老爺對視一眼:“孩兒聽從母親的吩咐。”
墨老太太又看向三個孫子:“之前你們三個相爭,祖母不過問,是因為你們都是祖母的孫子,你們誰能被過繼,祖母都喜聞樂見。”
“可如今事情有了變化,你們三兄弟便要團結一心,先把外面的障礙解決掉,若是還一味的爭斗,恐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都記住了嗎”?墨老太太沉聲囑咐孫子。
三人恭聲應諾。
一夜之間,墨侯爺認回了親生女兒,要為女兒擇婿的消息傳遍京城的大街小巷。
這些都沒有影響到墨南。
墨南已經和母親坐上了馬車,由墨陽陪著入了宮。
王公公在宮門口,親自迎接了墨夫人。
“夫人,郡主,墨少爺,皇上正在早朝,皇后娘娘特命奴才在此恭候夫人。”王公公笑呵呵的道:“夫人請”。
穆夫人客氣的點頭:“有勞王公公了。”
墨南和墨陽給王公公見禮:”見過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