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南寫了兩頁大字,才想起孫玉蘭還在母親的正院。
她這樣把客人扔在一旁,跑回宜安院實在失禮。
都怪大哥,往日那么守禮的一個人,居然跑來問她愿不愿意嫁給他,她這真是被大哥擾亂了心神。
墨南又喝了盞茶,吹了會風,覺得自己臉頰沒那么燙了,才起身去正院。
孫玉蘭已把賬冊算了七七八八,還剩墨南算了一半的那本,孫玉蘭拿在手中正在收尾。
孫玉蘭纖長的手指,在算盤上靈活的跳躍,算盤珠子被撥的噼里啪啦響。
“孫姐姐,你算盤打的真好。”墨南由衷的贊賞。
孫玉蘭抿了嘴笑,把手中的算盤打完,賬本對完,才起身謙虛道:“只不過自小拿來玩,后來又為生計操勞,用的熟練一些吧了。”
“打得好,就是打的好,你不用謙虛。”穆夫人笑容滿面走進來,身后還跟著面無表情的墨陽。
“母親,哥哥。”
“夫人,墨少爺。”
墨南和孫玉蘭給倆人行禮。
穆夫人走到書案旁,翻看孫玉蘭對好的賬冊。
墨陽低聲與墨南說話,連看都沒好意思看孫玉蘭一眼。
孫玉蘭則緊張的看著穆夫人翻看賬冊,唯恐自己有哪里出錯,給穆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也沒有關注墨陽。
孫玉蘭的賬冊對的很仔細,她認為有問題的地方,還細心在一旁做了標記,穆夫人幾不可見點了點頭,對孫玉蘭很是滿意。
穆夫人放下手中賬冊,吩咐墨南:“南兒,你把這些賬冊送去外院賬房,母親領你去見見幾位賬房先生。”
墨南知道母親這是要給墨陽和孫玉蘭留機會說話,便抱著賬冊隨母親去了外院。
接下來幾天,穆夫人天一亮就派人把孫玉蘭接來鎮國侯府給墨南作伴,用了晚膳,再讓墨陽送孫玉蘭回孫府。
穆夫人找來鎮國侯府近十年的賬冊給孫玉蘭和墨南看。
墨南和孫玉蘭正在看鎮國侯府鋪子的收益,有小丫鬟匆匆來報,夫人,姑娘,宮中有人來傳旨,侯爺讓夫人和姑娘去外院接旨。
穆夫人知道應當是冊封墨陽世子的圣旨到了,想都沒想拉著孫玉蘭和墨南就去了外院。
圣旨是冊封墨陽為世子的詔書,孫玉蘭跪在最后面,有些震驚,墨堯不過是鎮國侯府的養子,墨堯居然請旨冊封墨陽為世子,難道鎮國侯府毫不在意血脈傳承嗎,孫玉蘭呆住了。
同樣被冊封圣旨震呆的還有墨陽,他知道父親,母親待他如親子一般,不僅為他娶妻,還讓他入仕,有自己的前程。
墨陽萬萬沒想到,父親,母親,居然請旨冊封他為鎮國侯府的世子,是皇上親封,禮部蓋章,代表鎮國侯府傳承的世子。
墨陽眼角有些濕潤,覺得自己虧欠父親,母親太多。
“世子爺,接旨吧。”王公公宣讀完圣旨,見墨陽兀自發愣,出聲提醒。
“臣領旨謝恩。”墨陽雙手恭敬接過圣旨,如舉著千金重擔。
“恭喜世子爺,侯爺對世子爺真是疼愛,連皇上都吃味了呢。”王公公笑呵呵打趣墨陽。
從前墨陽不過是鎮國候府的養子,王公公等人或許不把墨陽放在眼里,如今墨陽名正言順冊封世子,身份自然不可同日而語,王公公不敢得罪墨陽,因而十分恭敬。
“多謝王公公,臣會親自給皇上磕頭謝恩。”墨陽把一個沉甸甸的荷包遞到王公公手中:“日后還需王公公多多照料。”
王公公收了荷包,笑的更加燦爛:“這是自然,世子爺放心。”
墨陽陪王公公向外走,親自把王公公等人送出府。
墨堯全程一句話都沒說,任由墨陽出面招待王公公,鎮國侯府的下人都明白了,侯爺這是在表態,日后墨陽便是鎮國侯府的繼承人,代表著鎮國侯府。
墨南扶母親起身,穆夫人拍了拍墨南的手,看向孫玉蘭。
墨南會意,低聲喚孫玉蘭:“孫姐姐,我陪哥哥去祠堂,你可以幫忙扶母親回正院嗎?”
孫玉蘭沒有多想,扶著穆夫人慢慢往內院走。
路上,穆夫人給孫玉蘭講墨陽小時候的事情:“侯爺把陽哥兒帶回鎮國侯府的時候,陽哥兒在外流浪多年,像個野孩子似的。”
“我那時不知南兒身在何處,是否吃得飽穿得暖,整日郁郁寡歡,疾病纏身,陽哥兒年齡雖小,卻知道寬慰我,喂我吃藥,逗我開心。”
“說是我養育了陽哥兒,實際上,若是沒有陽哥兒日日在我面前盡孝,我能不能撐過那幾年還未知。”
“陽哥兒就是我親生的孩子,在我心里和南兒是一樣的,如今他冊封世子,鎮國侯府還缺一位世子夫人,不知孫姑娘可愿意。”穆夫人停下腳步,目光直直的盯著孫玉蘭。
孫玉蘭從穆夫人眼中看到了真誠,她何德何能,在被血脈至親拋棄后,還能入了穆夫人的眼。
之前墨陽不過是鎮國候府的養子,孫玉蘭都不敢肖想能嫁給墨陽,嫁到鎮國侯府。
更何況墨陽現在被冊封鎮國候府世子,身份自然跟著水漲船高,想找個什么樣的名門閨秀找不到。
她父母雙亡,與幼弟相依為命,也得不到家族的庇護,孫玉蘭實在想不通穆夫人為何會看上她。
她想起這幾日穆夫人讓她和墨南對的賬冊,說是幫墨南對賬,基本上她把鎮國侯府的府內開銷,人情送往,收入來源都大致了解,她拿著賬冊還呈嘀咕,穆夫人還真是心大,居然把這么重要的東西,拿給她一個外人看。
原來穆夫人打的是這個主意,那些賬本是特意拿給她看的,穆夫人是想讓她日后主持中饋時,心中有數吧。
孫玉蘭想通其中關系,眼眶有些發熱,激動的喚了聲:“夫人。”
“想明白了。”穆夫人由孫玉蘭扶著繼續走:“雖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父母都不在了。孫府又那樣對你,你的婚事你便自己做主,只要你點頭同意,伯母就能為你做主,讓孫府那些人再不敢瞧不起你。”
孫玉蘭從小吃了不少苦,真心假意還是能看明白,孫玉蘭并不像尋常閨秀那樣,說起婚事就一味害羞。
孫玉蘭恭敬跪在穆夫人面前,坦坦蕩蕩道:“玉蘭愿意,多謝夫人看得起我。”
“好孩子,快起來,日后我們就是一家人,萬不可如此客氣。”穆夫人扶起孫玉蘭,一起回了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