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高力士一度以為自己聽錯了,朝元星君陪在陛下身邊多年,連自己都不知曉他的身份,除了自己,陛下最信任的就是他,沒想到,他竟然生出了不臣之心?!
時懷安繼續(xù)道:“梅妃,袁少錚,都是星宿門的星宿暗探之一,他們都已經(jīng)去了該去的地方?”
“是。”
高力士還沒來得及驚訝,就見內(nèi)侍回來道:“總管,您說的那人,袁少錚,他不見了,整座監(jiān)牢都沒有他的蹤跡。”
“知道了,你先下去……”高力士只覺得頭疼欲裂。
時懷安道:“那日,朝元星君見到你們假死的尸身,那般氣憤,想要證明你們的身份,是因為他所謀劃之事,你們二十八星宿一個都不能少吧。”
“是。”顧玄虛好似也只能應是。
“十二個時辰,十二個陣眼,每個陣眼需要兩個人鎮(zhèn)守,而四象陣對應四個人,恰好是二十八個人,缺一不可。”
高力士聽得毛骨悚然,顧玄虛卻道:“非也……”
“不能再讓時少卿繼續(xù)推測了,否則,我們還如何行事?”一個醇厚的聲音由遠及近,聲音的主人一身紫袍,是朝元星君到了。
顧氏姐弟退到一旁,行禮道:“參見星君。”
“嗯,你們做的很好。”朝元星君贊許地看著二人。
朝元星君這次沒有戴風帽,時懷安這才看到他的真面目,年約四五十歲,白膚美髯,劍眉星目,不怒自威,只是細看,似乎與天子有一二分的相像。
“是……是你!”高力士驚愕萬分地后退了一步。
時懷安猜測道:“他可是太平公主的親眷?”
朝元星君笑了笑:“時少卿果然絕頂聰明。”
袁家是站在太平公主陣營的,袁少錚又為朝元星君所用,那么朝元星君自然與太平公主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當年公主的子嗣除了薛崇簡都被賜死,薛崇簡據(jù)說后來在外放的路上病逝,而如朝元星君這般見不得光的,自然是借假死逃出來的幽魂。
而武崇敏和武崇行的年紀相差不多,時懷安一時分辨不出到底是誰。
高力士一語道破了他的身份:“武崇敏!你竟然還活著,一直蟄伏在陛下身邊?!”
原來,他就是太平公主和武攸暨的長子,武崇敏。
朝元星君聽到這個名字,目露追憶,嘆息道:“難為總管還記得,這個名字已經(jīng)許久無人叫過了。”
高力士萬萬沒想到,陛下最信任之人,竟然就是當年要處死之人,那人不僅沒有躲起來茍活,反而一直在陛下身旁蟄伏待機,現(xiàn)在更是帶著能人和陰謀回來了。
高力士神情復雜地看著朝元星君:“當年畢竟是皇位之爭,論不得對錯,就算陛下不該趕盡殺絕,這些年也待你不薄,你為何要這般謀害陛下?”
朝元星君聽到這話,嘲諷道:“因為你們是勝利者才會如此這般說,若是皇位之爭沒有對錯,那本君是否也可以爭一爭呢?”
“你的目的,果然是皇位。”時懷安道。
朝元星君看向時懷安,如同看向一只螻蟻:“動手吧,免得夜長夢多。”
“是。”一直在一旁不言不語的顧氏姐弟立即出手,一人放倒了一個。
高力士胳膊有傷,又上了年紀,哪里是年輕力壯的顧玄虛的對手,他錯愕地看著朝元星君的背影,開口想說些什么,卻被灌入了……酒?
不對,這是三勒漿,加了寒食散的三勒漿?
為何要給自己喝這個,難道不該是毒藥嗎?
高力士反抗不得,吞了好幾口酒下肚,側頭看向時懷安。
時懷安并未反抗,他只看著顧青房,他想賭一把,賭事情還會有轉機。
顧青房卻是毫不客氣地把三勒漿灌入時懷安的口中,手上粗暴,口中卻低聲道:“喝下去,喝下去才有轉機。”
時懷安喝了,顧青房將空酒壺一扔,偷偷瞥了眼朝元星君,他正站在陛下床前,背對著這邊。
顧青房快速將什么東西塞入時懷安的腰帶之中,他偏頭看去,顧玄虛也快速將東西塞入高力士的腰帶,二人做完之后,便后退到了殿門前,冷臉待命,仿佛什么都沒有發(fā)生。
時懷安和高力士都覺得渾身發(fā)熱,腦袋發(fā)沉發(fā)暈,最后只看到朝元星君向外走去,依稀有聲音吩咐著:“……開始吧……”
“是……”
忽明忽暗,天旋地轉,漸漸地,有人聲,有馬蹄聲,不絕于耳……
時懷安再次睜開眼,發(fā)現(xiàn)自己正站在大殿之上,并非興慶宮,而是在太極宮,眾官朝拜,龍椅上坐著的,不是陛下,而是與陛下面容相像,年齡相仿的一名男子。
時懷安覺得腦袋暈眩,他發(fā)現(xiàn)周圍的人都看不見他,他便大著膽子往前走了幾步,倒是看到了一些熟悉的面容,他看到了一位年輕人,與陛下極為相似,與龍椅上的男子也有些肖像。
另一邊的上首還有一位女子,上了年歲,卻雍容華貴,風姿綽約,時懷安聽到龍椅上的男子稱那女子為“太平”,稱那與陛下相似的年輕男子為“三郎”,而被稱作三郎男子,叫被稱作太平的女子為姑姑,叫龍椅上的人為父皇。
難道,太平是太平公主,而三郎是陛下?
太平公主不是死了嗎?睿宗皇帝也已經(jīng)仙逝了,為何會出現(xiàn)在這里?陛下為何這般年輕?
對了,自己是在夢中,自己為何會做這樣的夢呢?
時懷安渾渾噩噩,只看著眼前的場景,腦袋根本轉不動,睿宗皇帝對太平公主很是倚仗,凡事都要問過公主的意見,朝堂之中,百官也都向著公主,倒是一派祥和的景象。
睿宗皇帝想要立太子,有些大臣舉薦長子李成器,可更多的人卻舉薦太平公主,睿宗皇帝言辭間對太平公主甚是滿意,便立了公主為儲君。
看到這里,時懷安滿心的疑惑,史書上記載,長子李成器辭讓太子之位,當今天子那時成了太子,在夢里,為何太平公主成了儲君?
而年輕的陛下,那時還是平王,他看著太平公主的目光中,帶著不甘和怨毒,這不像是陛下臉上會出現(xiàn)的神色……平王回到自己的寢宮,有年輕的內(nèi)侍過來侍候,那是……高總管?
自己為何會夢到幾十年前的場景,那時自己并未出生啊,真是太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