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一個月讀完的書,在卸載了令我上癮的短視頻軟件后,我竟然利用碎片時間,一周就讀完了。在這期間,我還讀了兩本治愈系漫畫書。以往,每每遇到生活中的問題,我都是打開短視頻軟件進行搜索,尋找答案。那些瑣碎的知識、真真假假的經驗總是被我奉為圭臬。即使有時候我并不想如此,但還是逃不過它對我潛意識的操控。
現在,我有了新的辦法,感謝微信讀書這個軟件,讓我可以便捷地查找資源。我想,一本書,大概會比一個短視頻,更靠譜一些,畢竟出書成本高,且不易刪除,審核也較為嚴格些。就這樣,我開始不停搜索:育兒、家教、中醫養生、怎么做家務、怎么做飯、護膚、與朋友相處等等。好像生活中的所有問題,在書中都有它的答案,真是令人驚喜的發現。
我發現,讀書后,我真的改變了!雖然我記不清讀了些什么,說不上來,但是,我開始做家務了,不再那么懶惰了,好像是我通過一本育兒書,知道家務的好處了,于是我想自己開始認真做家務,認真生活,以后好把這些本領教給我的孩子。
我開始覺得時間不夠用了,每天上班,讀書,做家務,照顧孩子,每天都過得非常充實,有種活在當下的感覺了。而且生活中,還時不時會有些小驚喜。
我是有朋友的,但是,基本都是我聯系朋友,很少有人聯系我。挺納悶的,為啥我這么愛分享,而我的朋友們這么憋的住呢。她們有的甚至好幾年連朋友圈都不發。
正當我自我思考我對她們而言算一個什么樣的朋友時,我看了點類似朋友相處的書。書里講,朋友有時候可以是諍友!我的天哪,我要是做諍友,那還有人愿意和我交朋友嘛。但好巧不巧,竟然有個朋友來找我了。
這次我做了個諍友!我的朋友快要結婚了,和結婚前的我一樣,總是在觀察對方和對方家長的一些行為來看對方對自己重不重視。也會為此生一些莫名其妙的氣。希望對方像抖音上那樣,滿足自己的種種要求,甚至超過自己的要求。方方面面給予自己足夠的重視,對自己的父母也是超級無敵尊重,恨不得一上門就搬來商場里所有名貴豪華的奢侈品以表心意。恨不得希望對方鞍前馬后地“伺候”自己家里每一個人。做到這種程度,才考慮嫁給他。
可這不是婚姻吧!現實中的婚姻是兩個人帶著點荷爾蒙的沖動,在差不多條件的匹配下,約定余生一起過日子,類似于組隊,目的是為了有了你的加入,我可以生活得比我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更好。誰會傻到為了一個人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還來伺候她那一家子人來給自己添麻煩的。男女都是如此。
大家都不是傻子,因為別人不傻,對自己沒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好而莫名其妙地生氣,鬧情緒,說我不嫁給你了來威脅別人。額……我不能理解。太不現實了,太小孩子氣了。這樣和誰也過不好的。
婚前,女孩子都期待男孩子是上趕著自己的,但我覺得這是一個危險的想法。大家都普普通通的,在權衡利弊下謹慎地進入婚姻,安安穩穩過日子挺好的,說明都是奔著過日子去的,細水長流。如果一方上趕著另一方,極大可能是騙婚,即或不是,誰又能一直保持上趕著的狀態呢,婚后總會歸于平靜,被上趕著的一方反而有了落差,還可能為此大吵大鬧,糾纏不休,導致不好的結局,何必嘞。
婚姻沒有那么神圣,也沒有那么糟糕,它只是代表一種生活方式而已。1+1≥1,在我看來,就是一種幸福的婚姻。在我的一一反駁中,我的小姐妹悟了,也沒那么生對象的氣了!
我竟然做了一次諍友!很開心!原來我也可以做這樣的朋友!以往,我都是以我為中心和朋友相處,讀書后,我慢慢關注朋友們的需要和訴求。《圣經》中有句話說,你愿意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要怎樣對待別人。太有智慧了!希望我可以成為朋友們的好朋友!
讀書還讓我和老公的交流多了起來,一些好書,好句子,好觀點,我會和他分享,關于夢想,愿望等等,終于不再是孩子、柴米油鹽醬醋茶了,我們之間,也有了詩和遠方。我感覺我成了一個有內涵的人,成熟了很多。之前我不理解,我有時候做一些事情會特別過分,但我老公生氣卻從來不發火,都是自己消化。我特別好奇,他是怎么做到的,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但讀書后,我發現,我好像也可以了。不知怎的,就是心胸開闊了很多,多了很多很多對人的接納與包容,簡直太神奇了。我的思維方式也發生了變化,不再陷在那種無厘頭的情緒里,讓事情越來越糟糕,偏離我的目的,而是學會了理性思考,及時止損,彎道取勝。我會多想辦法來達成目的,即使達不到,我也可以有很多方法來安慰自己,就是整個人釋然了很多。
希望我能堅持下來,堅持成長,把自己養成曾經的自己最仰慕的那種人的樣子。做一個智慧、善良、有愛心、有能力、圣潔的人。讀書塑造了我的三觀,讓我不會再人云亦云,也不再對是非判斷有所懷疑和猶豫,讓我理解了古人對高潔品質的追求,理解了他們的舍與得。
“朝聞道,夕死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