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度假村內的行李扔到車上,肖逸飛開車進入了酒莊。
駛入葡萄園后,黑鼻抬起頭來,好奇的打量著兩邊的葡萄園。將車停到蜜蜂丘的車庫,博已經等在這里了。
“肖,我帶你參觀一下吧。”
肖逸飛剛剛下車,黑鼻見肖逸飛沒有開副駕駛的車門,坐起來對著肖逸飛叫了兩聲,仿佛在提醒肖逸飛“你把我忘在車里了。”見肖逸飛沒反應,干脆自己從車窗跳了出來。
“這就是你的寵物狗?”
“對,它叫hebee,快1歲了。”
按照土狗的生長期來說,黑鼻已經成年。也許本身黑鼻就是矮小品種,現在黑鼻也只要肖逸飛小腿的一半高,估計肩高只有35厘米。
博看著蹲在肖逸飛腳邊盯著他的小狗:“hebee,是個女孩?”
黑鼻聽到叫它的名字,抬頭看了博一下。
“是啊,平時它很調皮的。今天大概還不習慣吧。”
“看著大小還不錯,估計以后也就這么大了吧。”
的確,黑鼻比他的金毛犬要小很多,給人的威脅感沒有那么強。
黑鼻小心的聞了聞博的手,大概覺得有葡萄汁的氣味,晃著腦袋打了兩個響鼻,又回到肖逸飛的身邊。
博帶著肖逸飛游覽了一圈蜜蜂丘就去工作了。肖逸飛坐在沙發上,摸著黑鼻的頭。今天它特別老實,估計是被打針打怕了。以前每次放出來,那就跟犯人放風一樣,到處嗅到處聞,今天卻老老實實蹲在肖逸飛旁邊。
“好了,我們去看看環境吧。”
蜜蜂丘高出地面6米多,就是一個綠樹環繞的小土包。帶著黑鼻圍著直徑70米的蜜蜂丘轉悠了一圈,黑鼻歡快了一些,開始跑前跑后的到處嗅。
微風吹過葡萄園,淺褐色的葡萄葉發出嘩啦嘩啦的輕響,一串串的紫色的葡萄沉甸甸的的墜在下方,一切都預示著采摘季即將到來。
這段時間釀酒師方面的博、卡梅倫、馬丁和幾個助理釀酒師,一天跑8趟葡萄園,戴維更是長期駐扎在了葡萄園,一邊觀察著葡萄,一邊關心著天氣預報。
在采收季節,一旦出現連綿的陰雨,葡萄上的雨水會稀釋葡萄汁外,雨水還容易造成葡萄上的野生酵母流失,另外最麻煩的是陰雨天的環境非常有利于霉菌的大量繁殖,霉菌太多就會造成葡萄霉變,霉菌進入葡萄汁中,也會嚴重影響發酵,對葡萄酒造成損傷。一旦遇上大面積的霉菌爆發,那一季的收成就徹底毀了。
因此,判斷年份好壞,收獲期的天氣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
幸好,今年只是涼爽,而不是陰雨綿綿。
戴維摘下一粒葡萄,將葡萄汁擠到糖度計的折光棱鏡上,蓋上蓋板,調整目鏡,看著線條在23.6的位置,這表示糖度是23.6度,一般采摘要在23度以上,這樣釀出的葡萄酒的酒精度能有14度。
戴維將糖度計遞給博,博看來看,又遞給肖逸飛。
博感嘆了一句。“哎,還是天氣不行。”
戴維說到:“是啊,要不現在都應該有23.9了,如果能有24.1就好了。”
馬丁在旁邊說了一句:
“聽說今年波爾多的不錯,有人在稱贊說是世紀之年,估計他們今年又大賺一筆。”
博教訓他了一句:“管別人那么多干什么,做好自己的事情,再去檢查一次橡木桶。”
馬丁只能老老實實去檢查橡木桶,肖逸飛現在也沒事做,也跟著他去看橡木桶。
生產橡木桶的廠家“拉達列”(nadalie)就是酒莊旁邊的塔布斯街1401號。橡木桶廠只在山包和納帕河的夾縫中占據了1英畝的面積。
這批橡木桶,是博在年初就下了訂單,在肖逸飛買下酒莊后,廠長托尼特意又來找肖逸飛確認了下這份訂單的有效性,肖逸飛出發去歐洲找伊西斯空間之前酒莊就收到了首批500只木桶,回來知道整個800只橡木桶已經全部送到,他馬上就將貨款付清。
橡木桶在酒窖中是不會一直靜止不動的,要不時的被搬過去移過來,要保證用木板制作的橡木桶不滲漏,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肖逸飛參觀過他們的生產過程,其中大量的都是人力勞動,而且還要熟手才能獨立完成。難怪橡木桶價格非常高,一個美國橡木的就要300美元,木材更好的東歐木桶要450美元,而法國橡木的木桶要600美元。
這種價格差異,主要是橡木和橡木能賦予葡萄酒的味道差異決定的。他們說,美國木材的香氣濃烈,但橡木的味道在葡萄酒的果香和酒香之上,而法國的木材,則味道清幽,果香、酒香和橡木的香味纏繞在一起,相互交融為一體,更為幽雅。另外常用的東歐的橡木在這兩者之間。
以前美國一般常用的是美國自己的橡木桶。當時美國橡木桶的處理工藝還不先進,因此美國葡萄酒有時候顯得橡木味道太重,被傲慢的法國人譏笑詬病為“美國橡木酒”。后來美國葡萄酒發展起來后,橡木桶的處理工藝跟上,再加上到處購買橡木制桶,于是法國人再也無法嘲笑美國酒。
酒莊所有的橡木桶基本都是法國橡木,這次也不例外。因為使用的是進口原料,在木料送到拉達列木桶廠手中之前,這批木料已經被弄一塊塊的木板,又日曬雨淋了2年,早就去掉了木材中的異味。并且這兩年實際也將木材中的所有應力和變形都進行了消除,這樣以后的橡木桶不論是有酒還是沒酒都不會變形。
木板運到他們手中后,他們會按照早就制定好的尺寸進行裁切,變成一根根的四四方方的木條。這樣形狀整齊的木條是不能拿來做木桶的,它們還要進行進一步的塑性,這樣才能保證做出來的橡木桶嚴絲合縫,一旦出現裂縫,那么里面的葡萄酒就會泄露出來。
其實塑型很簡單,就跟外面配鑰匙一樣,將木頭放在機器上,固定好,接著機器就自動將木條弄成不同的形狀,然后將一個桶所需要的木條弄完后,就被捆在一起,送到下一個工序。
接下來就靠熟練工純手工作業了。
一個頭發花白、胡子老長的工人將這些木條擺在地上,就形成了一個木桶的展開圖,接著他要仔細測量這個圖形的各個尺寸,還不時拿起一根木條到旁邊機器上進行進一步的修整。檢查合格,這些木條才能送去制作木桶。
接下來就是年輕人干力氣活了,不過這些年輕人也都是至少在這個廠干了兩年。只有足夠的經驗的人,才能保證木桶的質量。
地面上有一個圓形的坑槽,里面有一個鐵圈,將一根根條插入其中,最后一根用榔頭敲進去,木頭自然就組成了一個圓。翻過來后,敲入另外兩個大一些的鐵圈,木桶的一端就完成了。說起來簡單,但實際上這工作還是要經驗的,鐵圈不厚,敲的時候用力必須均勻,而且還要保證敲入的三個鐵圈平行。
接著這個一邊是木桶,一邊完全叉開的玩意就被送到下面烘烤階段,這個階段對經驗要求更高,工人必須知道烘烤的火力,烘烤的時間,用水蒸氣的時間等等。烘烤可是關系后木桶賦予葡萄酒味道的關鍵步驟,葡萄酒的橡木桶不能使用重度烘烤,那是給威士忌加入煙熏味的方法,但烘烤不夠,橡木的味道又出不來,因此這里經驗非常關鍵。
地上一個個爐子,爐子里面不時要添加些前面工序弄出來的橡木塊,鋸末。一個個半成品橡木桶就叉開圍著爐子。一股濃郁的橡木味道彌漫在整個車間中。
在烘烤的同時,也要進行橡木桶另外一端的成型工作。
一個鋼索被套在木桶上,旁邊一個收緊裝置,負責將木板趁熱收緊成型,工人乒乒乓乓的將鐵圈敲上去,接著又是兩道鐵圈。這樣木桶的形狀就出來了。
接下來就是給木桶的加裝圓頂和圓底。
最后就是鉆孔,葡萄酒桶在腰部有一個孔,這個孔的作用是發酵或者是陳釀階段用于取酒液監控酒的質量。以及通過它補充揮發掉的葡萄酒的,讓酒保持滿桶狀態,避免接觸空氣。
氣密性檢查之后,就是打磨,將橡木桶的四周和頂部底部打磨光滑,最后印上橡木桶廠的商標,再印上蒙特雷納酒莊的名字和編號,這樣一個桶才算是完成。才能送到酒莊來。
新橡木桶到了酒莊后,酒莊要先灌入清洗和消毒的水,靜止兩天檢查密閉性,再次清洗,然后用水沖洗,陰干,再沖洗、陰干,這樣才算是完成了準備工作。
現在酒莊需要的橡木桶才第一次清洗完成,正在陰干中。
悲催的馬丁只能一個桶一個桶的用手電筒照著,查看桶內是否有積水,檢查外面是否干凈。這些桶是一層層碼放的,他和幾個工人必須搬下來,檢查后,再運到另外一邊重新碼放好。這就跟有人說的,消耗士兵的精力,讓他們把一堆磚今天搬個地方,明天搬另外一個地方一樣,消磨馬丁的焦躁情緒。
現在別人的長相思已經開始采摘了,可酒莊卻沒有種植這種白葡萄,大家只能繼續焦躁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