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本章非常水,只是查資料時見到了,想著是免費章節,就寫出來讓大家見識下米地瓜也有如此二的軍隊,寫它只為博君一笑。
跟著前面的隊伍,大家來到了上面一層,這里的艦長室裝修更豪華。休息室中幾個長沙發,臥室內單人大床,這可是整艘軍艦唯一的大床,一張印著BB61艦徽的巨大的床單鋪在床上,衛生間居然還有浴缸。
衣阿華號戰列艦是整個海軍中唯一一個安裝有浴缸的軍艦。這浴缸可不是給艦長享受的,而是給美國總統羅斯福使用的。
1943年,美國總統羅斯福去參加開羅會議,當時他就是乘坐衣阿華去的。大家都知道羅斯福腿有毛病,無法使用淋浴器,于是海軍就安裝了這個浴缸供他使用。
說到這趟運送航程,就不得不說道美國海軍中的一艘極品軍艦。“弗萊徹”級驅逐艦“威廉·D·波特”號,編號DD-579。
每個國家海軍中都有這么幾首極品軍艦,比如小日本的三大祥瑞“雪風”、“野分”、“時雨”。比如澳大利亞的航母“墨爾本”。比如德國的“歐根親王”號。
小日本的三艘就不用細說,鉆吸人品禍害友艦,超級掃把星雪風和時雨,另外野分號稱補槍王,專門擊沉受傷嚴重的友艦,據不完全統計,至少包括兩艘航空母艦和三艘巡洋艦,都栽在他手中,可惜這些都是自家人。
澳大利亞的墨爾本航母,那是赫赫有名的,和客輪、渡輪、貨輪驅逐艦都碰撞過,堪稱海上碰碰車,甚至先后將兩艘驅逐艦攔腰撞斷,號稱一代斬首王。
這艘墨爾本號還和咱們中國有關系。澳大利亞實在是受不了斬首王墨爾本,于是1985年拆除敏感設備后,墨爾本號被賣給了中國聯合拆船公司,在黃埔造船廠進行技術收集后被解體。
至于德國的歐根親王號,那就是一只小強。活著過完二戰就不說了,只說二戰后,它親歷過美國的兩次核爆實驗,一次空爆,一次水下爆炸,其他許多實驗艦都沉沒,可離爆心一兩千米它,只是受到輕傷,堪稱打不死的小強。
美國海軍中也有這么一艘極品軍艦,他就是“波特”號驅逐艦。他最著名的就是“魚雷射向羅斯福”和“炮打司令部”。
波特號在1942年5月開工建造,9月建成下水,43年7月正式服役,編入大西洋艦隊。波特爾號服役不到4個月即奉命參加羅斯福總統的護航行動。
里外全新的波特號一起步就惹了亂子:從母港諾福克海軍基地出發趕往切薩皮克灣時,錨被旁邊的一艘軍艦絆住。大力拉扯之下,重重的鐵錨總算破水而出,但“鄰居”的護欄、救生筏和其他一些零零碎碎的東西卻被它“順手”扯壞了。
后來和其他軍艦會和后,編隊經過一片德國潛艇時常出沒的危險海區時,突然從水下傳來一陣巨大的爆炸。編隊立馬忙的人仰馬翻:飛機升空,聲吶入水,深水炸彈被推上發射架,軍艦全部實施反潛機動。一陣折騰過后,波特號發出信號:沒有潛艇,爆炸是自己艦上的一枚深水炸彈不慎掉進水里引起。
11月14日,編隊駛近百慕大海域。“衣阿華”號戰列艦艦長決定在這里讓總統和高官們解解悶兒,演示演示自己的戰艦如何防御敵人的空中進攻。幾只巨大的氣象氣球被釋放到空中。“衣阿華”號上凡是能對空射擊的艦炮都對準了它們猛轟。羅斯福總統在甲板上看得興致勃勃。
5公里外,波特號號的沃爾特艦長和手下的水手們也看得心癢難耐,他們也很想擠過去湊湊趣兒,但無奈自己總惹亂子,只能在外圍放放哨。上帝也許看穿了波特號的心思,特別讓幾只氣球從“衣阿華”編成的火網中漏出來,慢慢飄進波特號號的射程。
艦長大喜,立即命令水兵們各就各位,向氣球射擊,并同時進行魚雷發射訓練。
甲板上的炮位上,水兵們專心地轟擊飄浮的氣球。甲板下的魚雷艙里,兩名水兵開始進行魚雷發射操作。像往常一樣,他們先得為魚雷找個目標。“衣阿華”號當然是首選,因為它又大又明顯。
然后,他們得把魚雷發射管里的推進火藥拿出來,因為這只是訓練,不需要把魚雷發射出去。一切準備就緒。
頭兩枚魚雷的訓練發射都正常,但
“魚雷三,發射!”
命令收到的回復卻不是標準的“發射完畢”,而是兩名水兵夸張的“嗚喔……”聲!只見一枚魚雷竟竄入水中,直奔“衣阿華”號而去!
理論上,那枚魚雷最多只用兩分鐘就能跑到“衣阿華”身邊,艦長命令立即向“衣阿華”示警。
由于編隊嚴令不準使用無線電,警告信號只能用燈光發出。誰知忙中出錯,新入伍的信號兵慌亂中把信號錯發成了“水中有魚雷,正遠離你方而去!”再發一次,卻又成了“‘威利’號全速離開!”
艦長只能豁出去了,用無線電通知“衣阿華”!
接到無線電告警的同時,衣阿華艦上的了望哨也發現了水中的那條“大魚”!
“右舷有魚雷!不是演習!不是演習!右舷有魚雷!”
衣阿華上一片大亂。反應迅速的艦長命令向右急轉彎,加速脫離!艦上的警報器鬼哭狼嚎,水兵們紛紛撲向自己的救險位置;同時,艦上的長槍短炮開始向魚雷拼命傾瀉彈雨!羅斯福總統的貼身警衛緊緊地扶著總統的輪椅,眼睛死死地盯著越來越清楚的魚雷。
苦著臉的波特號號艦長和水兵遠遠地瞧著人仰馬翻的上司們,欲哭無淚。不過謝天謝地,“衣阿華”號肥胖的身軀轉了一個完美的彎,與魚雷擦肩而過。“轟”的一聲,魚雷在“衣阿華”的航跡中炸起了一股沖天水柱!
連羅斯福總統都在日記中對這起突發事件作了記載,他是這樣寫的:“周一,搞了一次射擊演習,波特號朝我們誤射一枚魚雷,我們都看見了,好在沒有打中。”
沃爾特艦長和他的水兵們總算緩過這口氣來。但對他們來說,事情還遠未結束。波特號號被命令脫離編隊,前往百慕大地區的美國海軍基地接受調查。在那里,全副武裝的海軍陸戰隊員“歡迎”了上岸的波特號號船員,并把他們全部逮捕。這可是美國海軍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次。
接著就是大規模的調查和審訊。艦長堅持這只是一次意外,是操作事故。但很多人認為,這是破壞分子的蓄意謀殺,意在破壞盟軍的重要會議。
審訊與爭論經歷數日。魚雷手杜森最后終于頂不住道出了實情。原來在演習時他偏偏忘了遵守操作規則,將發射火帽遺忘在了三號魚**內。等到魚雷發射后,因為害怕追查,他趁亂將火帽丟進了大海
波特號出現一連串事故的深層次原因就是:“波特爾”號全體艦員和軍官嚴重缺乏經驗。17名軍官中,僅有4人此前有出海執勤的經驗,當時最小的艦員才17歲。可見當時美國對戰爭的準備并不充足。
22歲的杜森被判定有罪,處以14年勞役。羅斯福總統聞迅深感不安。他命令海軍部不必處罰杜森。
波特號驅逐艦就這樣出了名。凡是與它相遇的艦只都會跟它開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別開炮,別開炮!我不是總統!”
倒霉波特號號不得不到沒人注意的地方去守海島。
艦上的水兵拼命工作,為的是挽回自己的名聲。但事與愿違,在風平浪靜的守島任務中,它還是捅出了婁子。
一天,一名水兵喝得醉醺醺地回到艦上,非要用艦炮打上一發炮彈不可。眾人攔阻不及,醉漢竟真的爬上了127毫米艦炮的炮位,“咣”的一聲將炮彈打出炮膛,動作干凈利落。炮彈呼嘯著飛向遠處,不知所蹤。
第二天,島上的守軍司令怒氣沖沖找上門來。這時波特號號上的人們才知道,醉漢打出去的炮彈竟落在了司令家院子里。巧的是,司令和手下的軍官、家屬正在院子里聚會。從天而落的炮彈把他們弄了個灰頭土臉,所幸沒有人受傷。唯一受到傷害的是波特號號,炮打司令又給它多添了個笑柄。
從此別的軍艦遇到這艘驅逐艦都換了信號:不要開火,我們是共和黨人。
所幸,戰爭仍然是用人之際。太平洋戰爭進入最后階段。海軍部下了下狠心,將波特號從阿留申調往菲律賓海域,參加對日最后作戰。
1945年3月,沖繩戰役期間,波特號擔任最危險的防空雷達哨任務,說白了,就是在艦隊最外圍擔任攔截日軍“神風”自殺式戰機的任務。還別說,這一次,波特號表現不錯,擊落了6架日軍戰機,引導艦隊擊落7架。
然而,厄運似乎不愿意放棄最后一次戲弄波特號的機會。6月10日晨8時15分,日軍一架老舊的99式艦載俯沖轟炸機忽然從云層中沖出,朝著波特號撞下來。波特號全艦防空火炮猛烈開火,準確命中敵機。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架被擊中的自殺式戰機沖勁十足,墜海在波特號旁邊。眾人以為躲過一劫時,巨大的水下爆炸將波特號整個托出了海面,旋即又重重地砸落下來。全艦頓時多處起火,動力全失,戰損水管斷裂。經過3個小時搶救,艦長不得不下令棄艦。
命運之神對于這樣一艘倒霉戰艦總算還有一絲憐憫之心,所有艦員都成功獲救。棄艦后僅12分鐘,波特號即傾覆,迅速沉默了海底。
7月11日,波特號被美國海軍部從作戰序列中永遠劃去,從此少有人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