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雪莉接到王楠的電話,肖逸飛知道自己肯定要被嘲笑,摸著鼻子走到一邊。果然雪莉不停的嘀嘀咕咕,不時還發(fā)出一陣笑聲,接完電話過來盯著肖逸飛直笑。
“笑什么笑,時間差不多了,走,吃午飯,午飯后陪我去買車。”
“肖,你的確是需要買輛車了,老是開酒莊的皮卡,讓我們的車都不夠用了。”
戴維看著老實,這個一記補刀堪稱犀利。郁悶的瞪了戴維一眼,拉著笑個不停的雪莉走了。
“你想買個什么樣的車?”
“我想買個SUV,最好是FBI開的那種,看著就霸道。”
咱們中國人和美國人一樣,都喜歡大空間的車。只是現(xiàn)在因為經(jīng)濟等原因,讓美國的大車沒落了,可在國內(nèi),國人買車卻是越來越大了。
“你說的是電影中的吧。”
“現(xiàn)實中不是么?”
“當然大多數(shù)時候還是。”
“那不就得了,那是雪佛蘭的什么型號?”
“雪佛蘭Suburban。”
“好就買它。”
“其實我覺得林肯的領航者也好看。”
“是么,翻個圖片我看看。”
雪莉用pad搗鼓了一會,遞給肖逸飛。肖逸飛又不知道怎么選了,領航者同樣是全尺寸SUV,圖片中那輛白色的車的確漂亮,他也很喜歡。
“不管了,去了再說。”
飯后他們就直奔納帕市,雪莉開著車,肖逸飛繼續(xù)看這兩款車,看來看去,他真的不知道怎么選。幸好老天幫他做出了選擇,他們遇到的第一家車行中只有林肯,既然天意如此,那自然肖逸飛就選擇了林肯領航者。
這玩意真的不愧是大塊頭的肌肉車,肖逸飛現(xiàn)在已經(jīng)快1米88了,站在這車面前都還看不到車頂。看它參數(shù)就知道了,2米高,5米長,2米寬。停在那里就給人一種粗獷豪邁的感覺。而V8發(fā)動機能給它提供強勁的動力。
最關鍵的是便宜啊,這才7萬多美元,在國內(nèi)少了100萬你都不要想。肖逸飛直接刷卡開車走人。
開了一段距離,雪莉減速靠邊,示意肖逸飛先行。
等到了度假村,肖逸飛連忙問道:
“咋了?”
“你的駕照是怎么到手的啊?你跟得太緊,車距太小,加上你那玩意太大,跟在我后面太嚇人了,我老是覺得你要撞我。”
肖逸飛逗了她一句:
“我的那玩意太大了?”
“恩,就是。”
肖逸飛哈哈大笑起來。好一會兒雪莉才反應過來,這話歧義太大了。于是惱羞成怒,追打肖逸飛,結果兩個人追到房間不算,還追到了床上。
也許是春風得意,兩人剛剛平息戰(zhàn)爭,肖逸飛就接到移民律師布朗的電話,說他的正式綠卡批準下來了。
雪莉很好奇,“你怎么這么快就拿到了,不是說要2年么?”
“拜托,我這可是花2個億買的。”
的確,這玩意從他購買索斯比股票的時候就開始申請了,到現(xiàn)在都快2個月了,也該下來了。
“酒莊不是只要了1個多億么?”
“我還有其他投資。加起來就是2個億了。”
“你真是富豪,你到美國才2個月,就花了2個億,你真的這么有錢?你錢哪里來的?家里給的?”
“不是,這兩個億還都是富國逼著我貸款的,我自己的錢還沒到賬呢。”
“吹牛吧,我爸爸說他買地都找不到銀行肯貸款,只能租地種樹,你居然說富國逼著你貸款。”
“真的,你爸爸那里差多少錢,一兩百萬我還有。”
“no,不要談論怎么話題?”
“怎么了?”
“沒什么,我不想我們的關系扯上金錢。”
肖逸飛捏了她一把,調(diào)笑著問:“咱倆什么關系?”
雪莉一下爆發(fā)了,拿起枕頭就敲打肖逸飛,嘴里還不停的謝特謝特的罵著。
肖逸飛挨了幾下,見她不停,只能按著她的雙手:
“好了,我道歉,ok?”
“放開我。”
“好吧,我道歉。”
“沒事。”
“你剛才怎么了?”
雪莉這會兒又像個溫柔的小貓,趴在肖逸飛胸口。“沒事了。”
既然她不想說,肖逸飛也就轉移了話題。
“美國不是有很多大學么,你既然能考上多倫多大學,那肯定考美國的常春藤沒問題啊,為什么跑加拿大去讀書呢?”
“哎,還不是加拿大讀書便宜么。”
前幾天博他們就提到了美國大學學費貴的問題,小鎮(zhèn)上的警長大人,年薪有7萬多美元,(指實際到手的錢。)可惜要供兩個女兒上大學都過的很辛苦,連他老婆都被逼要到各個酒莊打零工,直到前幾天肖逸飛將她招進酒莊成為拿著2500美元月薪的廚房工人。現(xiàn)在雪莉居然也說學費貴,這引起了肖逸飛的極大興趣:
“那在美國讀常春藤到底要多少錢呢?”
“學費一年基本就要3萬多,還有生活費、住宿費等,加起來大概要5萬多一年。”
“啊,這么貴啊?”5萬美元一年,一般中產(chǎn)家庭還真的夠嗆。像警長喬納森這樣供兩個的,的確是可憐。
“是啊,私立大學就是這么貴,公立的大學要便宜一些,但是好的公立大學少,而且公立大學也只是對本州的學生收費便宜一些,對外州的學生來說還是一樣的貴。”
“那你在多倫多大學每年要花多少錢呢?”
“大約1.7萬美元一年。”
“相差這么大?”
“是啊,所以越來越多的美國大學生選擇了到加拿大讀大學,特別是在06年夏季書本學費暴漲以后,我們那一屆的加拿大大學招收了1萬名新生,就有1100多人是美國學生。”
我靠,這比例也太大了,一成都是美國學生。
雪莉又補充道:
“根據(jù)加拿大駐美大使館的統(tǒng)計,近3年來在加拿大讀大學的美國人人數(shù)激增了74%。”
“你們家不是種果樹的么,不是應該有錢么?”
“哪里啊,我們家年收入大約是10萬多美元,但是我有個哥哥,他比我早一年考上了布朗大學,家里在負擔了他的學費后,就沒有多少錢了,我不想讀便宜的公立大學,就到了多倫多大學。”
該,誰讓你們生幾個孩子的,要是跟中國人一樣只生一個,那就沒問題了。不過這話肖逸飛可不敢說出口。
“我記得好像加州大學的幾個分校好像還不錯吧?”
“是,加大的幾個分校是還可以,但他們的招收的人太少,加上他越來越多的招收留學生,擠占了大量的本地名額,一樣的難考。”
看來她應該是想過考加大而沒考上,肖逸飛明智的打住話題。但雪莉好像無所謂,她一個翻身,趴在床上,笑著問肖逸飛:
“你知道南加州大學不?”
“知道,在洛杉磯嘛。不過他好像是私立的吧。”
“我沒說那個問題,我問你,你知道他的外號不?”
“不知道,是啥?”
“它的簡稱是USC,以前因?qū)W生許多都是富家子弟,于是就被人稱為UniversityofSpoiledChildren”
“哈哈哈,好可樂,USC,被寵壞了的孩子的大學。”
“這還不算,近年來因為越來越多的華裔來到USC讀書,你知道的,你們中國人都有錢,許多學生到南加大只為了混一張文憑,于是南加大的外號又變成了‘UniversityofSpoiledChinese’(被寵壞了的華裔學生的大學)。”
“真的是這個外號么?”
“的確是這個外號,當然了,不是說所有的南加大華裔學生都是有錢人后代,只是有那么一部分人,開著豪車,帶著外面的美女招搖過市,時不時鬧出飆車或者是混亂爬梯等丑聞,影響了人們對他們的觀感。”
對這些富二代官二代的事情,肖逸飛不想評論,他接著問道:
“還有那些學校要有趣的外號么?”
“有,肯定有,你比如同樣是洛杉磯的加大洛杉磯分校,縮寫是‘UCLA’,外號就是UniversityofCaucasiansLost
amongAsians(白人被亞裔淹沒的大學)或UniversityofCaliforniaLittle
Asia(小亞洲加大)”
“小亞洲加大,太可樂了,亞裔真的有這么多么?”
“多,真的很多,這么給你說吧,如果所有錄取的學生都按照一個標準來招生,那么基本亞裔能占到8成的招生名額。基本上都會被從中國來的留學生把美國大學占領。”
“你說的太夸張了吧。”
“真的不夸張,你比如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I)你知道吧?”
“知道,爾灣嘛,有名的高檔社區(qū),越來越多的華裔入住那里,快變成又一個唐人街了。”
“上個世紀,因為校園里一直在建造教學樓群,所以學生們給學校起的昵稱叫Under
ConstructionIndefinitely(無限期工程進行中)。可是等進入新世紀,越來越多的華裔涌入,于是學校的昵稱變成了UniversityofChineseImmigrants(華裔移民大學)或者Under
ChineseInvasion(華裔侵略之下)”
汗,還被華裔侵略,看來讀書真的是咱們中國人的天賦啊。
“另外,還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B)的UniversityofChineseBookworms(華裔書蟲大學)。”
汗,書蟲,書呆子,大概這是許多人對華裔的另外一個印象。
“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UCSD)的UniversityofChineseSecond
Decision(華裔的第二決定),這些外號都是由于越來越多的華裔引起的。”
“第二決定?”
“其實,UCSD是否為華裔第二選擇取決于科系,全美排名靠前的電子工程、生物、化學等專業(yè)通常是華裔學生的首選,而在經(jīng)濟、傳播等科系上,就的確是第二選擇,不少申請洛加大鎩羽的華裔學生會退而求其次,報考了UCSD。”
終于結束了新書精選推薦,進入了蚊子腿。也終于結束了拖沓冗長的收購情節(jié),馬上主角就要踏上尋找伊西斯空間的旅程。
在這一周內(nèi),作者君過的是亞歷山大,自己都想不通當時為什么會寫成這樣。說實在的,當時都有了一種想暫停回頭大修的念頭。后來一想,算了,就那樣吧,于是硬著頭皮加快更新進程讓這段情況趕緊過去。
非常感謝大家沒有棄書,也感謝書友“柳倒映如夢幻”、“補天心”、“xiaotang246”、“impress”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