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逸飛回到酒莊查看了一圈,發現各個部門的員工都老老實實在工作,畢竟現在是經濟危機時期,肖逸飛又沒有削減工資福利,工會也不敢亂跳。內部安定,接下來該安撫外部,而這個外部,就主要有兩批人,第一批就是各地的經銷商。
在美國,酒類包括啤酒、葡萄酒、烈酒,都要遵守一個叫三級分銷體系的東西。這個三級分銷體系就是說,生產者作為第一級,他不能直接供貨給零售商,而必須通過第二級的代理商,將貨物供給第三級的零售商,最后零售商再將酒賣給顧客。因為各州法律不同,另外還涉及到州稅問題,這個代理商大家習慣性的是每州都有一個,就算是幾個州都由一家公司代理,那這個代理公司內部也都還是分了部門或者是建立了分公司的。
這個三級分銷體系由來已久,他是在1933年廢除禁酒令產生的。長達14年的禁酒令不僅并沒有解決當時酒精飲品消費泛濫、酒類市場混亂的狀況,反而助長了黑市的滋生和黑幫勢力的強大。因此,在1933年所頒布的憲法第21次修正案中,雖然廢止了禁酒令,但同時提出了各州有權對酒類的銷售進行立法,賦予各州政府獨立對酒類流通的管控權力。
三級體系就是在這一過程中發展出來的一個產物,立法者希望引入一個不可以跳過的批發商環節,通過對批發商數量的限制,調控各環節在市場上的話語權,避免銷售泛濫,保證政府對市場的嚴格管理,以及確保無人能逃稅。
有人或許說在現在,網絡和電子商務這么發達,中間商的角色完全可以跳過,直接由顧客向酒莊等生產商下單,然后郵寄到顧客手中。
其實這樣的交易也有,但是很少,這是因為有直郵售賣限制法。現在美國有阿拉巴馬州、特拉華州等10個州市完全禁止直郵售賣的。另外的州雖然允許,但也會在數量和稅收上做出限制。
三級分銷體系可是說是導致酒類價格高的一個原因。比如,在蒙特雷納酒莊中,有一種酒叫納帕赤霞珠,這種葡萄酒由蒙特雷納酒莊批發給經銷商的時候是25美元一瓶。經銷商給終端銷售的價格是37美元,這種酒在各地商店中的售價是50美元,在酒吧餐館售價高達100美元。在這過程中,酒莊獲得了25美元,經銷商獲得了12美元,終端銷售商獲得了13美元,而如果在餐館酒吧銷售的話,他們就獲得了63美元的高額利潤。
但它也有好處。第一個好處就是反壟斷。比如嘉露集團,號稱每4瓶葡萄酒就有一瓶是他們生產的,一旦嘉露集團等幾個大的葡萄酒生產商,利用自己的龐大生產量,形成一個聯盟,逼迫最終零售商和他們簽署獨家協議,不準聯盟之外的葡萄酒進入終端零售商手中,那么其他的中小葡萄酒生產商,比如肖逸飛的蒙特雷納酒莊,釀出的美酒就無法被送到顧客面前。
第二個好處就是對酒類銷售控制起到了極大的作用,特別是不允許多未成年人銷售酒精飲料方面,這個三級分銷體系貢獻不小。
第三就是稅收方面,這套體系的確是將逃稅的可能性降低到了最低。因此盡管有許多團體要求廢除三級分銷體系,但他們獲得的支持很少,根本無法撼動這套已經使用了幾十年的成熟體系。
每年酒莊在6月份都會發售2年前的霞多麗葡萄酒,7月發售上一年的雷司令葡萄酒。今年因為肖逸飛收購酒莊的事,所以霞多麗的發售被博推遲了,正好趁著簽約前舉辦新酒發布活動,讓這些肖逸飛和這些經銷商們見見面。
蒙特雷納酒莊在各個州和部分國外都有經銷商,大家都合作多年,平時經銷商們都不用到酒莊來,只要說個訂貨數量,付清款項,酒莊就能把貨給發過去。只是這次涉及到酒莊更換主人,再加上收到邀請只是美國國內和英國、墨西哥等部分國家的經銷商,因此博出面,肖逸飛出機票錢,這些經銷商們被請到酒莊,參加在城堡前舉行的新酒發布會。
這些經銷商可是掌握著肖逸飛的經濟命脈,如果釀造出來的葡萄酒沒人銷售,那酒就是再好,也只能和谷里面那些小cult酒莊一樣,靠大家到酒莊來買,這樣的銷售量,那是少的可憐。因此在簽約儀式前,必須將他們安撫好。
博首先介紹了肖逸飛,表示將由他來接手酒莊,希望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他。
肖逸飛上臺了,這還是他第一次在這么重要的場合進行講話。不外乎是一些吹捧大家的話,保證酒莊易主不會降低酒的品質,還有就是會釀出更加好的酒,也就是利潤更加豐厚的酒提供給消費者,言外之意就是讓經銷商能賺更多的錢。
最后負責銷售的副總布萊恩上臺,宣布07年的10500箱霞多麗發布。
一個個服務員端著一瓶瓶已經醒酒完畢的葡萄酒上來,將葡萄酒倒在桌上的空酒杯中。經銷商們一個個拿著酒杯,又是晃又是聞的品嘗這批美酒。接著三三兩兩的湊在一起,發表自己對這次歷時兩年才釀成的霞多麗的感覺。肖逸飛在酒莊副總布萊恩的帶領下,一個個的和這些經銷商勾兌。
這些經銷商已經和酒莊合作了這么多年,蒙特雷納酒莊在美國也有一定的知名度,蒙特雷納的系列葡萄酒也還是受歡迎,每年都能賣光,能給這些經銷商們帶來利潤。雖然說酒莊換了主人,但現在出售的酒畢竟是前幾年就釀造好了,就算是酒莊品質有所下降,那也是幾年后的事情。現在的他們還不會和能給自己帶來利潤的東西過不去。
很快經銷商就到酒莊銷售面前,寫下自己想要訂購的數量。簡單統計后,今天有三分之一霞多麗被訂購商收入懷中。
肖逸飛覺得這三分之一太少了,但他不知道以前的情況,只能問對布萊恩。
“和以前的比怎么樣?”
“不錯,和去年差不多,看來經濟危機對我們酒莊影響不大,今年我們的酒還是能銷售一空。”
這才三分之一,就算是酒莊留下一成,也還有一半的酒沒有售賣。
“剩下的酒能銷售完?”
“這可是我們酒莊的招牌酒,在美國名氣最大的白葡萄酒,怎么可能賣不完。現在之所以只賣出了三分之一,是因為經銷商們也要考慮資金壓力和倉儲成本,這批貨是這些經銷商們為這幾個月銷售準備的,銷售旺季前,特別是感恩節,圣誕前,他們還會訂購一批。另外明年春天新酒發布的時候,他們還會來訂購,這樣我們每年輕輕松松就能賣完出產。”
肖逸飛這才放下心來。
接下來發布的2500箱08年的雷司令,盡管也很受歡迎,但銷量就沒有霞多麗好,不過據布萊恩說,今年的訂購數量比去年已經有一成的提升,看來市場對這種酒歡迎度越來越高,剩下的就在酒莊一年內也能賣完。
結束了發布會,晚上肖逸飛和過渡委員會的人邀請各位經銷商參加招待酒會,和許多經銷商進行了交流。一場酒會下來,接觸了許多經銷商負責人,也承諾將來會保證質量,并且不會隨意提高出廠價,算是暫時安撫了經銷商們。
肖逸飛來不及確定對這批經銷商的安撫效果如何,接下來他還有一撥重要的人士需要認識需要打交道。
蒙特雷那酒莊,作為納帕的“古老酒莊”,為納帕葡萄酒的揚名天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加上又是老牌中等酒莊,理所當然的在納帕谷酒商協會的一員,而且還是協會理事會中的一員。博的父親吉米.巴雷特還曾經擔任過協會主席一職。
這個納帕酒商協會,就相當于咱們的商會,但是比咱們的商會更有權力一些。比如,他們起草報經納帕縣監事會通過的納帕葡萄酒廠定義條例,也就是WDO,這個條例可是有法律效力的。這里面就規定了每個酒莊有多少接待人數限制,商標上出現納帕和納帕谷必須保證有85%的葡萄是在納帕谷出產的,還有規定了每個酒莊的產量上限,不準私自擴大酒廠規模,不準酒莊提供食物等等。酒商一旦違規就面臨罰款,如果不交罰款,法庭就有可能封酒莊。
全納帕有400多家酒廠,理事會只有15個席位,蒙特雷那酒莊能在這里面擁有一個席位,的確是不容易。而肖逸飛購買酒莊后,自然也就繼承了這個席位。
雖然這個席位平時看不出多少權利,只能遵循現有的法律和管理條例,但理事會有權對現有條例進行修訂,提交納帕縣監事會通過后,就成為了新的管理條例,大家都必須遵守。另外,酒廠擴建改建,出售等都要先經過這個協會的批準,才能繼續進行,因此有這么一個席位在,能有不少的方便。也就是說,有這個席位,至少可以確保他的利益不受侵害。
葡萄酒的三級經銷價格參照以下文章,并做適當調整:
100美元一瓶酒,利潤都進了誰的口袋?
英文版原文:GrossMargins:BreakingDown
thePriceofaBottleofW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