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可能是每個孩子最愉快的期待。
河里的蝦、田里的蛙、山上的紅皮秤砣、刺藤子上的爆漿莓子和藏在水庫里水葫蘆下面的胖頭青鰱,一到暑假就都有時間去一一親近了。
可是對于那些大一些的孩子來說,比喻上中專的孩子,暑假就意味著離別,淡淡的傷感從此時開始成為揮之不去的青春。
那么到沙灘上搞一次篝火晚會,課間學余在彼此留言本上留下最肉麻的關切和未來可能會生出的相思之意,或者到要好的同學家聚上一次餐,這分離會不會感覺短暫些,半年后的畢業分道揚鑣會不會因為有了這些難以忘懷的記憶而變得不再那么傷感難舍?
不管如何,也不知從何時開始,這些活動在畢業季已經變成了傳統。
大孩子們吃吃喝喝玩玩,畢業季是最傷感也是最幸福的一段時光,可對于楊雙年來說卻是一場甜蜜的負擔。
楊雙年成績好,同學們都起哄要到她家里去聚餐,時常問起何時能夠成行。
其實有同學追著要到自己家吃飯是一件很有榮光的事情,然而楊雙年卻因此愁的不行,她原本讀書就是被鐘綿琴反對的,現在要是帶上二三十個同學回家吃飯,她怕還沒進門就會被一只破鞋子砸上腦門。
如此,楊雙年只得忐忑的將這些同學帶到了大姐家。
“雙年,你家原來在這里啊?”
“這是我大姐家。”
“你怎么把我們帶你大姐家來了?”
“我媽從小就沒見過她做飯,都是我大姐照顧我長大的,對于我來說她比我媽媽還媽媽。”
“那我們這樣到你大姐家,會不會……”
“放心吧,我大姐可疼我了。”
一路被同學們追問著,現在到了此處已經沒有了回頭路,硬上也要上了。只是她現在才意識到沒有提前通知大姐,自己這突然帶這么多人來了,也不知道家里有沒有人。
“我大姐做的飯可好吃了咧!”
像是給自己打氣,又像是在向同學們炫耀,楊雙年抬頭挺胸的走在前面,像一只得勝歸來的大公雞——前進吧,踏平前方的一桌好菜。
其實,楊雙年這一行人浩浩蕩蕩的,楊根月想看不見都不行,就在他們剛剛露頭的時候,楊根月就看見了。
“雙年來了,同學們快進來坐。”
“屋里小,大家別介意。”
“小姨。”
楊根月把這些大孩子們迎進門,丫頭看到這一下來了這么多人,也挺興奮的,在人群中歡快的直竄。
看著楊根月臉色笑呵呵的,沒有一丁點為難的樣子,楊雙年總算是徹底放心了。
“雙年,你招呼同學們坐,我馬上來準備飯菜。”
“你這孩子也不早點告訴我,這急急忙忙的,怕難弄到好菜,讓同學們失望。”
楊根月將家里打打小小的凳子都搬到這個屋里,數了數還是不夠坐,連忙吩咐許清山到鄰居家借一套桌椅板凳來。
“大姐,你不要管我們。”
“大姐,我來幫你洗菜。”
“大姐,我最喜歡燒火,這個事情我來。”
同學們七嘴八舌的,有些成熟一點的開始帶頭要幫忙。
楊根月連連擺手。
“同學們,誰都不用來幫忙。雙年,你帶同學四處轉轉,咱們準時準點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