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我們又去分別玩了旋轉木馬以及海洋球主題的設施,前者是最輕松的帶娃設置,而后者他就待的最久。
說實話那個海洋球主題的設施十分對家長不友好,里面很多需要小孩子努力通過的障礙,甚至只容得下小孩子通過,玩到最好我只好投降喊累,幸虧我的寶寶確實很懂事。
他愿意一個人去玩,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要知道他是一個十分怕生的孩子。
他喜歡跟別的小孩子玩,他在試圖理解他們的玩樂以及互動。
他跟看起來就是瘋玩的小孩子們很不一樣,他在觀察他們,也許是自我意識很強也許是自我意識太弱,他不只是開心就好了,不是瘋跑瘋跳,他顯得很“斯文”。
他看著別的小孩子玩鬧也很開心,他天然喜歡熱鬧,看著別人笑他也喜歡笑,看著別人哭他也難過,我想他是個全新的孩子。
所有的本能也許對他來說都不特別,世界上所有的感情人物跟事件,都值得他無限好奇與探索。
我就像一個科學家看著我新研究成品機器人,而他,我的機器人對任何我覺得理所當然存在的事物都無限期待與熱愛。
他是千千萬萬個孩子里面的其中一個孩子,又不是萬千流水中的一滴水而已。
三千流水我取了一瓢,雖然是這一瓢水選擇的我,這瓢水也喝的我累的很,我卻是幸福的。
南方的夏天再怎么涼爽的天氣都是熱的,三十多度的太陽,室外的游樂場里,所有人都揮汗如雨包括那些做陪的爸媽們。
他就不停的在海洋球世界里攀爬,不停的在蹦床里蹦跶,來我這邊喝水也是匆匆忙忙的。
忽然感覺他就是那個在滾輪里不斷轉動的小倉鼠,雖然不是為了生存,一直奔跑的樣子看著就覺得喜人。
到了最后我們離開游樂場后他基本上是坐在推車上被我拉著走,甚至連他次次都不拉下的按電梯也不想,只想坐著。
在回程的一個小時里,他睡著了好幾次,小孩子翻白眼的困到睜不開眼又不想真的睡著的狀態我真的還是第一次見,又好笑又無奈。
我摸著他后腦勺的寸發,很像某種動物油光毛順的觸覺,還有他一點也不白卻是嫩滑細膩的肌膚。
他很像我養著的中型動物,會說話會生氣會不開心也需要常常帶出去“遛遛”。
我一輩子都沒辦法拋棄的小動物,我有血緣關系的小動物,他會陪著我到生命盡頭的小動物,想想就覺得十分神奇。
只要熬過最困的時候,他就不怎么想睡,只是我心里算著時間預計他今晚會早睡,果不其然到了晚上他九點準時睡著。
人類的養育過程跟其他動物一點也不一樣,這個過程持續的時間很長,而且不僅僅只是養活他。
我想這個過程作為母親是樂在其中的,我會決定今天要吃什么,要教他什么帶他去哪兒“瀟灑”。
不管以后他活成什么樣子都不是毫無意義的,就像作家努力寫了一本書,就算這本書的讀者始終只有作家一個人,他永遠都不會是毫無意義的。
他的靈魂倒映著我的靈魂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