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好幾天的陰雨天。
我也煩躁了好幾天。
雖然我已經盡力忍耐,就算這樣我還是對著我兒子發脾氣了,那一瞬間過于激動的想要他馬上能做到我希望他能做到的。像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一樣來理解我的指示:腳不能放在吃飯的餐桌上,他要問我為什么。
我告訴他腳很臟不應該這樣,而且用餐有規矩,這樣會影響別人的食欲,他問我為什么。
我告訴他腳上有細菌,他問我為什么。
實在不行的話或者是發怒的我確實驚嚇到了他,他就說一句下次不敢了,他對這句話的理解是,一定會得到平息怒火的媽媽。
但是下次為什么不能這樣做他毫無頭緒,并且轉頭就忘。
我想也許他想知道整個世界運行的原理,可我還要給他做飯。
他真的是很可愛很優秀的小孩,而我努力在治愈我自己缺憾的自我同時希望能造出一個沒那么缺憾的人格。
也許這樣繞口的話才能稍微能形容我內心的糾結。
南方的雨天并不陰沉,天光晃明,雨水淅瀝。
確實是個不出門的好天氣。
如果不出門的話,我兒子就很想看電視,跟很多同齡人不一樣,他其實并不太會自己打開手機,這一點我跟他的爸爸很滿意,這意味著他想要看手機需要通過我們。
而我們會控制他看手機的時間,看電視的時間,又不得不有這部分時間給他電子產品。
因為他沒有玩伴,并且我們沒有足夠的陪伴他的時間。
他雖然很小,不懂的很多無奈的事,不過他也會無聊,不如大人可以隨時看手機來緩解自己的壓力。
他很無聊,不能出門的日子里他什么也見識不到,只有電視或者手機的視頻給他一絲樂趣。
我很是理解他,因為我的小時候有晚伴也有電視,甚至是好幾個小時的看也沒什么問題。
視力這種東西,在乎的人才會得到,就像一個孩子健全的人格,在乎的人才會去珍惜,去努力。
所以任何事情因為不一樣的態度而存在不一樣的結果。
我喜歡一個人呆在密林里,或者在晾衣服的時候對著雨淋濕的世界發呆。
我的小可愛需要我的陪伴,需要我跟他交談需要我完善他對小汽車的想象里語言描述的肯定。
也許長大后他也會變成我這樣的內向的人,不向往繁華生活嘈雜的城市,也或者他是向往的。
生命真的很神奇。
出門在外,他會害怕地鐵開關門的聲音,廁所沖馬桶的水聲,會跟小草說話,會給醫院里的每一個燈取名字。
我親眼目睹,他有多愛這個世界。
他的感情真誠又熱烈,他懂得壓抑的哭泣,懂得分辨一個從未被形容到的詞到底是褒義還是貶義,他時刻觀察著他的父母。
我忽然意識到,我也許怎么做都是不完美的媽媽,甚至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
可我看著他,感受他對這個世界的熱忱,我也是熱烈的愛著這個世界。
我的父母從沒有告訴我要熱愛這個世界,所有人只告訴我要成為有用的人,要成為能負責任的人,要成為有擔當的優秀的家伙。
沒有人欣賞我對這個世界的熱忱,而我卻為我的孩子對這個世界的好奇感到驕傲。
這個世界抓住了他,我的孩子,他是個神奇的存在,對我而言,他的存在就是莫大的財富。
這一點我切切實實的感受到,而不是只是一篇贊美文章里的字面描述,或者是人云亦云的言論。
為什么我有這樣的奇特感受呢?
大概我對內心世界的探索和求知超過我在群體認同的需求吧。
被這樣的母親養育到底是幸或不幸,我無從得知,我也歇斯底里也無奈同所有的帶娃母親一樣,不得不說所有單獨帶娃的母親實在是太不容易。
一個人的奔潰一個人的視角里,這個孩子卻沒有停止過他的生長。
我的父母從未告訴我要尊重生命的最前提是愛護自己,永遠原諒自己。
我想告訴他,也告訴我自己。
我拼盡了全力愛我的孩子,我大幾率是不會告訴他我有多辛苦,我全心全意的想告訴他,你的生命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不是要“天生我材必有用”,而是“存在即合理”。
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如果你活的十分快樂,追求到了屬于你自己的幸福,你就已經是一個很棒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