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星期四,多云,19℃-27℃。
今天做了一件早就想做的事。
我前面說過幫瑾瑾寫作業的事,這大半個學期來,他的課堂作業都成了我的事,寫字、算術,幾乎都是我握著他的手做完的,畫畫、手工,那就連手都不用握了,直接完成者就是我。
我其實是很不情愿做這件事的,這樣子對瑾瑾來說,并沒有一點好處,哪怕他亂七八糟胡亂畫一通,也好過完全由我代替,而且這樣給瑾瑾也傳遞了不好的觀念,在他的思維里,他的作業應該由我來完成,好像也成了理所當然的事。
每次本子一發下來,瑾瑾就會喊我:“小昭老師,幫我寫。”做手工時就會喊我“幫我做”,在課堂操作上,他就好像是一個局外人,我才是參與者,每次我做完了后,他就高高興興的拿著“我的作業”去交差。
我提過幾次我不想做這件事,但是都遭到了蘭蘭老師和小霞老師的拒絕,因為,瑾瑾自己做的完全沒辦法拿出去,除了每次做完手工都要在群里拍照,家長參觀日還會展示孩子們的作業,畢竟看的不止是瑾瑾的家長,是所有的家長都會看到的,如果讓家長們看到瑾瑾畫的那些“一團亂麻”,實在是不太好。
“難道他讀小學了,也要喊老師幫他寫?”我說。
“那我們就管不著了,那就是小學老師要解決的事了,反正他自己畫的那些我沒辦法拍照,他那些東西怎么給家長看?”蘭蘭老師說。
每個人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立場不同,我也能理解蘭蘭老師作為主班老師的做法,而且在這個班里,她也是我的上司,我還是得聽她的,我也不想一起工作鬧不愉快。
但是今天,我還是爆發了。
起因是教瑾瑾在作業本上寫數字的時候,我握著他的手一筆一劃地教他,他卻連眼睛都沒有看著手,他抬著頭找旁邊的同學在說笑著,雖然一只手在我的手掌里面跟著我寫,但完全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機械動作。
這樣寫有什么用?
哪怕是他眼睛看一下手,就算是學不會,也多少有點作用吧,但連看都不看,我握著他的手的意義就不存在了,就完全成了我寫了。這已經成了我幫他寫作業帶來的很大的副作用了。我繼續幫他寫,真的是害了他。
于是我瞬間爆發了,我把他的手和筆一放,就站了起來。
“你自己寫吧,我不幫你寫了。”
然后我對蘭蘭老師說:“我再也不會幫他寫作業了,一次都不會寫了,反正愛咋咋地,這件事我不會再干。”
我的情緒是有點激動的。
蘭蘭老師也沒說什么,小霞老師也笑著不說話,我知道她們其實也是同情我的,在我來這個班之前,她們也手把手教過瑾瑾,也被弄崩潰過。
但是今天我終于提出了抗議,而且態度堅決,我以后總算不用再幫著寫作業了。
而瑾瑾還在那里焦急的喊我:“老師,來幫我寫。”
我索性站得遠遠的,再不理會他。
————
今天來了一個試學的小朋友,是下學期預備進小班的才三歲的孩子,被家長提前帶到園里來熟悉一下,因為跟我們班的小蕊認識,所以放在了我們班。
班里的孩子們看到小妹妹,一個個熱情的當起了小哥哥和小姐姐,殷勤的教她玩各種東西,小女孩玩得很開心,也不認生,她的家長離開她也完全不要緊。
只是中午的時候,我就有點難熬,因為小女孩完全不肯睡覺,為了不讓她打擾了班里的孩子們睡覺,蘭蘭老師就安排我單獨陪著她在教室外面的閱讀區玩。
我以前覺得帶一個孩子應該是會比帶著幾十個孩子要輕松一點,其實也不一定,應該說是完全不同的累。帶幾十個孩子是維持紀律困難,要經常的吼和喊,但是孩子們互相之間可以玩,老師只需要站在一邊看著不出亂子就行;帶單獨的一個孩子,老師的參與度就要多得多,因為孩子需要跟你互動,講故事、玩游戲、堆積木,你都要做她的同伴參與其中,而且她還比較好動,跑來跑去,得隨時跟著。
平時我是盼著中午的午休時間更長一點,今天我就簡直在數著時間希望它快點過。
我以后再也不說,帶一個孩子比帶很多孩子輕松了。
————
下午在延時課的教室,發出了我進來這個幼兒園之后,最大的一聲咆哮。
原因是兩個女孩搶同一個座位,兩個都是學前班的孩子,同一個班的,最先是一個女孩坐了一個座位,然后她離開,把自己的書包放在椅子上占著,另一個女孩來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前面女孩的書包直接拿下來放在地上,自己坐上了這個位置,那個女孩回來后不依,兩人就打了起來。
明明周圍很多個空位置,偏偏就都只要這一個,兩個人還都是犟脾氣,怎么勸都互不相讓,互相推搡,互相使拳頭,兩個人都哭了起來。
我好話歹話說了一籮筐,一點作用都沒有,簡直是心力交瘁,實在忍不住了,很大的一聲就咆哮了出來。
這個教室挨著圍墻邊,雖然是二樓,恐怕這聲咆哮是一樓和圍墻外都能聽到,也真是失態了。
————
閑聊時,蘭蘭老師問我,下個學期還來不來。
其實我心里是更傾向于我應該不會再來了的,但是也怕萬一,我那個考試沒有通過,還是要找工作的話,也有可能又來了,所以我不太確定的說:“如果還是做保育員,我應該百分之八九十不會來了。”
雖然我早就自我PUA了做保育員的一些好處,有時候也覺得做保育員比起做主配班更加的簡單,但是我好歹也是考了一個教師資格證的,如果我還是繼續在幼兒園工作,我還是想要嘗試一下站在講臺上的滋味,鍛煉自己的口才和教學能力本來就是我來幼兒園工作的初衷之一,這個學期陰差陽錯之下做了一個學期的保育員,也算是一種體驗,我并不后悔,但是,以后的話,我想我不會做了。
而且,保育員的收入實在是太低了,一個月加上補貼正常是一千七百多元左右,有事休了假就更少,自己再交靈活就業保險(今年的最低檔位是每月交八百多,每年都會增加),剩下到手里用來開支的就不足一千元。即使在這個小縣城,一千元生活是非常勉強的,何況除了自己還有孩子,基本上不夠,別提還能不能存點錢備用了。所以,除非是家里面有人支撐著經濟,不太在乎收入多少的,不然,真的很難做下去。
蘭蘭老師說,她做了六年幼師了,早就厭煩了,每個學期都想要重新找工作,但是,在這個小縣城又實在是沒有什么好的工作機會,于是一個學期又一個學期的就這么做下去了。
其實現在很多人,不管是在做什么工作崗位,都普遍有這種職業的疲倦感吧,想要換個環境,又實在是沒有條件換,也有很多顧忌。
我只想說,不管是在哪個位置上,在做那個工作的當時,就多想那個工作的好,如果是離開了,那也不后悔,換了下一個工作,又多想下一個工作的好。
任何時候,讓自己最舒服的狀態就是,活在當下,享受當下,同時,也展望未來,在想要的未來還沒有來到的時候,那么,就多在當下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