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男生”“生日禮物”……
嘉琪在搜索框里鍵入幾個關鍵詞,跳出的結果讓她特別不滿意。
都是些什么亂七八糟的東西!
“防水剃須刀”,哪個剃須刀不防水?
“會唱歌的打火機”,干嘛?邊抽煙邊聽歌?是不是還得帶耳機插孔呢?
“可以顯示水溫的保溫杯”,杯具?確定是祝福而不是詛咒?
挑選許久,她終于將選擇范圍縮小至領帶夾或鋼筆。
于是,上班的時候,她多了一項任務,那便是觀察赫子銘的領帶顏色。
幾天下來,嘉琪發現這人領帶顏色太多,且風格不統一,于是果斷決定轉環賽道。很快,她便挑中了一款Montblanc的商務鋼筆禮盒。
精致的包裝,讓這只鋼筆在眾多的禮物中應該也不至于太遜色。
“向上社交”真是太費錢了,一個禮盒竟花掉了自己半月工資,嘉琪有些捉襟見肘。
給閨蜜買禮物也不過就是二分之一的價格,裙子、包包、項鏈、手鐲……可選的范圍不要太多。
捫心自問,彥宇的生日都沒讓她這么操心過。因為自從上次給彥宇買了賊貴的電腦,這人就變得無欲無求了。不論嘉琪問他下一次禮物想要什么,得到的回復都是簡簡單單的兩個字——“隨便”。
可當嘉琪將自己挑選的禮物送到他面前,他又開始挑剔,說這些東西“華而不實”,讓她不要浪費錢在這些上面。
畢竟還要攢錢買房。
以至于,此后兩人不論是過節還是生日,都由嘉琪選好餐廳,飯后彼此互送紅包。全然一副老夫老妻的模樣。
她也樂得省事。
可如此一來,也省掉了驚喜,和生活中的很多“情趣”。
畢竟踏實和浪漫不可兼得。嘉琪清楚彥宇不是那種甜言蜜語的,會制造浪漫,可以讓自己的天空漂浮著粉色泡泡的男生。但他永遠是自己堅強的后盾。也一定會在關鍵時刻,成為自己最踏實的依靠。
周六,嘉琪帶著禮物來到赫子銘的獨棟別墅前,發現大門里安安靜靜。
根本沒有自己想象中的熱鬧場面。
子銘穿著一身淡藍色休閑套裝前來開門。
“我以為你會舉辦派對……”嘉琪一臉驚訝:“赫總監的生日,不應該是衣香鬢影,賓客如云?”
遭到子銘的白眼:“電視劇看多了吧。”
嘉琪跟在他身后,穿過前坪花園的潺潺流水。庭院里,種植著海棠、金枝玉葉、香水石斛,以及一些她叫不出名字的花。都是些好養活的,但也需要時間打理。
看樣子,赫子銘沒少花時間在這上面。
“都是你種的?”
“不然呢?我媽媽偶爾也會過來看看。”
嘉琪心中有些忐忑,子銘似乎看出了她的局促。“不過,她今天有事沒來。”
聽聞這話,嘉琪更忐忑了:
“只有我倆?”
“嗯”子銘頭也不回地應了一聲。
這是嘉琪萬萬沒想到的,氣氛一下子變得尷尬起來。
她停下來,欲言又止。
感受到她腳步的停頓,走在前面的人也停下了腳步。
子銘回頭,直視她的眼睛。
“想說什么?”
“我……可不會做飯啊!”
02
事實證明,嘉琪的擔心完全是多余的。
她沒想到,赫總監居然燒得一手好菜。
望著面前一桌子的色香味俱全,嘉琪不由得感嘆:“你叫我來,是為了show自己的廚藝?”
“你能給我加工資?”
“顯然不會。”
“喝什么?”
“隨便。”
“紅酒?”
“不要。”
“椰子水?”
“太甜。”
“你看你,我問你要什么你說隨便,給你選了你又不要。”子銘笑著嫌棄。
“你不知道女人就是這樣口是心非么?你可不可以不要這么尖銳,這樣真的很難找到女朋友哎。”
“女人確實麻煩,所以我選擇不找。”
“你真打算一輩子單身?”
“Whoknows?”
“我真是佩服你寧缺毋濫的勇氣,就這么不肯將就?”
“這么多年都過來了,如果隨便找個人湊合,我前面的堅持豈不是都白費了?”
“這世上怎么可能存在跟你百分百適配的人?都是在不斷的磨合與妥協中,慢慢變合適的呀。”
嘉琪接過子銘遞來的飯碗,卻并不著急吃飯。她是真替他擔心:“我知道,你們男人不一樣,越老越吃香。你是‘鉆石王老五’,不愁沒有女生追。可是,人家高質量女生也是有條件的呀。”
“男人三十一枝花,你現在,是處于男人的黃金年齡。越往后,擇偶空間就越小。但凡有點腦子的女生肯定會想,這男的怎么都四十了還是單身?”
“趕緊吃!這么多菜都堵不住你的嘴。”
子銘夾了一塊鱈魚扔到她碗里。
“我自己來。‘良藥苦口利于行’,不是我催你,真的要抓緊時間。錢是掙不完的,這可是關乎自己一輩子的幸福啊……”
“不然你給我介紹?”
嘉琪不作聲,她突然意識到,自己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就像網上的段子——高中畢業不去清北,是不喜歡嗎?
不管怎么說,也是人家的生日。
大喜的日子,說點開心的不好嗎?干嘛總照著人家心窩子戳呢。
嘉琪很捧場地連扒兩碗飯。正準備裝第三碗,閨蜜的電話來的正是時候。
她接起電話,突然靈機一動,對著電話那端安慰道:“你別哭啊!我這邊有點事兒。別急,別急,等我一下……半小時好不?”
臉上寫滿了關切與著急。
放下電話,沒等子銘開口,嘉琪便掏出自己準備的禮物,一臉誠懇地遞給子銘:
“不好意思啊,待會兒有點事,我吃完得先走。”
03
嘉琪飛似地逃離了子銘的別墅。
她也不知道自己為何這么做,可她清楚,自己無法應對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一切。
早已不是天真單純,不諳世事的小女生的她,當然清楚,一位異性好友單獨約自己過生日意味著什么。
她發現,自己越來越不敢直視子銘的眼睛。那專注的,飽含期待的眼神。
幾年前,她曾在另一個男人那里見到過。
只不過,分手后,她再也沒有跟那個男人聯系。
趕到約好的地點,閨蜜正在試衣服。
藕粉色的針織衫,配上胸口處碩大的蝴蝶結。優雅又不失靈動。
“請問這位女明星,待會兒是要去參加頒獎典禮嗎?”
“這就是我愛跟你逛街的原因,我可不想家里那位陪著。無論什么衣服,問他總是‘可以’‘還行’。嘉琪,你說為何男人過了三十,就變得這么無聊,無趣?”
“也不是所有的男人都這樣……”
嘉琪向閨蜜解釋了之前發生的一切,閨蜜聽了直搖頭。
“你錯過了很好的機會。”
嘉琪不以為然:“就像逛街一樣,漂亮衣服是買不完的。當你買到心儀的,適合自己的衣服,卻發現總有更加新穎的款式等著你。怎么辦?都買嗎?”
“為什么不?只要衣柜有足夠的空間,只要你有足夠多的錢。買衣服尚且要貨比三家,更何況挑選伴侶?”
“談戀愛可不比買衣服,它更像是投資。你知道嗎?在投資領域,有個詞叫‘買定離手’,它意味著一旦買入某種資產,就不要因為市場的短期波動而輕易賣出。這是一種長期投資的理念。”
“我只知道,連巴菲特都說過,‘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
誰都說服不了誰。閨蜜罵嘉琪“死腦筋”,嘉琪亦對她的水性楊花、見異思遷嗤之以鼻。
婚姻如理財。作為一名堅定的長期主義者,嘉琪相信自己的眼光。她更不缺投資決策的信心和耐心。
比喜歡更重要的是適合。有些人,注定只適合遠遠觀望……
“你會不會覺得我用情不專?”結賬的時候,閨蜜突然發問。
“怎么會?”嘉琪真誠地回答:“我羨慕你的坦率,你一直都活得特別真實。”
閨蜜從來都是這樣。從嘉琪認識她起,這個女人便是風風火火,橫沖直撞。
活得肆意而張揚。
嘉琪性格中的外向,多多少少是受閨蜜的影響。
她是個悲觀主義者,在感情世界中,一直都很被動。
上高中的時候,嘉琪曾暗戀過一個男生。后來畢業了,好友跟男生在一個學校,聚會吃飯的時候好友說漏了嘴。男孩子得知此事后的第一反應是驚訝:“什么?她喜歡我?一點也沒看出來啊!”
這是好友轉告給嘉琪的原話。
大學里,她和一個同鄉的男生玩得比較好,男生比她高一級,學信息技術的,為人熱心。嘉琪記得自己剛進學校的那會兒,學長就鞍前馬后,將自己連同整個宿舍同學的電腦維修工作都給承包了下來。
室友們都說學長是在追求嘉琪,嘉琪執意否認:“他沒向我表白哎。”
似乎在她的觀念里,沒有表白,沒有挑明,就不算追求。
最后,嘉琪接受了另一個追求者的表白,也就是她的初戀男友。雖然她心里是喜歡那個學信息技術專業的學長的,卻從未主動邀約人家。嘉琪覺得,學長也許沒那么喜歡自己,不然,說一聲“喜歡你”,或是“在一起”是有多難?
也許是專業使然——嘉琪作為一個會計專業的女生,投入前先要計算回報率,同時盡可能地規避風險。
對嘉琪而言,沒有百分百把握的事情她不做。
試錯的成本太高,有時候寧愿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