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小丫醒了沒見到人,跑去找孫家,孫家又忙著找人驚動了村長。
得知有可能上山了,孫大爺就領著兩個兒子來找,找到了趴在半山上的李希。
“呀,好大一個口子,爹,大丫摔到頭了。”
孫家二哥把手翻起來,就看到頭破血流的李希。
立馬把人背上,一邊喊了爹和大哥,一邊下山。
“粥應該好了,姐去看看。”
李良辰回過神,把發帶給小丫綁好,扎個蝴蝶結,這才去灶房看火。
李良辰進到灶房,只覺得眼前一黑又一黑,差點又想昏過去。
“這是正常的,古代呢,肯定沒有電磁爐的,這樣是對的,對的。”
好不容易做足心理建設,這才把灶上的蓋子打開。
說是蓋子,其實就是兩塊木板拼成的板子,也不想現代一樣圓的,就是不規則的,邊上還缺了一角。
追溯原主的記憶,知道這東西是之前屋里就有的,就難怪了,如果是好的,這么久沒住人,早被摸走了。
“這是不要錢的,怎么都是賺的。”
看了下鍋里的米,已經漲開了,快熟了。李希按著電視里看的,把木材望外撤出來一點。
四周看了看,找了兩個缺口的碗,李希又去院里墻角處,拔了一大捆雜草,對折再對折,然后對著碗拼命的搓洗。
又找到幾雙筷子,上面已經不止是灰塵了,更是粘著泥塊。
將筷子在灶臺邊上用力摔打,把泥塊敲掉,然后同樣操作洗出來。
因為很少用這么古樸的烹飪方式,不確定什么時候就是煮好了。李希只能每次用筷子夾出一顆米,先用手戳一戳,然后再試吃看下熟了沒。
等確認熟了,才把余下的一根柴火給拿到另外一個灶洞里,剛才已經先放上了一個瓦罐,現在拿火過來剛好可以就著這根柴火煮水。
“這怎么都不可能是不銹鋼,難道是砂鍋不成,別煮著煮著炸了。”
李希將粥給盛出來,余下一些留著看等下再添。
李希轉了一圈,灶房里什么都沒有,僅有的一小袋米還綁得結結實實的,放在姐妹兩人的房間里。
糧食就是命啊,多金貴的東西,也就孫大娘是真的對倆姐妹好,兩人也信任她。
李望才敢把米袋給她安排熬粥。
要不誰敢探聽別家的糧食,進別人的灶房,那一開口,說不得就得被攆出去。
李希顫巍巍地端著兩碗粥,走到堂屋這邊,李望已經打開一個小布袋在等著。
“姐,你先拿,拿好我收起來,等天好我再拿出來曬曬。”
布袋里是一小袋肉干,是李父生病的時候買的一片薄肉,那幾天給李父熬粥后還剩下一些。
李希當時接了醫館的一個小火爐,將肉給烤干撕成細絲,裝布袋里帶著。
“這兩個都你吃,姐剛醒,還不能吃肉。”
李希將剩下的袋子扎緊,拿出來的兩條肉絲都給放小丫碗里。
李希剛醒不久,在現代的時候每天都吃肉,說實在現在實在是不饞。
小丫把袋子拿到睡覺的屋里,又裝進小木盒,放在床尾的架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