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先生,先生大義。”
李良辰剛才看前面一戶,一對中年夫婦帶著一對兒女的,分的是一畝上等田,一畝中等田,下等田和荒地各一畝。
雖然數量多,但是下等田出息少,荒地更是要人力開荒后幾年才能養得上肥力。
按原主的記憶,這開荒可不是輕松活,當然家里人多的,荒地也好啊,田地多珍貴啊。
“謝謝先生。”
小丫沒懂,但是她自小被教的好,立馬也跟著笑著道謝。
姐妹兩人雖然一路逃荒而來,臉色蒼白蠟黃,但是底子還在,能看出到時候長開肯定不差。
那書吏聽著這兩身先生,也是心情舒暢。
看看,讀書人家就是不一樣,其他都喊的官爺,哪有先生好。
讀書人自有幾分清高,真是考上當官的稱一聲老爺是沒錯。
但是即當了書吏那肯定是沒有考中的了,才退而求其次,那聲官爺就不是那么合心意了。
“恩,五年后可就需交田稅,你們好自為之。”
荒民落戶官府給的優待,五年是免田地稅的,只需交戶稅和人口稅。
“多謝先生告知。”
兩人登記好出來,后面就是孫家。
“這里的縣太爺真是大老爺啊,分地也大方。”
孫家人口多,分的地也多,孫大娘喜不自勝。
兩家人一同在旁邊等著,也沒敢多交談,等村長向官差回了話,后李村的都登記好了,眾人才敢走開,各自回村或者散開去買東西。
“你們這兩天耽誤了,看要置辦什么今天一并買了,我們也好幫著帶回去。”
一行人都選擇先到糧店,問了糧價。
好在粗糧還是二十文一斤,黃豆不算主糧,且當地種黃豆的多,所以價格只定在了五文。
李良辰買了三斤粗糧,三斤黃豆,打算偶爾吃頓豆飯。
在原主的記憶中,這邊普通人家都是吃的兩餐,早食多是喝的粥,當然也是摻了其他豆子的,白米粥相當難得。
晚食大概是現代下午三點鐘之后,晚上也沒有可娛樂的,暮色降臨,看下滿是星星的天空,就睡覺了。
這作息規律讓夜貓子很是煎熬,吃早食的時間她還沒醒,睡覺的時候她差不多開始玩電腦。
“老天啊,穿越好歹往后穿啊,至少科技進步,穿越古代,就任何一個大學生來,估計都難養活自己。”
第二站去布莊買衣服。
“買啥成衣,你就買料子,自己做就行,反正有的一身能換洗的,做衣服不急。”
孫大娘看大丫進了店里就去看成衣,心疼得哎呀一聲,趕緊拉她去看布料。
“大丫還是之前日子過太好了,現在哪能還那般過日子。”
李良辰問了價格,又想了下自己的銀子,只能選起布料。
要保暖,按著厚實的布料來,電視劇中的綾羅綢緞店里是一個沒有。
也是,就這個小鎮,賣誰去啊。
顏色也沒什么選擇,平民生意,布料多是灰色,土色這些。
李良辰盯著孫大娘的目光,硬是選了淡黃色的,這個顏色一匹算下來還是比其他顏色要高十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