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正月十五都是我那時候記憶最模糊的日子,但是也是感情最溫暖和心動的日子之一。
花燈,多新鮮的一個詞,也是在那個年代,最讓孩童記憶的風景!
我出生在一個很小的村莊,生活在一個很大的城市。這里的很大,是因為我感覺大,事實上后來查詢網上的比較,我所在的城市人口數量是全國百強之一。所以我們生活的城市人多,且不會孤單,不會缺少有趣的事情!
花燈,猴子撈月、蟠桃會、哪吒腦海、牛郎織女、嫦娥奔月......
過了小年,每個人都會在充滿年味的日子里等待著期末考試成績的公布和放假大會的通知,似乎成績在那一刻,并不是讓人感覺到興奮,大不了讓老爸打個屁股,也就是發陣火的事!
春節的鐘聲敲起了新的一年的到來,在一聲聲祝福:過年好,新春快樂!祝福中,我們迎來了新的一年!
春節后,初一后,初二后,初三后,初四后.....
自從過了初四后,感覺年味漸漸的就淡了,剩下的是假期的倒計時,和守著假期,仿佛頭腦清醒的對待假期,錯覺會讓我們覺得假期會走得慢一些,不會那么快開學!這就像趕路一樣,不過這個趕路是我們所不期待的!
日子來到了正月十四,和往年一樣,我們家里很熱鬧,我爸這邊的親戚不約而同的來到了我家,我家其實也不是很寬敞,家里是一個三室一廳的房子,是一個小三室,但是在這個時候,家里像是一個很大的賓館,仿佛能夠容納你所想象不到的人數!七大姑八大姨!這是在那個年代經常用的一個詞,在這里提起來,也是為了烘托一下氣氛!只有生活在那個年代的人才能更好的理解它!
“媽,今晚我們吃什么好吃的,有沒有我最愛吃的燒肉”“當然了,我的寶貝兒子,今晚好多菜,準夠你吃的,別撐著哈”“太好了,我現在就有點餓了”
美味的食物總是讓人值得等待和期待!一頓飽餐之后!開始趕路!
這里說的趕路,還不如說是走著,更為貼切,因為離著我們家不遠!或許是因為這座城市太小了!但是在我那個年齡,似乎覺得好大,需要趕路!
黑暗的路上,全是人來人往,我那時候就是個小導游,需要領著我們的團,去看花燈!似乎也不需要我去導游!路上的人來人往,絡繹不絕,似乎也只要這些詞匯表達!
路上的人,有的提著燈籠迎面而來,我心里想著,我去一定要買一個,雖說我媽沒給我錢!還有的家長讓孩子騎大馬,邊逗著孩子,邊趕路!
趕路,去一個有燈火輝煌的地方,充滿著期待,但是我們還心存著芥蒂,寒假作業好像還沒寫完......不管了,趕路,去那個夢想的地方,看花燈......
一個期末考試成績、一個期待已久的花燈、一個不到最后不會想起來的寒假作業,久違的“酒”足飯飽,都在趕路中化為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