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皎和王菱一路小心翼翼回到了府邸之中,一回到了府邸內,王菱的長兄王守一便前來相迎。
王守一看著父親王仁皎臉上志得意滿的笑容和小妹王菱臉上天真燦爛的笑容,便已經(jīng)猜到了幾分,王守一走上前去,興致勃勃地問道,“爹爹,妹妹,這是又前去宮內看望臨淄郡王了嗎?”
王仁皎也不隱瞞,把今日前去看望李隆基的事情全然向著王守一敘述了一番。王仁皎妻子早些年逝世,王仁皎也沒有再娶妻,膝下只有和妻子的一雙兒女,王守一和王菱。
他器重王守一,更是不會隱瞞今日之事。
王守一聽了之后,微笑作揖道,“那可要恭喜爹爹和小妹了。”
王菱年齡尚小,未經(jīng)世事,正在思索哥哥這話何意之時,便看到了王仁皎臉上那抹一帶而過的笑容。
王仁皎和王守義父子心靈相通,想的不外乎就是能早日飛黃騰達,平步青云。可是王仁皎如今已經(jīng)年近四十,卻仍舊只是個參軍一職,參軍的品級通常較低,但它是官員們進入仕途所經(jīng)歷的一道門檻。參軍的職責是協(xié)助主官處理府衙雜務和軍隊事務。參軍之間的權力大小取決于主官的信任程度。
如若想要更進一步,就得尋找一顆新的能夠依靠的大樹。
王仁皎在七年之前就對臨淄郡王李隆基的豪言壯志有一番耳聞,那時候武周代唐還未有多久,七歲的李隆基便已經(jīng)發(fā)出過“遲早要奪回李唐江山”的振聾發(fā)聵的聲音。
只是這番話始終是被相王李旦給壓了下來,沒有傳到了皇上武則天的耳中。
王仁皎認定,李隆基他日必成大器,所以選擇了把寶壓在了他的身上。
看問題要長遠,如今皇上已經(jīng)過了古稀之年,已經(jīng)是油盡燈枯的年齡,她又能活到什么時候呢?
等到了皇上一旦駕崩,相王李旦父子便有了機會,即便是當不成皇帝,起碼也是親王之尊。想要提攜一個小小的參軍也不會在話下。
更何況,這未來的事情,誰又說的準呢?
王仁皎想到此處,更是對王菱囑咐了一番道,“菱兒啊,既然郡王殿下讓你好好照料他,你便聽命吧。”
王菱根本不知道那么多的彎彎繞,只是單純覺得李隆基太過可憐,點了點頭。
王仁皎和王守一對視了一眼,心照不宣。
王菱本來還發(fā)愁著,如何再能夠尋找機會偷偷潛入宮內看望李隆基,沒想到,不知為何,宮內傳來了皇上武則天將居住在宮內的李隆基兄弟和李賢的兒子放出宮外的消息,還允許他們另建府衙。
這可是天大的喜訊。李隆基如今十四歲有余,正是意氣風發(fā)的年齡,又被允可出府邸另建衙署,說明他馬上要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郡王,不再受制于人。
王仁皎和王守一以及王菱都為李隆基高興著,王仁皎更是準備帶著王守一和王菱親自前往臨淄郡王府邸為李隆基張羅準備著入府之事。
終于,李隆基出宮建府的日子到來了。這一日,陽光明媚,微風輕拂,仿佛天地都在為這位年輕的郡王送行。王仁皎、王守一和王菱三人早已在宮外等候,他們的臉上都洋溢著期待和尊敬的神情。
當李隆基的身影出現(xiàn)在宮門口時,三人立刻迎了上去。王仁皎親自為李隆基牽馬,王守一則在一旁小心翼翼地攙扶著,生怕李隆基有任何閃失。王菱則在一旁輕聲細語地安慰著李隆基,她的聲音溫柔而動聽,像是一股清泉,滋潤著李隆基的心田。
在王仁皎等人的陪伴下,李隆基開始了他的新家之旅。他們一行人浩浩蕩蕩地來到了新建的郡王府邸。王仁皎等人立即忙碌起來,他們幫助李隆基抬運行李物品,打掃府邸的每一個角落。他們的動作熟練而迅速,不一會兒就將府邸打理得井井有條。
在這個過程中,李隆基深深地感受到了王仁皎等人的忠心不二。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對李隆基的敬仰和愛護,仿佛他就是他們的親人一般。這種情感讓李隆基倍感溫暖和感動。
經(jīng)過眾人的努力,郡王府邸終于煥然一新。府邸內的每一個角落都散發(fā)著清新的氣息,仿佛是一座新的宮殿。
郡王府邸矗立于城市之中,氣勢磅礴,宛若一座巍峨的巨山。其建筑宏偉壯麗,飛檐翹角,金碧輝煌,彰顯著皇家的尊貴與威嚴。府邸內,亭臺樓閣錯落有致,花園水池相映成趣,每一處都流露出精致與典雅。站在府邸前,不禁讓人心生敬畏,感嘆其氣勢之恢宏,尊貴之無比。
李隆基站在府邸的門口,眺望著遠方,心中充滿了豪情壯志。他知道,這是他新的開始,也是他實現(xiàn)夢想的起點。
當郡王府邸的最后一絲塵埃落定,王仁皎明白自己的任務已然完成。他輕輕拍了拍手掌,示意王守一和王菱,三人一同走向李隆基。他們的臉上都洋溢著滿足和欣慰的笑容,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辛勤付出得到了最好的回報。
“郡王,府邸已收拾妥當,我們這就告退了。”王仁皎微微鞠躬,語氣恭敬而又不失親近。他身后的王守一和王菱也緊跟著低下了頭,表達了對李隆基的敬意。
李隆基微笑著點了點頭,目光中充滿了感激之情。他走上前幾步,親自為王仁皎整理了一下衣襟,輕聲說道:“仁皎,今日之事,辛苦你們了。你們不僅幫我打理了府邸,更是為我解決了后顧之憂。這份恩情,我李隆基銘記在心。”
王仁皎連忙擺手,連聲說道:“郡王言重了,這是我們應該做的。能為郡王效勞,是我們莫大的榮幸。”他的話語中充滿了謙卑和真誠,讓人不禁為之動容。
李隆基又看向了王守一和王菱,目光中同樣充滿了感激。他深知,這三人的付出不僅僅是體力上的勞累,更是精神上的支持。他們的陪伴和照顧,讓他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安心。
“守一、菱兒,你們也辛苦了。感謝你們一直以來的陪伴和照顧。”李隆基說著,又分別向兩人表達了感激之情。
王守一和王菱都微微低頭,表示不敢當。他們知道,自己的付出得到了李隆基的認可,這是對他們最大的獎賞。
在告別的時刻,李隆基目送著王仁皎等人離去。他心中充滿了感激和不舍,他知道,這些人不僅是他的臣子,更是他的朋友和親人。他們的存在,讓他的人生變得更加精彩和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