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里看著郵箱里的郵件,這才剛剛過完六月,集團又讓老員工們和新要入職的員工一起學習規章制度。
集團企業就是這樣,人事部門上上下下也有幾十口子的人,沒事不給大家整點“樂子”,那人家豈不是體現不出水平么。
俗話說得好,人還是不能吃得太飽,不然這種形式主義作風會一直延續下去。
就像中午吃完飯遛遛彎,總會有種心情舒暢的感覺。
當然陳世里可不是那個想遛彎的人,而是被拉著加入了其中。
“李工,怎么沒讓你去參加培訓,不是說每個部門的老人,一個季度出一個人么,我上次剛去的,怎么還讓我去?”
陳世里靠在椅子上轉過頭,看著一旁正在電腦上和其他人聊閑天的李一山問道。
李一山趕忙把聊天的對話框關了,這才笑著說道:
“陳工,你不去誰去,總不能讓領導去吧。我這馬上就要走的人了,思想已經腐化了,和你這種集團重視的人才不同,當然要繼續培養你了。”
李一山是陳世里的大學同班同學,兩個人都是高分子化學專業的學生。
學校通過和企業合作,定向培養相關的人才。
兩個人的學習成績一般,雖然進了華騰集團,卻只是去了旗下的一家子單位實習,這都畢業一年了,連集團的大門朝哪邊開都還不知道。
畢業后能有一家不錯的對口企業接收,這也是很好的結果了。
很多人畢業后只是隨便找個單位就開始了職業生涯,畢竟好的企業員工早就已經內定了。
就像是大棚里的蘿卜,一茬接一茬,如果沒有空缺,除非有后門,否則那是別想進的。
雖然這是集團下面一個很不起眼的小單位,好在單位里的人并沒有把兩個人當作外人,還是很照顧的。
再怎么說兩個人也是集團派下來工作的,誰知道是不是來走走過場,回去后就是集團某個部門的“人才”了呢。
陳世里看中這里的并不是三方協議帶來的好處,而是這里可以進行自己感興趣的實驗。
畢竟自己在技術部門,用料試驗的話只要走個審批就行,完全沒有諸多的限制。
當然試驗全程有監控,試驗完也是要出報告的,不可能浪費原材料或是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你說你在這安安穩穩地干完三年再走不好么,現在鬧的三方協議也違約了,學校也不可能再給你推薦其他的單位了?!?/p>
陳世里覺得李一山確實有些頭腦,但這么冒冒失失地就離職,顯然還是有些沖動了。
李一山拿起桌子上的杯子,擰開蓋子,吹了吹杯口的熱氣。
“陳世里,你看他們都叫你一聲陳工,你還真的當自己是工程師了呀。”
“也不知道你平時看不看新聞,本來咱們這個行業叫做有毒有害行業。結果呢,不在一線的人員要從有毒有害行業剔除,意味著退休要延遲五年。”
“還有職稱評級,需要干滿一年才能申請助理工程師,可那百萬雄師過大江的機會,現在都被那些臨近退休的人搶走了,你說干著還有意思嗎?”
李一山越說越是氣憤,今年李一山已經提交了助理工程師的相關資料,原本板上釘釘的事情,誰承想隨著兩個政策的宣布,瞬間就引起了軒然大波。
很多人通過關系把自己的家人弄到了化工企業,評上初級職稱,別的不說,至少能早退休五年,退休金也高了不少。
這兩三年內新人是別想獲得職稱,畢竟一個企業的技術員,職稱間是有等級劃分的,總不能都是中級技術工種,下面一個初級技工和技術員都沒有吧,那樣也是通不過審核的。
“你也別生氣了,我還不如你呢,提交上去的材料直接就給駁回了?!?/p>
陳世里毫不在乎地說著。
“陳世里,你別和我裝糊涂,你提交的那是什么材料,能通過才怪呢,你是不想離開這里,想繼續弄你的實驗吧?”
李一山還是很想往上走走的,只要初級職稱過了,不管是留在集團還是去其他企業,都是一塊拿得出手的招牌。
陳世里老臉一紅,自己平日里總是做一些實驗,確實也沒有瞞著李一山。
“那么早退休干嘛,我覺得還是在實驗室里自在些?!?/p>
“你這就是老思想,死腦筋。我和你說,我哥他們企業現在的待遇可好了,并且他們企業的現在的新型鋼材賣得很火?!?/p>
“原本我想等拿到職稱再過去,現在看來也沒戲了。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
李一山算是看透了,與其一直在這技術員的崗位上吃那死工資,不如去做銷售。
“你讓我去賣東西呀,要是讓我弄弄瓶瓶罐罐還行,和人打交道還是算了吧,你也知道我嘴笨。”
陳世里點開電腦里的CAD開始查看起了新設計的模具。
李一山也沒有再勸陳世里,人各有志,有時候沒有同樣的想法,即使勉強在一起也是長久不了的。
“人家師父都用手畫圖,你總是用電腦,到時候讓師父幫你審核,師父又該雞蛋里挑骨頭了。”
李一山很了解集團老員工們的想法。
倒不是不求上進,也不是不思進取,只是很難接受新的事物,也不接受批評教育。
手繪圖紙出了錯,要是鉛筆稿件還好,擦了可以直接改,要是用碳素筆描繪過的,那這張圖紙就廢了,需要重新畫。
老員工們都是熟能生巧,尤其是企業返聘回來的幾位技工,很多簡單的零件都不用看圖紙,自己拿著千分尺和游標卡尺在老式的車床上,幾分鐘就能車出來。
陳世里和李一山的師傅也是一名模具設計師,已經五十多歲了平時在集團上班,每周也會來這里指點一下兩個人。
畢竟單位也要給集團承接的一些項目完成指定的產品,還是很重視這里的。
平時師傅不在的話,技術部就是經理主持,經理負責兩部門,一個是科研組,一個是實驗組。
陳世里現在在科研組,李一山已經去了實驗組。
“說就說唄,用手畫得太慢了,哪有用電腦快,敲擊幾下鍵盤,一個基本的輪廓就出來,比例還精準?!?/p>
陳世里雖然嘴上這么說,平時用電腦畫好后也會再手繪一下。
畢竟手工繪圖那可是基本功,電腦雖好總會有意外的時候,所以這基本功還是要經常練一練的。
李一山待了一會兒,估計自己那邊的實驗也差不多要完成了,這才拿著水杯回去,早點弄完別耽誤了中午正點吃飯。
沒一會兒廠長和其他人也從外面回來,不用問多數是去車工房那邊聊天去了。
幾個老車工和廠長以前都是一個單位的,后來企業重組辦理了內退,現在又被劉總返聘回來了。
說是返聘,其實單位里大部分都是親戚關系,裙帶關系十分地復雜,所以陳世里和李一山除了在宿舍,平時也不會議論任何單位的事情。
李一山要走也是上周提的申請,這不集團馬上就安排了新人過來培訓。
去總部有些困難,來這些旗下的子單位還是很容易的,很多人都是來鍍層金,然后再去其他企業。
陳世里撓了撓頭,自己設計普通的平板模具還是沒有什么問題,但對于其他的異形模具就有些吃力。
橡膠產品的塑化規律對于常規產品還是很精準的,但對于異型件就要憑設計者的經驗和對材料的熟悉度了。
單位用的幾個橡膠配方都不是陳世里研發的,所以并不是很清楚橡膠的具體構成。
制作橡膠的各種原材料都是從集團采購的,每種原材料也都被賦予了新的名稱,更何況制作半成品也是由專人混制,其他人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回事。
陳世里拿著以前的老圖紙在研究著一種橡膠的收縮比。
看著挺簡單,但陳世里試驗過幾次,硫化過程中有的角落總是虧料或是有硫痕,顯然是橡膠加熱后還沒有充分成型就塑化完成了。
“小陳,中午吃完飯一起打牌,不出去吧?”
余廠長梳著大背頭,體形微胖,穿著卻很是隨意。
“好,好呀。”
陳世里不由得一陣頭痛,余廠長就喜歡玩捉黑桃A,六個人一起,三個人一隊,隔開坐。
世間有幾大難事,陪太子讀書,陪皇上下棋,陪領導吃飯,陪同事演戲。
這打牌也是一樣,要會出牌還要會喂牌,即使手里的牌再好也不能走,要護著領導先走。
要是和領導不是一隊的,也要把好牌拆了走得慢點,甚至誠心留一張大牌讓自己的隊友接不過去。
見余廠長走了,陳世里這才偷偷數起了辦公室里的人頭。
好在今天辦公室的人比較多,再加上車工那邊的馬工,應該用不到自己。
心里松了一口氣的陳世里于是把電腦上的圖紙保存了一下,下午去李一山那把昨天試驗的小樣做一下測試,看看數據如何。
陳世里還是很佩服李一山的,平日里和余廠長也是談笑風生,卻從來不摻和辦公室里的這些人情世故。
誰不想逍遙自在,可惜陳世里和其他人在一個辦公室內,自然比不了李一山,在實驗室里就像一個土皇帝,無拘無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