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巢筑,飛燕歸來
天井一根老梁邊的燕子巢,年年在??赡囊荒辏瑹o了。梔子阿爸說,燕子飛走后巢窩被麻雀占了,就把窩捅掉了。
燕子紳士般的存在,拋開一些紛擾,專心的為妻兒筑窩。春泥在,燕子為了長久,寒暑冬來夏天荷塘里的荷花格外奪目。
燕子似乎隨梔子阿媽一起出勤,去覓食喂養雛燕,從老屋的大門飛進飛出,有時后是從天井上空飛進,到了窩邊,唧唧幾聲,雛燕探頭也唧唧,不知是一種饑餓等待后的快樂還是一種見到父母歸巢的安心。燕子巢邊回旋一會,又出發了。雛燕也只能呆在巢內,因為還不會遠飛,只有瞅眼。它肯定巴望著跟隨父母出飛吧。
梔子也是差不多的想法,小時候老是想讓自己快些長大,每次周六日學校不上課,鄰居家一大幫孩子都會圍住隔壁家的麼麼聽她講故事,還是鬼故事,里面有狐貍美女和書生的故事,要么就是樹精這些都是只能白天聽晚上不能回想的嚇人故事。一大群的孩子圍坐在她家青石門檻上,冰透的涼。有時候邊聽故事邊看戶外的燕子飛歸,掠著剪刀似的飛翅,嗖也一會飛回屋內去。梔子于是邊聽邊會想,她也要遠嫁個書生樣有學問的,也要如燕子般去喂養孩子嗎?
反正不能在鄉村里呆著,有隔壁家的稍長一個的女娃會早早戀愛,把自己出賣給渾渾噩噩的年少。
一輩子就這樣注定了。
聽到隔壁阿麼說的故事,也讓梔子會有些想法:狐貍美女也有一心求好的,想來凡間過日子的。不想就是耐不住所謂仙人的控訴,不得不露出狐貍的本性來維護自己,傷了性命。書生也只能作罷,嚇的魂飛魄散。
假如狐貍美女也懂得傳世,不如做個燕子來得好,燕子終歸能一家幾口融融恰恰。
梔子開始胡思亂想,飛禽走獸怎么平移呢。狐貍就是狐貍,燕子就是燕子。
另外隔壁的一個阿婆是村里的接生婆,她算是個見過世面的人,從她手上接上的娃不計其數。她講的故事更勝一籌,因為是她親生經歷。她一個晚上,隔壁村的一個媳婦待產,她就手拎一把長柄雨傘,這種雨傘都是前面帶傘尖,似一把鋒利的劍。她又背個接生用具包出發了,手持火把電筒。夜行路上,都是小徑。走著走著,忽然背后有人拍她肩膀,她下意識的往前一邁步,把雨傘反向指過去,鋒利的傘尖給她做了防備保護。殊不知,拍她背的是一只狼,綠眼放光。接生婆阿婆真是勇猛,哪里來的氣勢也不知道,hahahaha,耍了幾手傘武,和火把棍左右開弓,狼嚇跑了。因為狼透過火光看見了對面奔行而來的男人,他們各自各手持扁擔和鋤頭,是隔壁村接生男人家的兄弟一大幫人,聽說最近有狼出沒來接接生婆的。接生阿婆從此就是梔子村上的一個傳說。
阿婆自己的女兒名字就是燕子。你說好怪不怪吧。后來梔子才知道原來是接生阿婆的神奇都歸功于她接生多年會以胎盤為食的結果,一個獨居的老婦人,自立自強是有此秘笈。
話說梔子家老屋的燕子飛來飛去,有時候昂頭看眼的天空也會見到飛行的大雁,真大雁的一字打開飛。
燕子飛了,麻雀來筑巢了。梔子阿爸趕了幾回沒趕走麻雀,索性拿了曬衣毛竹桿把燕子巢給揭窩捅掉了。
燕子再飛回來,巢沒了又重新筑。燕子似乎也不生梔子阿爸的氣,燕子喜歡這家老屋。
再后來,梔子阿爸阿媽新建了四層洋房,燕子從老屋的巢就搬遷筑到洋房一樓的屋檐下了。燕子也隨著梔子阿爸阿媽住了新屋,新屋外梔子阿爸特意拉了根電線,從對面的桂花樹粗桿上牽到新屋門口的水泥梁柱上,燕子可棲息。
成燕一有空就停歇在院子的橫電線上,也不知道張望著什么。
燕子飛來飛去,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這次的燕子草巢,梔子沒有聽阿媽說阿爸去捅掉,燕子這些天還在這住著。
燕子歸來筑巢,日子里的一份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