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音科技股價更低了,也快沒錢了!三大品牌打算再一次做空他們的股價,讓他們賺不到足夠的錢。這一次厲銘歌等人準備充足,加上山音科技效益不好肯定輸。
還是觀察股市,看一看山音科技的行動。問題的關鍵還在于山音科技有沒有加杠桿,不然根本不可能讓他們損失太多錢的。尤其是他們還是公司本身。
賣股票是沒有成本的,頂多就是分走利潤。他們是雙層股權,不害怕失去控制權。可以增發很多股票也不會出問題的,股價下跌只會少賺。
相反,如果他們買股票肯定是有成本的,因為他們需要用到資金,也就是說花錢購買自己的股票。如果買完了就跌下去確實會虧錢的。
但是他們做多還是做空都是相對的,基本上是股價高就賣了,價格低就買回來。他們只要等到機會股價上漲就可以賣出去換取利潤的。
但是問題在于他們需要拉升股價跟打壓股價來做空很做多。如果做多必須提前收購股票來拉升,通過不停的拉升加上利好消息讓股價漲上去,在拋售換錢。
做空也是一樣且必須如此,那就是先把股票在高位賣了,等價格下來了就買回來。保證總股數不變,可以保持控制力之類的,等于是沒有代價白得到一筆錢。
但是他們也需要樓梯裝的不停的拋售股票慢慢的打壓股價,等股價徹底下跌了以后再低價購買回來。完成這一次操作行為,保證利益。
實際上他們做多以后就必然做空,為了維持總股數不變,維持他們的持股比例不變。所以他們必然立刻做空。但是做空了以后不一定需要做多。
因為最好先最多,拉升股價在拋售才是最核心的手段。直接拋售太吃虧了!換取的資金不多,等于是白折騰罷了!低價賣在低價買利潤太少了!
所以三大品牌認定了他們必然會先拉升股價,等股價漲起來以后就會拋售,然后等股價從新被打壓了下去在買回來。這就是他們最常用的計劃了!
山音科技又開始逐步的拉升股價了,可是厲銘歌沒有打壓,而是幫助他們拉升。因為他們是循序漸進的拉升股價,一次買一點兒連續多次。
如果股價漲的太快了,他們后面收購股票也會花費更多的錢。所以三大品牌冒險拉升他們的股價,還是在他們兩次收購的間隔中間收購。
他們的成本越來越高,但是如果他們可以提前拋售,他們就是勝利的一方,三大品牌反而是給自己送錢的一方。所以這一次就是比誰先拋售了!
山音科技很快就把股價拉升到了很高的位置了!他們這一次是用了貸款拉升股價的。所以風險肯定是變大了很多的。如果賠了就要償還很多錢的。
不過厲銘歌跟銀行打聽好了,山音科技有多少錢,包括他們自己的錢有多少。所以厲銘歌在估算這山音科技快拋售了!厲銘歌一定要精確的計算出來時間。
然后,突然新聞報道了一條重要消息,一位美女主播對著鏡頭說道:“各位,最近橙子科技、巔峰時代集團、明月科技等諸多企業聯合了眾多廠商舉報了山音科技違反雙反政策。
a國等諸多國家提出雙反制裁跟巨額罰款。還有橙子科技等諸多企業還要求零配件供應商們強制做出四選三還是四選一的選擇,要求掐斷部分零配件來源。
且因為山音科技效益底下,所以部分大股東公告提出要拋售掉自己的全部股份,跟山音科技切斷所有的關系,從此劃清界限不在參與該行業。”
實際上雙反制裁早就開始了!厲銘歌等人就是動用關系把新聞在挖掘出來罷了,反正也剛出現不久,干脆大規模的報道一次,為了就是降低股價。
然后切斷零配件供應根本無所謂的,不重要的零配件誰都可以生產出來的,不需要有人供應。這一條主要還是嚇唬股民讓他們立刻拋售股票的。
最后的一條大股東被橙子科技收買了一部分,所以可以控制他們的拋售時間。他們拋售就必然會讓股價下跌。同時大股東拋售就證明了山音科技確實不行了!
很快,股民開始快速度的拋售股票,股價幾乎是天天漲停,且第二天的開盤價還會下降不少。三大品牌還沒有來得及動手就已經降價了。
很快厲銘歌等人也趕快拋售股票,大規模的低價拋售,導致了厲銘歌等人也沒有什么利潤,也就是賺了一點點罷了!只要不賠錢就可以了!
然后在三大品牌拋售的差不多的時候,其他的幾位股東也跟著拋售了股票。他們一旦拋售股價下跌就太厲害了!股價下跌的速度快的嚇人了。
果然因為下跌速度太快了!很快就跌過了山音科技的平均收購價,也就是開始賠錢了!無奈山音科技只能冒著風險也跟著拋售出去股票,打算多少賺一點兒。
最后山音科技賠了很多,他們思考了以后,不如用剩下的資金趕快低價收購股票?這樣稍微漲一點兒也可以賺呀!可是他們不知道厲銘歌還有后手。
厲銘歌立刻宣布,巔峰時代集團打算跟山音科技和談,但是目前還沒有任何結果。果然股價立刻開始上漲,這里面也有三大品牌的拉升的結果。
股價上去了以后,就麻煩了!拋售的股票到底買不買回來?厲銘歌發布的消息,只要她一反悔就會立刻讓股價從新下跌,反過來就會維持在現在的價位。
也就是說,厲銘歌徹底掌控了股價了!但是山音科技還是打算收購,因為市場上的散股太多了!反正早晚也得買回來,他們就無奈高價賣了回來了股票。
果然很快厲銘歌宣布談判作廢了!股價徹底下跌了!好在山音科技收購了被股東拋售的很多股票,保證了持股比例。雙層股權也就是投票權更多罷了!
一旦流通的散股太多了!可能就會形成一票否決權。如果三大品牌拿到了一票否決權就完了!何況很多表決權多的股東已經投靠了三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