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趙瀾之,姜峙跟著姜堰去了書房密談。“父親,您有何看法?”姜峙規矩的坐在一邊,詢問姜堰的想法。姜堰長嘆了一口氣,“如今,我們不得不站隊了,局勢混亂至此,早已無法明哲保身,只是,該站哪一隊,為父現如今實在是找不出一個可以輔佐的明君。”姜峙抬眼看著姜堰,“父親覺得文遠將軍如何?”姜堰有些詫異,雖然自己的大兒子是顧晟的軍師,但到目前為止,顧晟并沒有表現出來任何的意思,甚至前些日子的作為頗有些自斷前程的感覺,畢竟這江山不能后繼無人。
“你可知前些日子文遠將軍在宮宴上所為?”姜堰斟酌著說。姜峙點了點頭,“且不說這天下有多少百姓可以接受龍陽之好,即使他登上皇位,百年之后,后繼無人,天下必會再次動蕩。”姜堰揉了揉額角,“父親,若我說,文遠將軍并非斷袖呢?”姜堰的手停了一下,“你這是何意?”姜峙走近了些,“父親,這是保全將軍軍權的計策,如此看來,收效甚好,將軍并非斷袖,只是上面多疑,若非此,恐怕將軍的兵權便會被釋出,如今,放眼天下,能平北寇、匡天下的軍師只此一個,在這亂世中,必得先打下江山,且顧將軍并非一介莽夫,只是平常未曾顯露出來。聽兄長說,顧將軍班師回朝,一路上收服無數民眾,且顧將軍長于普通百姓中,日后或許更能體恤百姓。”
姜堰回想了一下與顧晟有關的事情,顧晟確實不只是一個武夫,他有謀略,如果真如姜峙所說,顧晟的斷袖之癖只是為了瓦解帝王的疑慮,那么顧晟確實是一個不錯的人選。“容我再考慮考慮吧。”姜峙點了點頭,退出了書房。
“正向聲譽值又漲了,積分滿500了,這個世界積分積累的這么慢,突然有點不適應。”回程的路上,8526幽幽的在姜峙的腦子里說。“你最近幾天挺安靜的,干嘛去了?”來到沒有五花八門的娛樂項目的古代,姜峙每天被迫早睡早起,修身養性,8526又好幾天沒出來插科打渾,姜峙還得端著一副朗朗君子清風明月的架子,實在是無聊透頂。“有點無聊,去看電影了。”8526隨手往嘴里丟了顆爆米花,姜峙更無語了,“去看電影了,你確定沒有消極怠工?”8526搖了搖頭,“當然沒有,我可是時時刻刻監測著你的ooc情況和正向聲譽值情況的,要不然能這么無聊?”8526趁著沒人,飄了出來,伸手在姜峙臉上戳了戳,“對了,因為現在姜皓跟著軍隊走了,為了輔助你完成任務,我可以幫你實時監控姜皓的情況。”姜峙捏住8526,戳了回去,“謝了。”8526一下子閃回到姜峙的腦海里,解救自己。
接下來的小半個月一直風平浪靜,姜峙的生意做的非常好,姜姝苦學醫術,整日泡在白御那邊精進,連帶著白御都生出現危機感。姜堰則如往常一樣去當值,期間抽空告訴姜峙他做好了決定,打算輔助顧晟,姜堰的回答在姜峙的預料之中,唯一的變量是趙瀾之,他足足消失了小半個月。
雖然趙瀾之不是姜峙的任務對象,但是姜峙因為他的救命之恩,對他很關心,也想讓他安穩的度過這種提心吊膽的日子,能夠選擇自己想要的安逸生活。“8526,你能查到趙瀾之在做什么嗎?”8526搖了搖頭,姜峙只能等著趙瀾之的消息。
與京城的風平浪靜相比,顧晟那邊就熱鬧多了,顧晟帶著士兵一路北上,幾乎要打到北疆的腹地,此時北疆卻突然撤退,非常蹊蹺,顧晟沒有貿然前進,派了一小隊精兵去打探消息,沒料到這一批精兵去了三日,還沒有折返回來,顧晟和姜皓直覺不妙,又等了一日,還是沒有等到他們歸來,便帶著駐軍回退到了邊界線。果不其然,退回邊界線后沒過半日,北疆又突然開始出現在腹地,并且行蹤詭異,似乎在進行某種秘密的調動。
“你覺得他們這是在做什么?”軍營里顧晟皺著眉頭,沉聲問道。姜皓思索了片刻,緩緩開口:“北疆此舉必有深意,他們先是撤退,再是突然現身,似乎是在引誘我們深入。我們必須小心應對。”顧晟的手指指著桌上的地圖,“你可有什么計策?”姜皓眼里流露出驚詫,拿出姜峙寄來的信遞給顧晟,“還請將軍過目,日前子巖便傳信給我,告誡我注意北疆可能與京中有勾結,可能會出聲東擊西之計,如今看來,北疆既有可能便是如此打算。我們不能坐以待斃,也不能輕舉妄動。首先便是弄清楚他們的真實意圖。其次,派一些兵力秘密回京,組建京城防御,兩邊都需做好隨時應對突發情況的準備。”
顧晟看完了姜峙傳來的家書,沉吟片刻,按照姜皓的規劃下達了命令。果然,三日之后的夜晚,北疆的軍隊突然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邊境突襲。但是仔細觀察便可發現都是些老弱兵力,顧晟沒幾下便解決了。同一時間,其他北疆精兵在京中也發動突襲,打算乘著京中無兵力之際一舉擊潰京城的防御,只是沒想到還未曾攻入,便被顧晟派回來的兵力攔截,加上孫氏的部下,雙方對峙,由于孫氏熟悉京城,北疆一時不備,加上夜色輔助,但到底是精兵,兩方難分勝負。
顧晟解決完北疆的突襲,收到京中的傳訊,果真如同預料的一般,只是他們現在趕回去怕是來不及了,幸虧顧晟分不同的批次派回去了幾隊兵力,只要能撐到明天中午,支援的兵力便可以到達。顧晟雖然有贏的把握,但是也在考慮最壞的情況-京城失守該如何辦,姜皓也急得團團轉,在營帳內來回踱步,思考著該如何走下一步,同時也在擔憂著京中的家人們,兩人只能祈禱著孫氏的兵力能夠多扛一扛,支撐到援軍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