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標題所說,我打算寫一些很短的感悟,因為不是什么時候都有這么多感言要講的,而且廢話講下來的話也有點浪費我,以后的我的閱讀時間。
我可以稍微偷懶一下,開一章節,然后里面寫好幾天,好幾十個一天,唉,管他呢,想寫什么就寫什么。
2024年11月11日:
今天讀了窄門這本書,大失所望,并寫了一篇讀后感,現在感覺自己失望的過程,跟書里面男女主他們的心理活動過程略有相似性,但沒有那么多的波瀾。
我讀書就是這個樣子的,這些外國文學,他們的名字都一個個的都那么長,我都沒有辦法記住,我還要往前翻一翻,看男主到底叫什么名字,但大概還是看得通,囫圇吞棗,自得其樂。
最近我一直在想,我是不是太安于現狀了?我一方面懷抱著對金錢的恐懼,因為助學貸款沒還,父母日漸衰老,但還在辛勤工作,另一方面又覺得沒有必要擔心。
因為我現在接受的新的思潮是我想要什么,我就能得到什么,就是顯化,我用了感覺不錯,但還是有些磕磕碰碰,也許是因為限制性理念還有不少。
我為他們祈禱,不是向任何人或者神明祈禱,只是向自己祈禱,達成某種確信,讓自己放心,我們家現在就已經是富裕的,幸福的,快樂的。
這不是什么推脫的借口,也不是什么白日幻夢,我知道我在做什么。
出于金錢的恐懼嗎?還是其他的恐懼?我一直都沒有動身去云南,我現在非常希望擺脫這種詭異的狀況。
難道陽臺上的薄荷,番薯藤跟辣椒樹就是引起我牽絆的原因嗎?難道我在懷疑我創造自我生活的能力?
這個冬天我一定會看到雪,也一定會去云南,我想今年就可以了,動身去云南住,反正我也不指望在廣州找到多好多好的工作,我想做自由職業。
我會用輕松的方式吸引金錢,因為我就是源頭本身。
從今晚開始我就要視覺化在云南居住的生活,以及看到雪的情景。
我也會想,原因是什么?我在等待什么?難道我這樣等待下去就會等待神的救贖嗎?不,我不信任任何宗教,我不信任他們嘴里的教義,語言總是會失真的。
任何的思想,不過是沙灘上的礫石、珍珠或貝殼爾爾,我見了歡喜就撿起來跟我一起走,覺得煩躁就把它丟下去,看了厭惡的就把它踢得遠遠的。
我認為我的叛逆應該來的更猛烈,更強烈一點,我相當懷疑現在的我還拘泥于世俗的看法,導致對新年懷抱著一種恐懼。
因為我既沒有找到任何一份他們眼里像樣的工作,又沒有很穩定的收入來源,盡管我每天都有錢可用,但是我不是富翁。
我也沒有把自己視作窮光蛋,我享受我的生活,非常努力地去享受,哪怕在別人眼里很微薄,甚至可憐,每次我想到這個字眼,我就覺得很奇怪,我為什么要管他們呢?
人越活在別人的眼光里,就越難迎接近幸福。
但我好像也不是那么的離經叛道,我也沒有要遁入佛門,或者說投入任何宗教的意思。
我現在以為我是希望到處旅行,有數不完的錢,足夠我用的錢,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一輩子不結婚,養貓養狗,種一些植物,享受美食,享受生活,享受生活。
不知道將來看到這里的我是怎么樣的,有沒有實現我現在的愿景?
變成富翁,拿錢去贍養父母親人,贈送好友,讓我在意的人生活變得更好。也許吧,也許我要的是這個。
會不會我們的生活就是注定互不相干,遠遠的觀望,但是不會靠近,就像現在這樣。哪怕我們甚至沒有觀望彼此,但沒有壞消息傳來,好像也沒什么不好的發生。
我相信他們會擁有他們的幸福,沒有我的幸福,不是他們的幸福比不上我的幸福,而是他們的幸福里面沒有我。
我會遠遠的祝福他們,因為他們的幸福而更幸福。
要是他們沒有因為我選擇的幸福而幸福,那他們不會有我幸福。
他們不信教,但還不如信教,至少后者更有可能選擇更開放更包容更平和的心態,來看待一個目前為止并不成功的我,包容一個莽撞的,充滿缺點的。充滿棱角的我。
我只抱著一絲幻想,因為我更相信他們實際上并沒有那么愛我,不管是我的父母還是我的兄弟姊妹,還是其他的任何的親戚。
但我注定會成功的,我堅信我會創造我想要的成功。不過我要成功可不是為了他們,不是為了滿足他們的期待。
他們與其期待我,不如失望我,不如咒罵我。
雖然越寫越長了,但是無所謂,能寫怎樣就怎樣。
明天或者后天?嗯,下一次的感悟應該更短一點吧。
走吧,繼續走吧,按我的心意走吧。走進人跡罕至的荒野,必須要沾點泥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