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珍,一個擁有濃密秀發,高高瘦瘦的女娃。出生于一個經濟條件還算不錯的家庭,父母常多關注于工作,在那個重男輕女觀念盛行的年代,排位第二的阿珍常常遭受冷落。父親蔣衛國成熟穩重,早早去參軍了,母親鄭娟務農,操持著家里的一切,脾氣暴躁,一點就燃,村里人似乎都躲著她。生活正常進行著,直到那一天,阿珍遇到了同樣參過軍的為人樸實的李拉……
阿珍與李拉是經由朋友介紹而相互認識,推薦詞便是“國家看上的人能有好差嘛”,透過參過軍的光輝,天真的阿珍仿佛深陷其中,不自覺地認同了朋友的話語。
后天的某一天,阿珍跟隨鄭娟到山上去翻土,母親一路上都沉默寡言,臉色陰沉沉的,阿珍打心底有些不安,不知是哪個惹到了她,也不知道后面會發生何事。突然,天空一道閃電劃過,隨即便是一聲沉悶的雷鳴,阿珍驚了一下,鄭娟把鋤頭狠狠砸在土里,疲憊的臉上多了一絲惡狠,“死女,聽隔壁郭大娘說,你和張溝的李拉好上了,真的?”鄭娟一字一句地冒出來,仿佛與外界隔絕開來,絲毫不介意電閃雷鳴。阿珍看著陰沉沉的天空,再看看鄭娟兇狠的臉,猶豫了片刻,還是開口,“娘,天要落雨了,我們……”,話還卡在嗓子眼沒蹦出來,阿珍的臉偏向一側,幾滴水陷進黃色的泥土里。阿珍沒有抬頭,只是自顧自的說著:“娘,下雨了”,不料鄭娟頓時像火藥一般炸開來,“你這個臭妮子,老娘供你吃供你穿,這怕是到你報恩的時候了,你啷個瞎了眼看上這樣個窮酸的小子,你這賤命過不得好日子啊……”鄭娟一邊罵搡一邊下山。阿珍只是默默地跟在身后,一路上,阿珍想了好多好多。到了家門口,鄭娟先一步進門,阿珍剛準備進去的時候,門砰的一聲緊緊鎖住。阿珍無奈地嘆息,只得坐在地上,臉上還是火辣辣的。雨漸漸大了起來,得虧有個屋檐可以躲藏,否則阿珍肯定會淋成個落湯雞。閃電劃破天際,照亮了有些昏暗的天,雷聲接踵而至,狠狠地砸在地上,似乎要攻入土地廟,豆粒大小的雨點如珠落玉盤般灑落,發出清脆的聲響,空氣中充斥著泥土的氣息。不遠處的棗樹上嘰嘰喳喳,阿珍抬眸,原來是鳥媽媽擔憂雛鳥,正急著用那嬌小早已被雨水浸濕的羽翼庇護著小小鳥……阿珍漸漸睡著了。
約莫到了飯點,鄭娟打開門,阿珍驚喜地起身,“去煮飯,你哥哥當兵去了,你弟弟妹妹明天還要念書,不曉得自覺點嗎,啥子都要我說,你自個沒長腦殼啊”“嗯”“整歸一就去宰豬草,把豬喂了”“要的”……鄭娟的偏袒與厭惡讓阿珍更加堅定了跟隨李拉的決心。似乎唯有那樣,才能逃離這封建黑暗的牢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