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盡管仍是晚起,可我感覺狀態不錯,再看天氣也挺好,又瞅一眼老黃歷,宜出行嫁娶,看來是個出門的黃道吉日。
吃過早飯,我把家里水電關閉,門窗關好,接著把行李箱搬上車,最后看一眼樓房,應該沒有什么要帶的了。
隨后我便上車坐到主駕,出發之前,看了看后視鏡中的自己,鴨舌帽配大墨鏡,個人覺得這個造型不錯。
我對造型比較滿意,于是便對鏡中自己,豎起大拇指,喊了一句:巴耶哈利!隨即踩下油門,疾馳而去。
失旅計劃第一站,我選擇大鵬半島的東西涌,這里有一條徒步穿越路線,是國內十大徒步海岸線之一,曾經上榜國家地理雜志。
具體路線是從東涌出發,沿海岸線徒步到西涌,全程約有六七公里,需要耗時四五個小時,如此耗時費力當然值得,因為沿途海景絕佳。
我先驅車來到東涌浴場附近,然后又在網上預定西涌一家客??头?,住宿安排好后,我便下車走到天后宮,再往前走過一座橋,從這里開始,正式進入徒步穿越路線。
路上看到不少驢友,都是過來徒步旅行的,因此我也無需問路,跟著走就行了。過橋之后經過一段土坡,走到盡頭來到一處高地,這里便是徒步路線首個海角。
由于已經很久沒來海邊,因此剛到這里,一看到大海,眼前視線豁然開朗。我從高地眺望遠處,就見海面遼闊,碧波蕩漾,又有海風陣陣吹來。
看著此番美景,不覺令人心曠神怡,壓抑已久的情緒瞬間釋放,此前郁悶心情一掃而空。我迫不及待想要與人分享,因此就在這個地方,拍了一張照片。
照片上面山海相交,我很滿意,于是發到朋友圈,配文是:第一站,東西涌穿越!發完自己甚是得意。隨后我遠眺接下來要走的路,那是一條一路向西延伸的海岸線。
這條海岸線是由多個海角,還有海灣連接而成,而我今天徒步的目標,就是穿過這些海角海灣,到達終點西涌沙灘。
目標已經明確,下一步要從海角高地,去到山下的海灣,于是我就跟著一個徒步隊伍,一起走進一條山路,并在叢林之中穿梭。
走到山路盡頭后,我看到半山腰處,掛有幾根繩索,這些繩索一直垂到山下,專為徒步驢友準備,于是我就順著一條繩索,從山腰滑到山下。
再往前走不遠,我便來到路線上第一個海灣,這里礁石遍布,濤聲陣陣。由于目前沒有修建棧道,因此想要穿過海灣,并非一件易事,需要跨過一塊一塊礁石。
盡管有點難度,不過難不倒我,不到一個小時,我便成功穿過礁石區域,到達海灣盡頭。這里掛有幾條鐵索,連接海角高地,也是為徒步驢友準備的。
于是我就順著一條鐵索,爬上高處,很快來到第二個海角打卡點,站在這里觀賞海景,我的心中除了喜悅,還有一點成就感,畢竟我是跋山涉水,才到這里。
接下來,我又成功穿過兩個海角,三條海灣,到達最后一個海角,這里有塊中空巨石,名字叫做穿鼻巖。從這里往山上,修有一條棧道直達天文臺,這條棧道可以免費上去,算是當地一個網紅打卡點。
我登上棧道,爬到最高處,發現天文臺并不對外開放,這是一個小小遺憾,不過沒有關系,能在這里觀賞海景,那就足夠了。
由于天文臺處海拔更高,因此從這里觀海,視野更加開闊,在我看來這條天文臺棧道,應該是徒步路線上,最佳觀海位置。
此時再看時間,從開始到現在,我已經徒步三四個小時,不說精疲力盡,也是腿腳乏力。于是我便坐在棧道臺階,背靠欄桿,閉上眼睛休息一陣。
由于實在太累,我竟不知不覺,打起盹來,迷迷糊糊之中,我抬頭看天上,就見天空一個亮點正在下墜,好似一顆流星。
很快亮點越來越亮,形狀越來越大,沒過一會,原來一個小小亮點,已經變成一個巨大火球,呼嘯著朝天文臺墜落。
周圍人見此情形,紛紛驚叫逃離,我見形勢不妙,也想撒腿就跑,可是不知道為什么,我的雙腳發沉,就像灌了鉛似的,怎么也邁不開腿。
眼看火球就要砸到頭上,我驚叫一聲媽呀,突然睜開雙眼,卻發現周圍一切正常,原來只是虛驚一場,只是做了一個白日夢!
我看了一下時間,發現自己也就睡了三五分鐘,這么短的時間里,不知道為什么,我竟然會在天文臺這里,做了這么一個怪夢。
想不通原因,索性懶得去想,我站起身來伸伸懶腰,雖然只是小睡一會,但是讓我精神大好,我極目遠眺,藍天白云碧波萬頃,真是美不勝收。
隨后我走下天文臺棧道,回到穿鼻巖處,繼續沿著海岸線向前走,經過一個小時步行,我終于穿過最后一條海灣,成功到達終點西涌沙灘。
此時太陽即將落山,眼下我是既累又餓,于是我就走到西涌社區,并在一家快餐店吃了晚飯,飯后實在覺得疲憊,于是前往預定客棧,早早休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