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空下起了小雨,不過雨水不能阻攔我的腳步,按計劃我將要去往惠州,不過我對惠州人生地不熟,因此決定網上報名,參加當地的旅行團。
出發之前,我在網上查了一下資料,最后選定一個兩日游活動,名稱叫做“跟秀姐游惠州”。早飯過后,我按照約定,驅車前往惠州西湖,這是活動首日景區。
中午時分,我到達西湖東大門,并和旅行團匯合,見到本次活動導游秀姐,她是一個年輕姑娘,年紀二十多歲,另外還有其他十幾個成員,大多是年輕男女。
盡管下著小雨,大家還是舉著傘,跟著導游進入景區。從大門進去之后,我們首先看到一條長長堤壩,它將西湖一分為二,堤壩盡頭,矗立一座寶塔。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是描寫杭州西湖的著名詩句,想必大家都聽說過。不過大家可能沒聽說過,咱們惠州也有一個西湖,雖然名氣沒有杭州西湖大,但是美景一點也不遜色。”秀姐介紹說到。
“關于惠州西湖,同樣也有名詩,詩是這么寫的:苧蘿西子千秋色,半城山色半城湖。詩中提到的苧蘿西子,指的也是西施,不過詩中的她,還在苧蘿村浣紗,詩人用她代指惠州西湖。”秀姐一邊講解,一邊走上堤壩,眾人緊隨其后。
“大家走的這條堤壩,名字也叫蘇堤,與杭州西湖蘇堤一樣,都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籌資所建。不同的是,杭州蘇堤縱貫南北,而惠州蘇堤橫貫東西。杭州西湖有個蘇堤春曉,而惠州西湖有個蘇堤玩月。”秀姐介紹說到。
經她講解我才知道,原來惠州西湖和杭州西湖,有這么多相似之處。我站在蘇堤上,看著惠州西湖,仿佛置身杭州。
如此美景值得分享,于是我拍了幾張照片,一起發到朋友圈,配文是:第二站,苧蘿西子!發完跟著隊伍,走到蘇堤盡頭,眾人登上孤山,來到寶塔之下。
“眼前這座高塔,名字叫做泗洲塔,始建于唐代,是惠州西湖標志性古建筑。塔有七層,高近四十米,為磚砌八邊形結構,古色古香。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游覽此地,并且親筆題詩一首,詩是這么寫的:一更山吐月,玉塔臥微瀾。”說完秀姐吟詩一首。
“泗洲塔從建成到現在,歷經一千三百多年,期間寶塔幾經損毀,后又數次重建,最后一次重建,是在明朝萬歷年間,距今已有四百多年。聽完想必大家都想進去看看,不過景區為了保護古塔,現在已經禁止游客入內。”秀姐介紹說道。
“大家應該都聽過白蛇傳的故事,知道杭州西湖旁邊,有個雷峰塔,雷峰塔附近,有個金山寺,白娘子為了救許仙,不顧一切水漫金山,最后被關在雷峰塔。雖然故事純屬虛構,但是也讓雷峰塔名揚四海。”秀姐接著說道。
“而惠州西湖泗洲塔呢,盡管沒有那么離奇的故事,卻也有一段真實歷史。大家都知道,塔是佛教建筑,隨佛教傳入中國。因此泗洲塔的修建,也跟佛教有關,目的是為了紀念僧伽大師,他是唐代一位西域高僧。”秀姐繼續說到。
“僧伽大師出生在碎葉城,他與詩仙李白是同鄉,李白曾為他寫過《僧伽歌》。大師在西域得道之后,就向中土東游傳法,圓寂之后葬在泗洲,唐中宗為他修建泗洲塔,此后全國效仿。”秀姐講解說到。
“據說大師神通廣大,有一年關中大旱,皇帝在殿內召見大師,說京城大旱數月,愿大師慈悲解朕憂愁。僧伽大師聽后,就將寶瓶之水灑向空中,頃刻之間,烏云密布暴雨傾盆,皇帝感念大師神通,遂尊其為國師。”秀姐說完,大家議論紛紛。
“導游,你真的相信,這個大師有神通嗎?”有人問到。
“不瞞你說,我也不太相信,可是不管你信不信,反正皇帝信了,而且史書確有記載,這個故事只是其中一個傳說,民間流傳故事還有很多,因此后世都說他是觀音菩薩轉世。”秀姐答到。
聽她講完僧伽故事,我不由得心生敬意,隨即面向佛塔,雙手合十,口念一句阿彌陀佛,以前我也多多少少,聽過有關佛教神通。
據我了解,佛教共有六大神通,分別為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每一個神通,都有特定的法力。
這些發力簡單來說,天眼通就是千里眼,天耳通就是順風耳,神足通能瞬移到任何地方,他心通能看透別人的心事,宿命通能知曉眾人前世今生。
最后一個神通,叫做漏盡通,這是最難修煉的,也是最厲害的神通,它能讓你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入輪回即得永生。
凡人只要修得前面一個,那便有比丘的本事,若能修得前面兩個,那便有羅漢的本事,若能修齊前面五個,那便有菩薩的本事。
若能修滿全部六通,那么恭喜你了,那你就有如來佛祖的本事,呼風喚雨撒豆成兵,這些都是小意思,可以說法力無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