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源看著現在家里沒人,她也沒有現在以前的記憶,也不知道現在該干什么。上學的話自己翻過課本確實在讀六年級,可自己現在也不知道具體時間,是星期幾在哪一個教室,雖然自己對小時候的事還有一點模糊記憶,但也不是十分靠譜,算了,先把家里整理一下,等老媽回來探探口風再說。
自家是一個四間紅磚的小平房,這個小平房從燒磚到打地基蓋房都是老爸老媽一手操弄的,能自己動手的絕對沒請一個人,老爸老媽那時為了有自己一個小家,真得是比老黃牛還辛苦。
房間每間都一樣大小,大概也就9平方米左右。一間用來做廚房,其于的三間就是臥房。爸媽一間,自己兩姐妹各一間,大哥在二姑那邊讀書有回來的話自己姐妹合住,反正也沒有固定,農村也沒有那么多講究。房子右面靠墻面搭了兩間,養雞、養豬跟廁所都在這里,現在自家還養著四頭豬,兩大兩小,在房子不遠處還有一間土坯房,是家里水牛的房子。
眼看著快到中午了,自己也就把廚房稍微整理出來,廚房的陳設很簡單,進門左手邊是一個破縫紉機,縫紉機上擺著一個小黑白電視機。對面靠檣的是一個櫥柜,櫥柜是木制三層的,下層是空格擺放洗碗盆,大茶壺什么的一些零碎,二層是放碗筷,三層就是放菜碗的,平常沒吃完的菜就是放在里面。中間靠外是一個燒煤炭的爐子,爐子是嵌著一個水爐,燒火時水爐里的也會慢慢的沸開。爐子上套著一個方型的木桌,做飯時一半可以掀開,桌旁就是四條長凳。
元媛就是把廚柜清洗整理下也是累的不輕,現在的她已經縮水成小屁孩了。而且九幾年的農村改革開放沒有多久。農村人為了生計也沒有太多時間去整理衛生。
圓圓伸了伸身子,拿了一個小板凳做在屋檐下,沒一會兒就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了視眼里,那是年輕時的老媽,她現在的視力好的出奇,老媽抗著一個鋤頭走在對面的田間小道上,隔著這么遠的距離她也看得清清楚楚。看見年輕時期的老媽,元媛有點激動,有點興奮其它的也沒有了,畢竟上一世(為了區分就把以前稱呼為上一世吧)跟老媽一年由于隔得遠只能見一兩次,她們三兄妹跟家里感情很和睦,手機視頻可是隔兩天就要叨叨一下的。就在昨天她還跟老媽聊了半天了。
想著老媽已經到了門前。
”圓圓,怎么坐這里,頭痛好了吧,明天可要去上學了,可不能在賴家里了,一天不上,再好的成績也跟不上。”圓圓是元媛的小名。據說是老爸看她小時候有點胖臉圓圓的跟源又是同音所以就叫她圓圓。姐姐是麗麗,大哥就叫勇寶,那可是奶奶給他取的專屬小名。
“對了,家里飯煮上了沒。”說著話的功夫,放下工具倒水洗手已經一氣呵成了。
“已經煮上了,老媽。”糟了把老媽順口叫了出來。
“咋地,說你兩句你還不愿意了。”老媽轉眼就瞪了過來。這時候我媽才30多一點。留著一個學生頭,那個時候也沒有剪什么發型,一般是頭發留長了,年底去城里或集市上賣給收頭發販子。剪的都是這種發型。圓圓上高中前都是這種操作。
現在她的頭發齊肩才剛能綁起來,不用擔心被她媽壓去剪來賣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