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性就算擁有了金錢,一定的名氣和地位,他者的喜愛與認同,在某些時刻仍舊會為自己沒有得到的愛而憤憤不平,這種感覺在喝了酒以后,再加上有個知心好友在身旁,靜靜聽她訴說著心里的悲傷,這種難以言喻的情緒就會持續爆發,然后逐漸轉為平復。我認為這是很好的一種發泄方式,那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前的,現在的,被知道的,以及不被看見的,委屈,心酸,難過,一時之間無法控制,都在醉了以后,在一個信任的身邊人面前,全部不再偽裝,不再害怕,而是借著醉意吐露出來,此時她是自由的,我也是自由的,我們都直面內心。
現在很多人都在說童年時期以及原生家庭所帶來的悲傷痛苦,有的是打罵指責,有的是控制欲強,有的是漠不關心。對于一個女性來說,這種以情感為核心而生存的生物,如若在以往中沒有感受到一個孩子應該受到的關注和愛護,她就會無法自拔的陷入到“我不重要,沒人在乎我,沒人真的愛我。”的悲愴中,她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是因為她沒有感受過好好的被一個成熟的,穩定的成年人關懷與照顧的感覺,通常來說這個角色應是母親,但是大部分母親又是這類女性的成長而來的,只不過年齡不同,身份角色不同,需要承擔的責任不同罷了。不懂得如何去關愛另一個人,甚至是自己的孩子,是這類母親的最重要的特點,激素并沒有激發她的母性,但是或許深刻的來挖掘就是,只是那個不被愛與接納的女孩在二十年后的今天,做了此時此刻另一位更年輕的女孩的母親,那個四十歲的女孩面對著二十歲的小女孩的心酸和流淚,她自顧不暇。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一個不被母親關注和照顧的孩子,除了感到受傷外,她的內心也是無比脆弱的,只要在面對自己父母的不關注時,她就會變得極其不穩定和不安,甚至只要一想到自己是個不被看見的人,她的存在感就在此刻蕩然無存,作為一個人的尊嚴也被抹殺,殘存的部分是她自己這些年來為自己做出的努力和對自己的保護。而無存在感的人會肆虐的攻擊自己,為了保護自己又會生長另一種扭曲的意識來對抗,當這種意識在合適的尺度是,它就是自尊,當過了時,就會變成自負,自大,自戀。當這種意識不夠時,就會變成自卑,自厭。而大多數情況是在超過和不足中反復橫跳,只要沒有找到那個穩定的,合適的尺度點,一個長期被忽視需要自我保護的人身上,就會隨著每一次的自我保護程度呈現出自卑或自負的狀態,通常這是反復切換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