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爾康醒來,卻發現紫薇早已不在身邊。他急急起了身,問了才知,紫薇天微亮便出了門,卻沒說去哪兒!
這紫薇沒有交待就出了門,很是反常,讓他不由地急上心來。以至于早朝時,他也時不時地心不在焉,神游四方。好在待他回府,見到紫薇已在家中,那不安的心才算真正放了下來。
“你一早去哪兒了?急的我好擔心!”
“對不起!我一心惦記著出門,忘記說我的去處了!”
“那你到底去哪兒了!”
“來!你看!”紫薇從懷中拿出一個掛著紅線的四方小袋,在爾康眼前晃了晃,“我一早去了廣濟寺,在佛祖前求了平安符,都說要越早去廟里求的越靈,可以保平安。這個是你的,還有一個給永琪。你們都要隨身帶著,知道嗎?讓它保佑你們平平安安地歸來。”
爾康一把接過套到了脖子上,“放心,我會貼身戴著的,時時不離身!這不單是佛祖賜福,還裝著你滿滿的祈禱和祝福!我相信有它在一定能護佑我在戰場上如有神助,戰無不勝!”
只是哪怕爾康戴上了,紫薇還是不安,憂心忡忡地道,“你一定要戴著,千萬不要拿下來,千萬不能弄丟了,知道嗎?回來我要檢查的。”
“好!一定聽你的話,你說什么就是什么!洗澡、睡覺都不脫!”
這永琪、爾康要出征的消息自然不能不告訴大家庭的老友!這中午前他們又跑了一趟會賓樓。
“什么?永琪、爾康,你們要去云南打仗?還有四天就要出發了。怎么會這么突然呢?”柳青眼睛睜得老大。
“那邊戰事很嚴峻嗎?竟然要你們倆去?”柳紅也是蹙著眉,心里頭不是滋味。
“不能說很嚴峻!但我們是大清子民,邊境遭外敵入侵,如何還能在京中袖手旁觀,只徒自己享樂!”永琪說得鏗然。
“那爾康少爺這一走,小姐要怎么辦?”金鎖永遠三句話不離小姐。
紫薇被金鎖這樣一問,又有些眼淚汪汪,不過還是拼命忍住了,“我沒事!在家有吃有喝,還有阿瑪額娘,哪里比的上戰場那么苦呢!再說,我還有你們大家啊!”
“這要去多久啊!”柳紅又問。
“快則半年,慢則說不好,也許兩三年也說不定!”爾康答得云淡風輕。
“五阿哥!爾康少爺!云南那么遠,戰場又那么危險,你們兩個一定要保重好自己啊!還有你們的衣服夠不夠,時間好緊!”金鎖低頭,飛快地在想這針線活的事,“不過沒關系!還有幾天,我手腳快,還是可以給你們多做幾件!”
“好了,金鎖!你別為我們操心了!這明月、彩霞這兩天都幫我準備了一大堆,我相信爾康家里肯定也一樣!只會太多,哪里會不夠!你的好意,我們心領了!”永琪眼帶笑意,“只是,我有一件事要拜托你,還有柳青、柳紅。”
“永琪你說!”柳青、柳紅不約而同地道。
“如果小燕子回來找你們,無論如何一定要留住她!我現在唯一牽掛的就是她,不知道這幾個月她好不好!”
永琪對著他們三個,深深地看了一眼,有如重托。
“永琪,你放心吧!只要一有她的消息,我就立馬寫信給你!我會繼續在北京城里找她的,只要她回來,絕不讓她再任性跑掉了!”柳青在永琪肩頭重重一拍,很義氣地道。
這一頓午飯,他們六人都假裝吃得其樂融融,又談笑風生,其實個個心底都在為即將到來的別離而感傷、不舍。沒了簫劍,沒了小燕子,已經少了許多歡歌笑語,如今,爾康、永琪又要出發去遠方,他們這個大家庭人是越來越少。
不知下一次的歡聚會是什么時候!每個人心里頭都不是滋味,卻盡力克制!
轉眼到了出征的前一晚。學士府里的愁云慘霧幾乎是到了最高潮。
“爾康!一路上一定要小心,知道嗎!如果敵人太厲害了,就別逞能,保命要緊!”福晉抬著頭,眼里全是淚花,雙手撫著爾康的手臂。
“你怎么能對兒子說這樣的話!”福倫臉上全是不滿,“你這樣不是在叫爾康隨時做逃兵嗎?我們福家世代武將,多少戰功,都是這馬背上打下來的,怎么能遇到敵人就退呢!戰場上,那是寧可馬革裹尸,也不能后退半步!”
福倫雖然也非常不舍,但是大將的風度已經刻入了他的骨髓,一番言辭,說得仍是慷慨激昂。
“呸呸呸!你是在咒爾康嗎?什么馬革裹尸!你不要說這樣的話,太可怕,太嚇人了!”福晉對著福倫也提高了嗓音,出行前怎么能說這樣不吉利的話。
“我是不理解你們男人的想法!這是我的兒子,我的命根子啊!是我十月懷胎吃盡苦頭生下的,我只要他好好地活著!”福晉說著說著,又痛苦地掩面而泣。
“額娘!別難過了!別不放心了!有你和阿瑪這樣心心掛念,還有紫薇給我的平安符,我一定能凱旋而歸的!你要對我有信心!”爾康盡可能說得輕松。
“額娘知道你功夫好,但你這是上戰場,戰場上什么都有可能發生!所以千萬千萬要保護好自己!哪怕不是為了額娘,也要為了紫薇啊!”
“知道了!額娘!”爾康緊緊地抱住了福晉,眼角也是微微濕潤。
“爾康!能上戰場,報效國家,阿瑪也為你驕傲!只不過,這帶兵打仗,還是要戒驕戒躁。你們年輕人容易心浮氣躁,凡事還是要思慮周全。任何奇怪的事,不符合常理的事,都要多想一想,多考慮一分。戰場上瞬息萬變,兵不厭詐,切不可急功近利!要多和鄂敏商量,學習,知道嗎!”
福倫也是有一千個不放心,一萬個不放心,恨不得把自己的所有囑托能寫成本書出來,一晚上全部印到爾康腦子里。
但是他又深知,這磨礪正是成長的一部分,很多道理,不去經歷,不去體驗,是永遠不能真正明白的。他這些真知灼見,不也是活了大半輩子,一點點積累出來的嗎!自己不也是從爾康這樣年輕一路摸爬滾打起來的嗎!
爾康對福倫的諄諄教誨也是感動得不得了,深深了解他阿瑪那一片愛子之心切。同時,受到福倫這樣的贊許,他又是覺得受了莫大的鼓舞。父親從小在他心中便是一座高大巍峨的山峰,始終穩穩屹立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