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我被表揚的次數很少,可以說上小學后基本上沒有被表揚過。每一次被表揚,我心里都會竊喜,直到我長大,我才明白,那是自己被認可,不管是無意還是真誠的,至少對于我來說,是一種無形的鼓勵。每當被表揚,我就會在那件事上事干得更賣力,或許人人都認為因為我是小孩子,好哄。但我覺得不是所有小孩子都這樣,也有可能他是天生的鼓勵型選手。
不是我吹,我小時候有一計絕活——捶背按摩,人稱“按摩一把手”。其實就是我每次給大人按摩捶背都比較認真,比較賣力,即使胳膊已經很酸了,但依舊力量到位,可以說是童叟無欺。爸爸沒怎么讓我捶過背,媽媽也讓捶的次數比較少,大多是奶奶,奶奶很喜歡我捶背,每次都夸我捶得舒服,像是掃去了一身的疲憊,她從不讓姐姐捶,因為姐姐捶得沒有感覺,每次得到夸獎,我便更賣力,有時候奶奶還會給我一塊錢的零花錢,要知道小孩子很容易滿足的,夸獎加上一塊錢,簡直就是錦上添花。
上小學前,是要上學前班的,算是一種啟蒙教育,我沒上過幼兒園,但我上過學前班。學前班有個年紀比較大的女老師,矮矮的,胖胖的,教我們品德課。她同奶奶一樣,經常腰酸背痛,所以常常在課間或是活動課上喊我們給她捶背按摩,我每次是跑得最快的,三四個人在她的背上敲打著,她會順著背上的受力感摸到我的手:哎呀,你捶得最好,最舒服,其他人整得沒有感覺。這時我觀察到其他同學手要么是半握拳狀態,要么就是“鐵砂掌”形態,手上的動作漫不經心的,只有我是握緊拳頭,有節奏的敲打著老師的背。我因背捶得好被這位老師記在了心里,所以每次這個活都會有我,我也干得津津有味。
再后來,學前班畢業了,已經是一名一年級的小學生了,但我偶爾還會往學前班區域跑,被那個老師拉著手說,你是一個認真的孩子,捶背捶得好,做事也認真。后來長大了也漸漸明白我的這個行為在大家眼里就是傻,聰明的人是會偷懶的,就像那些敷衍式捶背的同學們,即使長大了,我也沒學會那些所謂的“聰明”。
記憶里爸爸就表揚過我一次,那是若干年后的事了,就那一次夠我記一輩子的了。從初中開始,只要我在家,我就會在爸媽下班前十分鐘把飯煮上,因為我不會炒菜,就干這一件小事,爸爸回來就可以直接炒菜了。似乎天生就是煮飯的料,雖然這活是閉著眼睛都會的。我處理米加水的比例算是比較完美的,家人都愛吃我煮的米,好吧,其實是電飯煲煮的,我只是搞點米,加點水,插個插頭而已。有一回是媽媽煮的米,水放多了,在飯桌上爸爸說了一句:你這煮的飯都不如蝶蝶。聽到這話,我嘴角忍不住的上揚,我一個勁的憋著,嘴角都抽抽了,哎呀,抑制不住了咋辦,于是我就把腦袋埋進碗里,生怕他們發現我的小心思,緩了好一會兒才緩過來,恢復正常的吃飯狀態。還好,還好,他們并沒有發現,我在心里慶幸道。再后來的若干年里,我偶爾會把這件事拿出來,同自己的伙伴講,開心,是真的開心。
我不知道喜歡被表揚的感覺算不算是虛榮心,但我想,人都會有虛榮心,或多或少罷了。這個時候的我并不明白為什么我喜歡這種感覺,更不明白它于我而言是一種動力,更不會預判到,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追尋這種感覺成為了我前進的能源,但它實在是跑得太快了,我根本追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