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曹操(155—220)及其后人,三國中魏晉文化特別感興趣。曹操的墓也成為一個謎團。黃初元年(220年)正月,曹丕即王位,封曹叡為武德侯。六月率軍南征,甄氏留駐在鄴城。十月,漢獻帝禪讓帝位給曹丕。禪位以后,退位為山陽公的劉協(xié)把兩個女兒許配給曹丕為妃嬪,另有郭貴嬪和李、陰兩位貴人同時得到寵愛,甄氏日益失意,流露出一些怨恨的話語。心狠手辣的曹丕第二年就把美麗的甄氏(183-221)賜死了。
誰讓她一開始是袁紹兒子袁熙的老婆呢?袁紹時期,袁熙一直在幽州(BJ)做刺史,甄氏宓妃一直在河北臨漳老家。公元204年(建安九年),冀州鄴城被曹操攻破,曹丕看見她美貌非凡,便心悅于她。曹操聽聞了曹丕的心思,就為他迎娶了甄氏。甄氏嫁給曹丕后,擅寵數(shù)年,生下兒子曹叡和女兒曹氏(東鄉(xiāng)公主)。
甄氏對曹丕妾侍中有寵的勸勉她們努力上進,對無寵的也安慰開導(dǎo),并常常在閑宴上勸曹丕說:”古時黃帝子孫繁盛,是因為妻妾多的緣故。所以夫君也應(yīng)該多納賢淑美好的女子,才能使子嗣旺盛?!安茇犃诵闹泻芗卧S。之后曹丕要驅(qū)逐任氏,甄氏請求曹丕說:“任氏是鄉(xiāng)黨名族,不論品德、美色,我都比不上,為什么要遣走她?”曹丕說:”任氏性子急躁,不溫柔,之前她怨恨我不是一次了,所以遣她?!罢缡峡拗鴪猿终埱笳f:“我受你的敬重之恩,所有人都知道,肯定會猜測任氏被驅(qū)逐,是因為我的緣故。往上公婆會說我自私,往下則會受到專寵之罪,希望你能重新考慮!”曹丕不聽,還是堅持遣走了任氏。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的愛子曹沖去世,曹操追贈其為騎都尉,并聘甄氏家族中的亡女為妃,與曹沖冥婚合葬,過繼曹據(jù)之子曹琮為后。
大約有七八年的時間,在曹操死前,甄氏是贏得曹丕獨寵的。“建安十六年(211年)七月,曹操西征,隨行的卞夫人途中生病留在孟津,曹丕和甄氏留守于鄴城。當(dāng)時卞夫人身體抱恙,甄氏不能及時照顧問候,急得寢食難安,時常偷偷哭泣。身邊下人告訴她說卞夫人病好了,甄氏仍然不信,說:“夫人在家,老毛病常犯,每次都得很久痊愈,這次怎么好的這么快?你們一定是想要安慰我?!彼愿討n心。之后得卞夫人回信,說身體已經(jīng)恢復(fù),甄氏才放心起來。
建安十七年(212年)正月,大軍回鄴,甄氏去迎接,看到卞夫人時悲喜交加,周圍的人看了都感動不已。卞夫人見甄氏這么關(guān)心自己,也忍不住流淚,還說:“兒媳婦怕我上次生病也會象以前那樣反復(fù)難愈嗎?我只是有點不舒服,小病而已,十幾天就好了。你看看我的氣色很好呢。”然后嘆道:“真是孝順的媳婦??!”
漢魏時期,主婦在宴會出拜是待客習(xí)俗。曹丕為世子時,就曾經(jīng)宴請諸位文學(xué)屬官,命夫人甄氏出拜,當(dāng)時同坐的有吳質(zhì)和劉楨,其他賓客都對甄氏低頭行禮,只有劉楨不拜,反而平視甄氏,曹操聽說后,嚴(yán)厲地處罰了劉楨,剛開始將他判決為死刑,后來免去死刑發(fā)配為苦役磨石,吳質(zhì)也受到牽連被貶為朝歌長,后來又遷為元城令。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東征孫權(quán),卞夫人、曹丕及曹叡、東鄉(xiāng)公主都跟隨,當(dāng)時甄氏因為生病所以留在鄴城。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九月,大軍返回鄴城,卞夫人的左右侍婢們看到甄氏容顏更勝以往,便奇怪地問她:“夫人您跟兩個孩子分別那么久,難道不想念他們,反而臉色這么好,為什么呢?”甄氏笑著回答:“曹叡和東鄉(xiāng)公主他們跟隨卞夫人照顧,我還有什么可擔(dān)心的?!?/p>
曹操亡故后,曹丕即位后就開始納妾,并讓甄氏逐漸失寵了。
黃初元年(220年)正月,曹丕即王位,封曹叡為武德侯。六月率軍南征,甄氏留駐在鄴城。十月,漢獻帝禪讓帝位給曹丕。禪位以后,退位為山陽公的劉協(xié)把兩個女兒許配給曹丕為妃嬪,另有郭貴嬪和李、陰兩位貴人同時得到寵愛,甄氏日益失意,流露出一些怨恨的話語。黃初二年六月丁卯日(221年8月4日),曹丕遣使者將甄氏賜死,葬在鄴城?!度龂尽酚涊d,甄后之死由郭后受寵。文帝問周宣說:“我夢見宮殿上兩片瓦掉下來,化為雙鴛鴦。這是什么征兆呢?”周宣說:“后宮恐怕會有人暴死。”曹丕說:“我是說著騙你的?!敝苄f:“做夢這件事,是意念中的事,如果能形之于言,便可以占卜兇吉?!痹掃€未說完,黃門令來報告說,后宮中有人彼此殘殺。過了不久,曹丕又問周宣:“我昨天夢見一股青煙拔地升天?!敝苄f:“天下恐怕會有一位貴女子冤死。”當(dāng)時,曹丕已派人賜給甄夫人賜死的詔書,聽了周宣的話很是后悔,于是派人去追趕使者,可惜已經(jīng)來不及了。
《魏略》記載,郭貴嬪進讒譖害甄氏,甄氏死之前將曹叡托付給曹丕的另一位妃子李氏。等到曹叡繼位,數(shù)次向太后詢問母親死狀,太后因此憂懼暴崩,這時李氏才向明帝說明甄氏是被郭氏構(gòu)陷而死,明帝哀痛不已,使人也被發(fā)覆面的殯葬了郭太后?!稘h晉春秋》以及《資治通鑒》記載,甄氏是因為郭氏受寵而死,死后將其被發(fā)覆面,以糠塞口使她的靈魂無處申冤。明帝繼位后,心中忿恨,數(shù)次哭泣著向太后追問母親死狀,郭太后說:”你母親是先帝所殺,為什么責(zé)問我?應(yīng)該去怪罪你的父親。況且你作為人子,怎么能因為親生母親殺害后母呢?”明帝聽了暴怒不已,于是逼殺郭太后,死相慘狀。
《魏書》記載,黃初元年(220年),曹丕登基為帝,大臣請奏立甄氏為皇后,曹丕發(fā)布策后的詔書,甄氏卻上表說:“我聽說先前朝代之所以興旺,能夠使國祚延綿,沒有不是因為后妃的原因,因此一定要對其人選慎重選擇,以興內(nèi)宮的教化。陛下初登皇位,實在應(yīng)該選擇賢良淑德的人統(tǒng)理后宮。妾自省愚陋,不能夠擔(dān)此重任,又加上已經(jīng)生病很久,敢守微志?!绷⒑蟮沫t書下了三次,甄氏辭讓了三次,言辭十分懇切。當(dāng)時正值盛暑,皇帝希望等到秋涼時再迎后。后來甄氏病重,黃初二年六月丁卯日(221年8月4日[118]),在鄴城去世。皇帝哀痛嗟嘆不已,追贈皇后璽綬。
裴松之在注解《三國志》時,認(rèn)為《魏書》的編纂者的著史精神不符合《春秋》之義。文帝不立甄氏為皇后,反而殺害她,《魏書》的編篡者及當(dāng)權(quán)者如果認(rèn)為這是大惡事,則應(yīng)該隱去不寫,如果認(rèn)為這是小惡事,則不應(yīng)該假為之辭,用虛假的語言粉飾太平到了這種地步,實在是之前史書中從沒有見過的。推此而言,魏書中所稱卞后和甄后的良善言行,都難以實論,陳壽將他們刪落,是應(yīng)當(dāng)?shù)摹?/p>
《資治通鑒》里說:當(dāng)初曹操攻入鄴城,文帝見袁熙的妻子中山甄氏貌美而心悅于她,曹操便為文帝聘為妻,生有兒子曹叡。等到文帝即位,安平郭貴嬪得寵,甄夫人留在鄴城不得見,失意而有怨言。郭貴嬪譖于文帝,文帝大怒。六月丁卯,遣使賜死甄夫人。胡三省說:等到明帝即位,郭太后因為憂懼而死??墒牵S初二年甄氏被賜死時,曹叡已經(jīng)十七歲了,難道能不知道他母親死時的情況,還要等旁人說嗎?《魏略》《漢晉春秋》中記載,郭貴嬪進譖于曹丕導(dǎo)致甄氏被賜死,曹叡繼位后逼殺郭太后。何焯又說:但她死后依然受宗親之禮,互相矛盾,因此陳壽才不取其說。可是陳壽沒有考慮到明悼毛皇后被賜死后,她的家人同樣被加官進爵,族人也還是根據(jù)禮法升遷了,并且賜給他們官職,因此曹氏之人的心思實在酷虐變詐,不能夠想當(dāng)然的按照常理推測。盧弼又評論道:文帝為五官中郎將在建安十六年,平定鄴城在建安九年,《資治通鑒》中所表述有誤,是因為延續(xù)了《世說新語》的用詞。
《三國志集解》中論道,甄后之死,是由于郭貴嬪進譖于文帝,《三國志·文昭甄皇后》傳中說“遣使賜死“,因此用“卒”,不用“崩”來描寫。其他皇后去世都用”崩”,明悼毛皇后被賜死,也用”卒“,因此《魏書》的記載不可信。甄后的死因,史書中只說“后失意,有怨言“,但是參照前后情勢,還有如下幾個原因,僅以此佐證。根據(jù)《世說新語》記載,曹操攻下鄴城,想要召見甄氏,但是身邊人都說曹丕已捷足先登,曹操有”今年破賊正為奴“這樣的話,曹丕之后久不被立為太子,可能正是由于此。《郭后傳》中說”文帝定為嗣,后有謀“,等到曹丕后來登上皇位,因為此事而遷怒于甄氏,寵幸郭貴嬪;另外,明帝死于三十六歲,關(guān)于懷疑他是袁氏遺留的骨肉并不是空穴來風(fēng),文帝殺掉母親留下兒子,以此滅口?!度龂尽分凶⒁段耗﹤鳌肺牡叟c曹叡關(guān)于子母鹿的對話,很值得玩味。
總的來說,這件宮闈隱秘之事的真相隱藏在諸多謎團中難以窺破,魏朝開國之初居然容不下一個婦人,這其中牽扯的事情實在離奇不已,讀史的人不能不推尋原因。
甄氏有一首閨怨詩:《塘上行》:“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眾口鑠黃金,使君生別離。念君去我時,獨愁??啾?。想見君顏色,感結(jié)傷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豪賢故,棄捐素所愛?莫以魚肉賤,棄捐蔥與薤?莫以麻枲賤,棄捐菅與蒯?出亦復(fù)何苦,入亦復(fù)何愁。邊地多悲風(fēng),樹木何翛翛!從君致獨樂,延年壽千秋。”
筆者無論如何從這位才女的樂府詩中讀出了一種“匪我愆期”的無奈感。
曹操的后人族群龐大,一直到263年司馬昭篡位。265年后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曹奐自立,國號晉,史稱西晉,曹魏亡。
南北朝五胡十六國一直延續(xù)到589年隋滅南朝陳為止,大約500年,在世界史上,羅馬帝國隕滅了。對照世界史,我們知道,這一段時間世界上的人民錦衣華服,開創(chuàng)了燦爛的文化。在中原,曹氏家族也成為三國史上引人注目的重要階段。HEN省輝煌的歷史文化和出土的大量墓葬文物,無不說明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