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軌同頻
隨著“火星文明探索“項目啟動,秦霄賢和褚悅的生活再次與浩瀚宇宙產生奇妙聯(lián)結。他們將工作室改造成臨時指揮中心,墻面的全息投影實時更新著火星探測器傳回的數據,地面則鋪滿了用熒光涂料繪制的火星地貌草圖,每當夜幕降臨,整個房間仿佛變成了紅色星球的縮影。
秦霄賢帶著團隊深入研究火星文化符號,嘗試將其融入相聲表演。他戴著VR眼鏡,在虛擬火星基地里反復打磨新劇本,把火星車的探測過程編成驚險刺激的“太空探險故事“。而褚悅則帶領科研小組研發(fā)新型儲能設備,希望能讓未來的火星殖民者用上更高效的能源系統(tǒng)。她的實驗記錄本里,除了密密麻麻的公式,還夾雜著秦霄賢隨手寫下的靈感便簽:“用火星沙塵暴比喻電池充放電的能量爆發(fā)!“
項目推進期間,褚悅驚喜地發(fā)現自己懷孕了。這個消息讓兩人既興奮又忐忑,尤其是在工作最關鍵的時刻。“要不我們先暫停項目?“秦霄賢小心翼翼地提議,卻被褚悅搖頭否決。她撫摸著還未顯懷的小腹,眼中閃爍著堅定:“我們的孩子,應該在探索與創(chuàng)造的氛圍中孕育。“
于是,工作室里多了一張嬰兒床,旁邊放著智能育兒機器人。秦霄賢排練累了就給孩子讀科普繪本,用夸張的語氣模仿火星生物的對話;褚悅做實驗時,會輕聲給肚子里的寶寶講解電池原理。他們甚至給未出生的孩子取了小名“星寶“,寓意著像星辰般探索未知。
全球巡展首站在敦煌舉行,這里的沙漠與火星地貌有著奇妙的相似。開幕式上,秦霄賢身著銀色太空服登上舞臺,身后的巨型屏幕播放著褚悅團隊制作的火星基地3D模型。“各位地球的朋友!“他的聲音通過環(huán)繞音響傳遍會場,“今天,我們要帶大家開啟一場跨越5500萬公里的冒險!“
當褚悅挺著孕肚走上舞臺時,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她展示了團隊研發(fā)的微型火星電池,只有硬幣大小,卻能持續(xù)供電十年。“這不僅是科技的突破,“她微笑著說,“更是人類對未知的永恒追求。“臺下的觀眾們紛紛舉起手機,記錄下這感人的一幕。
星寶出生在巡展的間隙,是個眼睛亮晶晶的小女孩。她的嬰兒房充滿了科幻與藝術結合的元素:天花板上的星空投影會隨著時間變換成不同星系,墻壁上貼著秦霄賢手繪的火星童話壁畫,搖籃里掛著褚悅用廢舊電池材料制作的風鈴。
隨著星寶慢慢長大,她展現出對科技和藝術的雙重天賦。四歲時,她用3D打印機制作了一個小火箭模型,還在上面畫滿了彩色的相聲臉譜;六歲那年,她跟著秦霄賢登臺表演,用稚嫩的聲音講述“嫦娥奔月“的新編故事,臺下觀眾無不為之動容。
十年后,“火星文明探索“巡展迎來十周年紀念。此時的星寶已經是少年科技大賽的常客,她研發(fā)的“星際語言翻譯器“引起了科學界的關注。在紐約的紀念展上,一家三口站在巨大的火星沙盤前,秦霄賢摟著妻女,感慨地說:“曾經,我們以為跨界是挑戰(zhàn);現在才明白,這是讓生命更遼闊的方式。“
夜幕降臨時,他們站在帝國大廈的觀景臺上,看著城市的燈火與天上的繁星交相輝映。星寶指著天空,興奮地說:“爸爸媽媽,我以后要去真正的火星!“褚悅和秦霄賢對視一笑,他們知道,這個關于愛、探索與創(chuàng)造的故事,正在新一代的血脈中延續(xù),就像永不熄滅的星火,照亮人類文明的漫漫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