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花靈與鄭知之間,卻隱現矛盾。花靈心中,對鄭知傾慕已久,而鄭知亦對花靈心存好感,然二人皆因禮教束縛,未曾言明。花芷身為長姐,心思細膩,早已察覺二人心思,然顧及家規,未曾明言。
一日,花芷于書房中偶聞二人爭論之聲,心中一動,遂出言調解。她步入書房,見二人面色微紅,便知其中緣由。花芷柔聲問道:“二位因何事爭執?”
花靈聞言,低頭不語,而鄭知則拱手道:“夫人,非是在下與花靈姑娘爭執,實是學問之事,各抒己見罷了。”
花芷微笑道:“學問之事,當求同存異,然亦需尊重彼此。二位皆是才情出眾之人,何不將這份才華用于家國天下,而非在此爭論不休?”
二人聞言,皆低頭沉思。花芷又道:“花靈,你年歲尚輕,當以學業為重。鄭知先生學富五車,品德高尚,你若能虛心向他學習,必能受益匪淺。”
花靈聞言,抬頭望向鄭知,眼中閃過一絲傾慕之情。鄭知亦望向花靈,心中暗自嘆息。二人皆知,彼此心中已有情愫,然禮教束縛,難以言明。
此時,花家三夫人聞訊而來,見女兒與鄭知面色有異,心中亦明了幾分。她上前拉起花靈的手,柔聲道:“靈兒,你與鄭先生皆是才情出眾之人,當以家國天下為重,切莫因兒女私情而誤了前程。”
花靈聞言,心中雖有不舍,卻也知母親所言非虛。她低頭道:“母親教訓的是,女兒自當謹記。”
鄭知亦拱手道:“三夫人所言極是,在下自當盡心竭力,輔佐花家,共守家國。”
花芷見狀,心中松了口氣,知二人已明事理。她轉身對鄭知道:“鄭先生,你于花家之貢獻,我等皆銘記在心。然,你與花靈之間,亦需保持適當距離,以免引人非議。”
鄭知聞言,心中一凜,忙拱手道:“夫人所言極是,在下自當謹記。”
此事過后,花靈與鄭知雖仍有來往,但已不似先前那般親密。二人皆將心思放在學業之上,努力為國家培養英才。
然而,某日,花家祖父忽聞此事,心中頗感憂慮。他深知鄭知之才,亦知花靈之聰慧,二人若因兒女私情而誤了前程,實乃可惜。于是,祖父決定親自出面,教導鄭知。
一日,祖父召鄭知至書房,道:“鄭知,你于花家之貢獻,我皆看在眼里。然,你與花靈之間,需得保持適當距離,以免引人非議。”
鄭知聞言,心中一凜,忙躬身道:“祖父教訓的是,在下自當謹記。”
祖父又道:“你可知,你于花家流放之前,我曾對你有恩?”
鄭知點頭稱是,道:“祖父之恩,鄭知銘記在心。”
祖父道:“既如此,你便當以家國天下為重,盡心竭力輔佐花家,共守家國。至于你與花靈之間,若真有情愫,亦需等待時機成熟,方可言明。”
鄭知聞言,心中豁然開朗,忙拱手道:“多謝祖父教誨,鄭知自當銘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