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7日
【書店日記】
書店第454天分享:
中午時分,一位“老”書友來到書店安靜的逛逛,交流之后,才發現已經是第二次來了,上次還幫我們在大眾點評里做了個評價。很喜歡我們書店,一進來就被觸動了,非常適合安靜的閱讀,剛好今天中午休息,就來坐坐。希望上海有更多這樣真正的書店空間,如果能夠在商業與純粹中取得平衡點,那就是太好了。
下午去辦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申請書店補貼,幾經周折,材料終于完整的提交了。收材料的年輕人問,你們和鹿鳴書店什么關系?我說是新開的分店。那你們賣的是哪方面的書?我說,以文史哲為主。書店不容易,幸好材料都齊全。一個小書店的負責人,必須三頭六臂,什么都要能搞定。也非常希望這次的申請補貼能夠成功。更多的是希望政府可以看到社會的小書店的努力,有些資源或許只要傾斜一點,這些小書店就可以存在的更久、會讓這個城市有更多的精彩。
這幾天一直在腦海里閃現出不久將來我們可以為這個社會貢獻什么的場景,肯定是一個挑戰,但是想想有這么多人都支持我們去實現這個夢想,那就全身心投入進去吧。怪不得太太前兩天對我說:你不要腦子里除了書店其他什么都不放在心上。是的,還是要腳踏實地,生活必須多姿多彩,書店才會更加有趣。
一位VIP書友說:能把大家聚在一起,提供精神食糧,我的支持就挺值的。非常幸運,可以通過我們的書店日記,把一些感動用文字記錄下來,相信未來看到這些文字,一定會覺得很幸福。
2022年7月8日
【書店日記】
書店第455天分享:
昨天晚上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施晨露記者的一篇關于書店進展的報道,又一次讓我們書店獲得了較多的關注,且在書友間也引起了一波小的熱點,大家都紛紛表示支持社區書店,希望能早日看到社區書店在上海遍地開花。還有些朋友特意打電話進行交流,無疑讓我們有了更多的動力。
今天的書店,仍然是安靜、和諧的,多了兩位書友的書法展示,繼續呈現著書店應有的價值。7月23日的《寫給我1/4的人生》的新書分享活動,很榮幸被作者邀請作為主持人,今天進行了線上的溝通,感覺她們太細致了,讓我看了,直想打退堂鼓,身怕自己會拖后腿,畢竟我就只是開了家書店而已,主持人的身份沒有嘗試過。先努力準備一下。更多的是希望活動可以照常舉辦,不要再延期了。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講人不能放松自己,隨時保持著一顆熱愛生活、工作的心非常重要,的確,深有同感,尤其是能擁有一份自己熱愛的職業,那么就盡全力吧,不留遺憾。共勉。
明天周六,似乎仍然是浦東大核酸的日子,我們書店仍舊休息一天,也請書友們留意。
2022年7月9日
【書店日記】
書店第446天分享:
今天周六,我們仍然選擇了休息一天,但是答應為幾位大學生創業團隊免費開放使用,也算是利用實體書店的空間價值,如果能夠對她們有幫助,那就太好了。下午一點左右,這五位年輕的學生朋友陸續到達,并布置好了現場,原來是教孩子們寫書法,太棒了。錄制到四點多結束,并主動幫書店錄了些鏡頭,希望可以幫助書店進行一些宣傳。真的挺謝謝她們的。還帶走了書店的第315、316本書,當我為每一本書蓋上獨有的印章時,她們齊聲歡呼:太隆重了、太有意思了,居然還有章。感謝這些年輕人對我們書店僅能提供的慢節奏的認可,這也是線下實體書店賣出的每一本書和線上的不同之處,它們每一本都是有故事的、有價值的。
周末還是人流量的保證,雖然今天不營業,但是陸陸續續有書友慕名而來,我們當然歡迎他們在書店里逛逛、坐坐了。第202/203位書友,一對情侶,進入書店后,安靜的各自選了本書,看了許久,幸好沒讓他們白跑一趟,外面挺熱的。第204位書友,不知什么時候也坐在書店里了,一問,也是住在附近,不過更多的是看著他心愛的手機,也許店里的書籍不對他的胃口。第205/206位書友,一家三口,住在很遠,今天剛好在附近,想找個書店坐坐,一搜,居然就直接搜到我們書店,因為我們排名第一。今天書店來了創業團隊,但也請他們不介意的話,可以先進來逛逛。他們逛了后說,很安靜,非常適合看書、辦公,下次一定來呆上個半天。就在我準備關門的時候,來到門口,居然有兩位年輕人,一問,也是特意今天想來書店,之前一直收藏著,剛剛看到書店門口寫著今天不營業,挺失望的。幸好我早出來幾秒鐘,不然他們就遺憾的錯過了。他們成了我們的第207/208位書友,也是復旦大學畢業的,仍然記得上學期間在老鹿鳴書店的時光。很開心居然可以在家門口有一家鹿鳴書店。逛了很多書店,大多成為文創、咖啡之地,失去了書店應該有的內涵,今天來到我們書店,非常敬佩我們的堅持,希望我們能努力堅持下去,他們會經常來坐坐的。這就是今天的意外驚喜。
之前還想著第200位書友在哪里,沒想到今天一下子就實現了,今年接待1000位書友的目標,已經完成了五分之一,看來希望很大,繼續加油吧。希望所有的書友、朋友都可以抽空來書店坐坐,且行且珍惜。一位一年前想來書店當一日店長的未曾謀面的書友,今天說還是想來當一日店長,我說,我們上次的交流記錄停在2021年的8月份。希望她可以早日來書店,不留遺憾。
2022年7月10日
【書店日記】
書店第447天分享:
今天對于我們書店而言,應該是開業以來最高光時刻,因為我們在書友的幫助下,登上了解放日報.上觀新聞的頭版,在朋友圈里也得到了一波的掌聲。這真的是要感謝施晨露記者的大力支持、書友們的一路陪伴。我們繼續努力,爭取讓書店可以更加長久的存在著,讓我們的承諾早日實現。
今天上海似乎迎來了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天,還好書店里面是涼爽的,用它的舒適迎接了6位書友,讓他們可以在書店安靜著享受自己的時光,而外面是熱辣的。到店書友已經達到第213位,書籍銷售也來到了第319本。一早就迎來第209位書友,非常的知性,看中一本書,說先買下,我說旁邊有一本可以翻看的,她說沒事,不然怕翻看了,對書有影響。真的非常感謝她的支持,期待她以后可以多來書店放松自我。我們的第210位書友說今天終于開門了,之前周六來的時候,書店休息。很喜歡這種安靜的書店,非常適合看書,常去逛書店,看看哪些書店適合長時間坐下來,我們書店應該是滿足她的要求了。當然了,我也終于遇到一位可以和我PK一下咖啡的書友了,絕對的咖啡控。然后又迎來第211位書友,一進門也說昨天早上來過,可是沒開門,我說昨天我中午左右到,錯過了,還好,今天遇上了。著急著趕回小區,匆忙帶走了我們的第318/319本書,并且還借走了兩本漂流的書,太棒了。第212位書友,頂著烈日,來到了書店,應該還算舒服的呆了一個下午,翻看了好幾本書,這種感覺太好了,書店就應該是這樣的。終于迎來今天的第一位男書友,也是第213位書友,了解之后,就在靠窗邊坐下,一本書、一杯茶,而我,就把時間、空間留給他,期待以后常來,相信也是住在附近的書友。
今天感謝我們書店一如既往的支持者悠悠老師,特意把今天的解放日報送到書店,還送給我一本書,并且帶了兩瓶“百事可樂”,送上她最衷心的祝福,希望書店好好的活下去,把自己和讀者感動。一位仍在外地的VIP書友發圈,并送上他的祝福:老郭,大家會看到你的堅持,這只是開始!對的,這真的只是開始,越來越清晰知道,書店真正的價值在哪里!敬請大家多多關注我們,我們可以一起攜手去為這個社會做更多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
剛剛下班路上收到一個驚喜,朋友的女兒說她長大后也要開家安靜的書店,讀很多很多的書。收獲第一枚小粉絲。
2022年7月11日
【書店日記】
書店第448天分享:
當一個城市的兩家未曾謀面的書店,因為一位書友的關系,讓兩位書店的主理人加了微信,這真的很神奇,也非常的幸福,也許兩位主理人很快就會見面了。今天一早,悠悠老師就去踩點“梯書店”,我之前說過的社區書店的“前輩”,爭取早日去學習請教。
今天書店共接待了三位書友,兩位是老書友,安靜、熟悉的在書店做著自己的事情;一位新的年輕帥小伙,成為了我們今年的第214位書友,有些許的靦腆,但是當他一坐下來看書時,就非常的自然,希望以后可以常來書店。這幾天看到馬路兩邊的很多門面都直接關了,這背后是多少家庭的生計,借用一位書友的話:讓我們現在的人體會了什么叫民不聊生。
繼續不斷完善社區書店的設想,多想想未來的場景、細節,當然還有未來來書店的那些居民,越想,越是讓自己知道應該怎樣去落地。當然,最關鍵的是吸引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海闊天空的設想一下,如果一個月存1000元,一年后就可以成為一家社區書店的合伙人,是不是會讓我們憧憬呢?我想大多數人會,只是我們大多數人會認為開一家社區書店很難。但是現實是,其實沒有我們想的這么難,關鍵是看我們想從書店里獲得什么。這就是我們社區書店要做的事,讓所有擁有開書店夢想的人,可以夢想成真,我們一起共建!歡迎所有的朋友和我們一起攜手揚帆起航,這艘船上會無比精彩!
2022年7月12日
【書店日記】
書店第449天分享:
今天書店就來了一位老書友,因為他從6月份到今天,一共來了4、5次,所以可以稱為老書友。非常開心,可以讓一位新的書友這么頻繁的來書店。他應該是知道我們書店在堅守什么,所以每次來都一進門就付15元茶水費,一種默默的支持。
中午以后,書店就空無一人,但是燈、空調、音樂,我們繼續開著,作為我們內心而言,這份亮光,是有其意義的。不久就接到一位書友的探討,能不能和她們公司的讀書會共建一些內容,比如每周分享幾張讀書卡片、每月分享一篇書評等。她們公司上個月剛剛建立了圖書角,委托我們書店代為采購書籍。非常佩服她們公司,在疫情之下,還能如此注重企業文化建設;已經連續三年為鄉村學校建立圖書角,充分體現了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與價值。期待我們書店可以和她們有更多的交流、合作,向她們多多學習。
不管我們是上班、創業,如果這條路上,我們遇見很多人讓你更有動力的去工作、創業,那么也許你選擇的這條路就是適合你的,至于未來,一切皆有可能!昨天一位vip書友說,他的會員福利應該積累了幾個月了,我問是否要寄給他?書友說,不用,不急,我還是要來書店看望你的。每天發現一些感動自己、感動書友的小事情吧,那樣我們會更加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