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的中午,周時逸開著小車來娘家走親。
周時逸開進院子里,開門下車后,開后車門,拿出走親的禮物。
進客堂,對著余父余母低頭敬道:“爸,媽。”
“坐。”
父親指向對面的椅子道,禮品被周時逸放地上,倒茶的是余卉。
余卉抱著余然,單手端著茶杯遞給周時逸,“妹夫,請喝茶。”
周時逸接過點頭看向余卉,“謝謝姐。”
余年與母親則是把周時逸拿來的禮品提進廚房。
周時逸與父親談話著,余卉之后也進廚房,余然讓父親抱著。
周時逸也抱著周馳,周時逸拿出一包煙,拿出一支煙遞給余父,“爸,給。”
余父也不客氣的接過,岳婿二人就這么當著孩子面吸起煙。
很快舅甥倆被煙嗆哭,“哇唔哇唔”的大哭著,聽到聲音的姐倆出現在客堂。
抱走兩孩子,余卉抱著余然進臥室拿著綁帶把余然綁上后背上,又進廚房。
余年則是抱著周馳坐客餐桌這邊,遠遠的聽父親與周時逸說著時下之事。
時不時的交談上一兩句。
另一邊的廚房,余卉綁上余然,正在和面著,母親也在一旁切餡料。
有香菇,豬瘦肉,腐竹,芋頭,香菜切成碎末一起煮熟。
熄火后,母親又炒一小碟花生米,之后倒入舂缸里搗碎,盛到碟中,又倒入砂糖與碎花生攪拌均勻。
之后又開火燒水,余卉此時也正和好面。把面團揉成一小團一小團的。
先把煮熟的菜餡包完,余卉再包甜餡。
此時的水沸騰著,母親把包好的菜湯圓全放入沸水中煮,之后也把甜餡放入一起煮。
余卉洗盆子,擦洗柜臺,之后拿著空奶瓶給孩子沖奶粉。
沖好奶瓶后,余卉拿著其中一個遞給余年,“周馳的奶粉沖好,給。”
余年伸手接過余卉把余然的那瓶放到桌面,然后自己解松身上的綁帶,把余然松綁下來。
繞好綁帶放沙發上,余卉抱著余然坐下來喂奶。
廚房,母親見湯圓全浮起水面,先撈一個放碗中,然后拿雙筷子夾著吃一口。
好吃。
之后母親在廚房門口向客堂里的幾人喊道:“湯圓可以吃了。”
父親先站起來,對周時逸道:“走吧,我們也去吃湯圓。”
周時逸也跟著站起來,低頭點道:“爸,你先請。”
廚房,母親吃完先前那個,又撈了四個。
父親拿碗也撈四個,先出廚房,坐餐桌前,周時逸也撈四個跟著父坐餐桌前。
之后便是余卉余年姐倆了,母親見鍋里還有很多,便到院子里又喊向二叔家,“二嬸過來吃湯圓了。”
二嬸此時正在客堂里刷視頻,聽大嫂的喊話,連忙起來出院子里,回道:“來了。”
進客堂后,二嬸吩咐正在低頭打游戲的余慶道:“阿慶。大伯母喊你去吃湯圓,你姐弟倆去就行了。”
“知道了。”
余慶把手機上的游戲按停,放桌面上,然后起身上樓去叫自己的姐姐,余慶敲著余妍的房門道:“姐,大伯母喊你。”
門內傳來余妍的聲,“知道了,等著。”
余慶放下手,在門外等著,沒多久門便打開,余妍一身白色羽絨服的站在門口前。
“走吧。”
余妍關上門,對余慶道。
姐弟倆下樓來到余卉家,余妍見到周時逸有些拘束,先是對余父余母喊:“伯父,伯母。”
余慶也跟著喊:“伯父,伯母。”
余慶姐弟倆又看向余卉姐倆道:“大姐,二姐。”
最后才對著周時逸喊:“二姐夫。”
周時逸停下吃,抬頭看向余慶余妍,點點頭道:“你們倆好。”
母親等兩人都與在場之人打完招呼后,才領著他倆進廚房,“阿慶阿妍,你們來了,隨我進來。”
“好。”
姐弟倆異口同聲的點頭應道,之后母親指著柜臺上的碗,“碗在那,你倆自己兩撈。”
余慶先端起一只碗,開水龍洗手,順便也洗洗碗。
余妍也學著余慶先端到水龍頭下洗手順便洗洗碗。
余慶先撈四個,余妍也撈四個,母親吃完最后一口,把碗放水龍頭下沖洗,拿過抹布擦洗碗。
而余慶余妍兩人端著碗到餐桌前坐下來,坐余卉旁邊。
桌上的菜是海帶涼菜,余卉正夾著。
見余慶余妍有點拘束,余卉抬頭看向二人輕聲道:“這個海帶涼菜送湯圓最好吃,你們倆自己夾著吃。”
余慶點頭道:“好的,大姐。”
隨后余慶往海帶涼菜碟中夾一口,吃著完后對余卉贊道:“卻實挺好吃的。”
余妍也夾一小口,吃一口海帶,咬一口湯圓。
余年此時還在吃著,余卉倒是放下筷子,看一周桌前的人,道:“你們慢慢吃。”
說完之后,余卉又端起碗筷,起身走進廚房。
洗好自己的碗,余卉又拿一只小一點的碗,舀一碗蝦仁棗泥粥。
端到餐桌上,一小口一小口的喂余然,父親早已吃飽,還有周時逸,現在岳婿二人已出門。
餐桌前,余年也吃飽了,端起自己的碗進廚房,出來的時候,手里端著與余卉現在的碗一個樣,只是碗身上的花紋圖案不一樣。
余卉的那只碗,上面的花紋是鯉魚送福圖,余年的那只碗,上面的圖案是:麒麟招財圖。
余慶也已經回碗,先前那碗是四個湯圓,現在是兩個湯圓。
余妍也一樣回碗再吃兩個湯圓。
兩人吃完回去的時候,手上都拿著東西,余慶抬著一個箱子,余妍手上端著一大碗湯圓。
二嬸見他倆去吃還不夠,既然還要打包回來。
沒等二嬸開口說什么,余妍先把手上的碗放到餐桌上,道:“大伯母叫端回來的。”
二嬸放下手機,人進廚房,出來的時候,手上拿著一只空碗一雙筷子,坐餐桌前,連夾四個湯圓。
咬第一口的時候,二嬸連贊兩聲,“好吃,湯圓皮有點微辣,餡料也是有點微辣。”
沒幾口就解決完第一個湯圓,在吃第二個的時候,二嬸自言自語的笑著疑惑道:“皮辣餡甜?”
“這什么奇特的吃法?”
說完又咬一口,贊道:“不過,還挺好吃的。”
三兩下就吃完第二個湯圓,在吃第三個的時候,二叔進門,看向桌上的湯圓,疑惑道:“做湯圓了?”
二嬸顧著吃,沒空回答二叔的問題,回答他的是余妍,“是大伯母家做的。”
余慶放下箱子后,不管那箱子,而是拿起手機玩游戲。
二叔轉身進廚房,出來的時候,手濕,把剩下的四個湯圓全夾到自己的碗中。
吃進嘴里,還好,還熱乎著。
二嬸吃完最后一個,見碗中還剩湯,也端起來倒入自己的碗,三兩下就喝完。
二嬸把空碗端回廚房洗好,出來拿著剪刀剪開紙箱上的膠布。
先拿出來的是臘腸一包,羊排一包,牛肉一包。
紅棗,枸杞,葡萄干,龍眼干,剩下的半箱就是水果,蘋果,雪梨,橙子,柚子,等。
二嬸把前面的肉與果干提進廚房,放冰箱上保鮮層里。
出來的時候,叫余妍道:“阿妍,你把這半箱水果放回房間里。”
自己上門去還碗,二嬸進門的時候,只有母女三加兩小孩在,二嬸笑著道:“大嫂,你做了湯圓給我們吃,你們自己夠吃嗎?”
母親上前接過二嬸的空碗,指著沙發道:“二嬸,先坐。”
母親轉身進廚房,余卉與陳靖軒聊微信,余年在刷朋友圈。
二嬸坐下來后,從口帶里掏出兩個紅包,笑道:“先給小朋友發紅包。”
余年替周馳收下道:“二嬸,新春大吉。”
二嬸把另一個遞給余卉道:“卉姐,然然的紅包你替他收下。”
余卉接過紅包,替余然道謝:“二嬸,順利!”
“嗯,順利。”
母親出來,與二嬸笑談著,余卉沒注意聽,陳靖軒在朋友圈里看到余卉昨天做的餃子,今天做的湯圓。
給余卉發一句過來:能看不能吃,饞得直流口水。
同時還附上一張流口水的表情包。
余卉回一句:在市區,想吃就買!附一個笑笑的表情包。
陳靖軒接下來的一句話,讓余卉起雞皮疙瘩。
陳靖軒:想吃你做的,外面買的哪有你做的香。
我都羨慕那周時逸先吃上!
還附上一個酸酸的表情包,直接讓余卉破防了,微抖下身,心里搖搖頭:都什么年齡了,還玩年輕的那一套。
余卉猶豫了半晌,也想了半晌該怎么回,想了半天,余卉居然回一句:有機會再給你做?
那邊很快就回發一句過來:什么叫有機會?
余卉移開話題:今天沒出去與朋友玩,或隨長輩走親戚?
陳靖軒秒回:沒有,朋友都成家,要么是帶伴侶的。
我怕被他們虐狗!附上一個笑臉。
走親戚嗎?
許老師娘家遠,與她同輩的人都不在人世,小輩的話,感情也不是很好。
余卉看完,想到陳靜月,發一句過去:靜月姐她們不上你家?
陳靖軒:今天沒來,說是明天來。
余年已經收手機放兜里,對還在低頭打字的余卉道:“姐,我們也出門走走吧。”
“好。”
余卉還在低頭發信息:今天就到這,那祝你喝好玩好。
陳靖軒秒回:好!
余卉進房解開綁帶把余然綁上后背,然后又拿上她的包,裝兩條綿褲,幾小包辣條果凍,還有五小包余然喝的奶粉條,把空奶瓶也帶上。
最后余卉才裝入手機,鑰匙。
余卉一出來,余年h見她的包鼓鼓的,再看一眼自己的包,癟癟的。
余年笑問:“姐,就出個門,你還帶這么多東西?”
余卉并沒回答她,只是上前拉開余年的包,搬開看一眼。
包里拿了手機,一包濕紙巾連個奶瓶都不帶。
叫住余年道:“年年,你先等會兒。”
沒等余年開口,余卉轉身上樓,到余年的房間,打開衣柜,從里面拿兩條綿褲。
之后關上門下樓,把兩條褲子塞進余年的包里,又從電視柜的抽屜里拿出兩條奶粉,最后把周馳的奶瓶也塞進余年的包里。
拉上拉鏈后,對上余年的的臉,笑道:“可以走了。”
說完,余卉率先移步向前,余年跟后面,看著余卉的后背,揚揚嘴道:“姐,到底是你先嫁人,還是我沒嫁人?”
余年的話讓余卉疑惑的回頭,問:“年年,你這說的什么話?”
說完又看向周馳,揚了揚下巴,“呶,這不是你生的兒子?”
余年還想說什么,被來人打斷了,余慕先揚起手向余卉喊道:“卉姐,年姐,你們這是上哪去啊?”
余卉姐倆停下等余慕追上來才走,“我們啊,就隨便走走游游。”
四人行改五人行。
二叔家的二樓陽臺上,余妍抬頭看去,剛好看到行道的三大兩小,大聲喊下來:“大姐,二姐,你們這是去哪?”
余卉余年停下來,轉身看向身后,余卉有點聽不太清楚,看向余年。
余年像余妍大喊道:“我們隨意溜達溜達,你要是想加入,趕緊下來。”
“好。”
余妍大聲回道。
之后余妍回客堂,到余慶房門口,叫上他,“我們出去,你去嗎?”
原本低頭打游戲的余慶,抬頭看向余妍,問:“與誰去?”
“大姐二姐她們。”
余妍說完,轉身下樓,換鞋的時候,余慶已經下來,正在拉著羽絨服的拉鏈。
拉好拉鏈的余慶,也坐下來低頭換鞋著。
之后姐弟倆一前一后的跑著出門。
追上余卉她們,余慶余妍微微喘氣著,“大姐二姐。”
余慕也向余妍余慶招呼道:“妍姐,慶哥。”
兩人點點頭,余卉走前面,“走吧。”
五人行又加兩人,變七人,行。
路過余華家的時候,余卉向院子里大喊一聲,“余華。”
里面余華也大聲回一句,“來了。”
余華一身灰色羽絨服的走出來,八人結隊的上街去溜達溜達。
路上遇到走親戚的族人或伯母嬸子,見到這七八個聚在一起,停下車,搖起車窗探出頭看向余卉她們問:“你們這是上哪去?”
“叔,我們去街上溜達溜達。”
余卉做為她們中最大的那個,當然是余卉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