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探完周月白后,便要籌劃拍賣會與假死了。
前兩世《亂翻書》水漲船高后,有不少人重金求購這幅畫,鄭從文便用這幅畫換到了一顆八品生機丹,不僅治好了陳年舊傷,還一舉突破到了元嬰巔峰。這一世他一定要得到《亂翻書》,不過他還看不上《亂翻書》本身的價值,主要是這樣就能阻止林不凡在論道大會上大放異彩了。
想來不語詩也不愿意《亂翻書》在論道大會上出名吧,從他云游了整個天下且無人見過其真容,便可看出他是個淡泊名利的人。還有,自從林不凡在《亂翻書》上寫下“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后,不語詩其他的作品上就都有了禁制,再也寫不上一個字了。物以稀為貴,因此唯一有字的這副畫,便成了最珍貴的一幅,這也是鄭從文能換到八品生機丹的原因。
他已經來問劍城幾年了,卻還是沒有找到不語詩,不愧是天機閣都查不到的人。他打算再試一次,要是還找不到不語詩就不找了,他已經為此浪費了很多時間。用來換《亂翻書》的培元丹,融入了他的一絲神魂,希望能憑此感知到不語詩的位置。不論找不找得到不語詩,拍賣會結束后不久,他便會離開問劍城了,因為這次拍賣會結束后不久,不語詩也會離開問劍城開始云游。
要想離開問劍城,“李七”就必須死,因為“李七”與天機閣的執事交好,所以“李七”不論以什么理由離開問劍城,都會被人發現破綻。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李七”永遠的留在問劍城,魂飛魄散尸骨無存的那種。
又過了幾天,他的傷也好的七七八八了,拍賣會也要開始了。雖然那晚周月白的兩劍讓他傷的不輕,但是他可是活了三世的人,底蘊還是不錯的。
在拍賣會的門口,鄭從文與“李七”相遇了。
鄭從文先開口道:“從七兄,今日一定能心想事成的。”
“李七”笑著回道:“從文兄也會得償所愿的”
鄭從文又道:“聽說當日有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姑娘沖撞了你,幸好她早早便離開了,不然要是遇到我,定要替你給她一個深刻的教訓。”
趙嬌陽是匆匆而來,又匆匆離開的。因為要進入明年的青云秘境,對于現在的趙嬌陽來說是十分困難的事,所以她必須分秒必爭。從問劍城到南黎宗,以趙驕陽的修為和底蘊,最少要走上大半年,雖然南黎宗的隊伍去青云秘境只需要一個月,趙驕陽一定能在宗門出發前回到南黎宗的,但是在路上顛沛流離的修煉,與在宗門養尊處優的修煉是不一樣的。現在趙驕陽的修為還不達標,心里的壓力太大了,才著急回南黎宗的。
這些想法只是在“李七”的腦中一閃而釋,表面上“李七”與鄭從文談笑風生的一并進入了拍賣會。因為鄭從文是帶著任務來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任務,所以進入拍賣會后他們便分開了,各自去了自己的單間。
拍賣會正式開始,有一個前凸后翹腰細腿長的大美人,一邊鮮艷明媚的笑著一邊走出來。看到那個女人,他突然感覺有些熟悉,再結合前兩世這次拍賣會后發生的大戰,他心中便有了猜測。
那個女人風情萬種的開口道:“歡迎諸位來參加本次萬寶商行舉行的拍賣會,我是本次拍賣會的拍賣師柳顏。”
萬寶商行是天絕界的七大勢力之一,而且是最富有的一個,整個天絕界的各個地方都有其分行,幾乎沒有萬寶商會不賣的東西。誰能想到這偌大的萬寶商行,起初只是由一群商人,為了生存抱團取暖才成立的呢?萬寶商行與其他的六大勢力都不一樣,其他的勢力都有自己的傳承,內部解構嚴謹而又復雜,想要有地位便要有相應的實力。而萬寶商行則是看誰更會做生意,萬寶商行的話事人修為不一定有多高,生意一定是做得最好的。
柳顏:“在座的諸位都是問劍城里有頭有臉的大人物,想來在拍賣會開始前便已經了解了許多拍品,能參加這次拍賣會一定是有想要的拍品。所以話不多說,上今天的拍賣會的第一件拍品。”
柳顏剛說完話,便有一幅畫懸浮在柳顏一側,柳顏介紹道:“這副畫是一項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不語詩所畫,說實話不語詩已經在本商行賣過不少畫了,但是我們從未見過不語詩的真容,所以請不要再向萬寶商行打聽不語詩了。我知道剛才的話不應該在拍賣會上說,但是這是萬寶商行在西牛賀州的分行特意交代下來的話,因此這次還把不語詩的畫調整為第一件拍品,請大家理解。”
說完這番話,柳顏向在場的人鞠了一躬,接著開口道:“想必大家也很喜歡不語詩的畫,不然也不會打聽不語詩了。在看到這副畫后,我甚至有買下的沖動,可惜我看到這幅畫的時候它已經成為了拍品。能拍道這幅畫的人一定很幸運,所以請大家積極競價,不語詩要求用一枚四階培元丹換,現在開始出價。”
柳顏剛說完話,便有人舉牌,于是柳顏緊接著說道:
“王家家主出一枚四階培元丹”
“問劍城城主出兩枚四階培元丹”
“昆侖劍宗外門弟子孫山出一枚四階極品培元丹”
“李大師出一枚五階極品培元丹”
“還有沒有人出價?一枚五階極品培元丹一次,一枚五階極品培元丹兩次,一枚五階極品培元丹三次,成交恭喜李大師獲得這幅不語詩的畫。”
片刻后,《亂翻書》便出現在“李七”面前,他迫不及待的解開畫上的禁制。一塊不算平整的青石上,有幾本摞的不太整齊的書,最上面的那本書被清風吹起了幾頁。有幾片葉子在空中搖曳,還有幾片葉子落在了青石與書上。遠處還有兩三座山,用墨極淡若隱若現的。除此之外,再無其他,用了大量的留白。
這還是他三世以來第一次見這副名畫。論道大會的門坎是金丹期,第一世是他修為不夠,第二世他則是在面壁思過。
除了“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這句詩,他還聽到過不少其他人對這幅畫的評論,其中讓他印象最深的一句評論是“初看這幅畫,覺得畫的很隨意,讓人有種放松的感覺;看久了這幅畫,便能品出這幅畫的韻味了,會讓人感到道心通明;如果看一輩子這幅畫,或許便會發現這就是一張隨意的畫了,如此而已。”
以他三世的閱歷,加上他今生收集了不少不語詩的作品,再加上那些貼切的評論。他覺得他現在看著幅畫能品出許多韻味,感覺道心通明了不少。
現在他覺得得到《亂翻書》最大的好處,已經不是限制林不凡了,而是讓自己道心通明。他決定了,以后要將這幅畫帶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