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后蓬萊仙宗,寧游和周月白就像當(dāng)年一樣,乘著一葉扁舟而來,十分低調(diào)又灑脫。
此時的蓬萊仙宗,上空有數(shù)百艘飛舟,海面有數(shù)千只樓船,至于御劍的人更是不計其數(shù)。
論道大會只有兩個限制,其中一個早有提及,那就是最低金丹修為,另一個則是魔道除外。很簡單,論道大會是正派組織的游戲,散修尚且只是可以被接受,怎么可能讓魔道參加。
因此天絕界七大勢力,來蓬萊仙宗的只會有昆侖劍宗、天機閣、萬寶商行、北漢王朝四個一流勢力。
再說一下其他二流勢力,這其中當(dāng)然少不了如今還是二流勢力的南黎宗。
除此之外,比較有名的分別是東勝神州的霓裳坊、書樓、衛(wèi)家,西牛賀州的百兵堂、趙家,南贍部洲的妙音閣、丹堂、千符宗、林家,北俱蘆洲的北刀宗、萬陣宗。
為什么有的洲只有兩個出名的二流勢力,有的洲卻有五個呢?這和如今天絕界的格局有很大關(guān)聯(lián)。
先來說南贍部洲,南贍部洲只有合歡宗一個一流勢力,而且還是這一代實力最弱的一流勢力,所以南贍部洲的二流勢力也最多。再加上天命之子林不凡出身南贍部洲,南贍部洲的氣運高于其余三洲,出名的宗門自然也就更多。
再來說西牛賀州,西牛賀州是天絕界最貧瘠的一洲,又有當(dāng)世最大的魔道組織天魔宗盤踞,也是天絕界最混亂的地方,所以西牛賀州的二流宗門最少。若不是昆侖山實在人杰地靈,又是最適合修劍的地方,不知道昆侖劍宗還會不會位列一流勢力。
接下來是東勝神州,東勝神州是天絕界最富饒的一洲,南贍部洲其次,北俱蘆洲再次,最后是西牛賀州。因此雖有兩個一流勢力,資源還是比較寬松的,二流勢力不算少。
最后是北俱蘆洲,北俱蘆洲的兩個一流勢力分別是萬寶商行和北漢王朝,因為兩個一流勢力并不是宗門,所以不僅不會參與到宗門之間的競爭,還會為其他宗門提供資源,所以北漢王朝的二流勢力也不少。
對了,其他洲都有出名的修真世家,只有北俱蘆洲沒有。這是因為劉氏皇族就是北俱蘆洲的第一家族,也是最有名的,只要有劉氏的存在,北俱蘆洲的其他修真家族就很不起眼了。
說完天絕界的格局,再來說一下散修,散修就沒什么好說的,就是來自天下各地的散修。在王有為創(chuàng)立散修聯(lián)盟之前,天絕界的散修就是一盤散沙、雜亂無章。
說回論道大會,接下來說一下來參加論道大會的都是什么人。參加的人里不光沒有練氣、筑基的修士,也不會有化神的修士。
很簡單,如果一個勢力的化神來參加,那其他勢力的化神來還是不來,不來那臉面往哪里擱,來了好幾給化神齊聚,是要直接滅了天魔宗嗎?
還有就是能成為化神的修士,都是天絕界道行最深的人,又有誰能和其論道呢,這是論道大會,又不是講道大會。不能給自己提升,只能純粹浪費時間,化神期的修士也不是閑人。
當(dāng)然,有哪個化神修士年輕的時候沒有參加過論道大會?化神壽三千,論道大會三百年一次,怎么著在進階化神之前,也該參加過了吧。
所以論道大會上只有金丹、元嬰、出竅境的修士參加。
這其中參加的形式也有所區(qū)別,出竅修士是真的坐而論道,而金丹修士和元嬰修士則是以斗法為主。
之前就提到過,化神不出出竅稱王,出竅境能在天絕界橫著走,是很有身份的人,這樣的人怎么能隨隨便便就打打殺殺呢?
之前還提到過,高階修士斗法往往會生靈涂炭,寧游的老家和問劍城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就算蓬萊仙宗是一流勢力,也經(jīng)不起出竅修士的斗法,準(zhǔn)確的說是整個天絕界都沒有能在出竅斗法后,依舊如初的地方。
金丹、元嬰期的天驕,尤其是被宗門保護下的天驕,那個不是心比天高,都想讓天下人知道自己有多天才。這也是眾多勢力想看到的,玉不琢不成器,如此能提高心性,又沒有生命危險的事,當(dāng)然是贊成的。
同時這也是在積累人脈,很多天才在斗法中不打不相識,之后會成為彼此的助力。不能不說的還有找道侶,來參加論道大會的都是天驕,不少都能找到長得好看資質(zhì)又高的道侶,畢竟幾乎整個天絕界最好的天才都匯聚在這里了。
林不凡就是在論道大會上認(rèn)識的風(fēng)舒婉,也是在論道大會上對趙清寒一見鐘情的。
比斗分為兩種形式,一為文斗,二為武斗,兩者同時進行。
所謂文斗,包括但不限于琴棋書畫、詩詞歌賦、賞花、品茶、論道。前兩世林不凡憑借詩詞,成為文斗中最亮眼的存在,從此詩仙之名名揚天下。
所謂武斗,就是上擂臺斗法,可以使用自己學(xué)過的所有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劍術(shù)、法術(shù)、符箓、陣法、丹藥,最后站在擂臺上的人就是勝者。前兩世林不凡以金丹期戰(zhàn)勝元嬰期的劉蒼茫,也讓世人知道林不凡不僅是詩仙,還是絕世天嬌。
最后再來說一下頓悟,正所謂一朝頓悟,勝過百年苦修。但凡是參加論道大會的人,不論是金丹期、元嬰期還是出竅期,都想在論道大會上尋得頓悟的契機。
趙清寒就是在這次論道大會上一朝頓悟,從而成為天絕界有史以來,第一個三十歲之前突破元嬰的天才,一時風(fēng)頭無兩都蓋過了林不凡。
不論是論道、文斗、武斗都只不過是手段,有所突破才是目的,而論道大會上突破最常見的方法就是頓悟。
人都是有私心的,不論是正派、散修還是魔道,都不例外。只是正道更在乎臉面,做事更講究個名正言順,因此要想得到別人苦心鉆研的成果,往往都會付出一定的代價。
論道大會就是在這樣的需求中誕生的,當(dāng)然它披著一層讓各個流派相互交融、取長補短、共同精進的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