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錮的小跑:
一直覺得是整個原生家庭在禁錮著自己。原生家庭,這個詞也就是近幾年才出現的,具體指的什么其實也說不清楚。
記憶中,小的時候都是在照顧和安排下長大的,暑假寒假的時候幾乎都是在家呆著,周邊同學家轉轉,如果要提出外出旅游或需要比較花錢的計劃,基本都是提都不用提就被否決掉的,于是,我對外出和花錢這兩件事上,在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內都是很有焦慮感的,更可怕的是,我在表達自己的方面發育得非常遲緩,甚至可以說是已經停滯不前了。
慢慢長大了,有了自己的經濟能力和思考判斷能力,但整體環境還是沒有太大的變化,而且可能我也習慣了在這個環境下生活,有時候會有點怨言,不過還是在某程度上享受著,一個表面渴望掙脫,內心懶得改變的我就這樣存在著。于是,大家看到的我都是外在張揚,生怕被別人忽略,但內在收斂,擔心被別人觸碰。
年月不會因為我的不成長而減緩它的步伐,我也按部就班的成家了,但這個家也依然依附在原有的環境下,即使后來家庭又增加了小跑這個最可愛的成員后,環境還是原來的環境。這樣的環境下,我們越來越不愿意去表達自己,越來越不愿意去分享愛。愛本來是一種讓人身心舒暢的東西,但在這樣的環境下卻變成如果的壓抑,也慢慢淪陷成禁錮其每個人的工具。
說了這么多,并不是不愛這個家,只是這樣的愛如果能換種方式,也許能讓這份愛更令人樂于接受。一直在網上都流傳著一張畫,父母在剪掉孩子的翅膀,畫外音是,你們剪掉了我的翅膀,卻怪我們不會飛。我希望我給小跑的愛并不是呵護備至的那種,而是讓你勇于嘗試,不懼怕失敗的那種,飛不飛是你的意愿,但要有能飛的能力。無論是大環境還是小環境,我都會嘗試著給你一個自由開闊的空間。我承認,在某些時候,我還是有在局促著你的思想,會用我的價值觀去衡量你的世界,也許我更應該用引導的方式,好的,我會努力去做到的。
之前一直提到的人格獨立,我希望小跑能早日實現。
昨天媽媽寫了一段話,你的人生里的每個故事的結局其實都怨不得別人,只有當你不再將“活得好”的責任推給環境和他人,而是會為自己的思想、情緒、人際關系和生命里的每一個結果真正負起責任,你才能得到心靈的最大自由,你也才真正長大了!
于是,可以說,我的這封信就是說明我還沒長大!
長大,從勇于表達自己開始,小跑,我們一起加油!
你的爸爸:莫跑跑
20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