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綾在小翠的引領之下,再次踏入了隔壁的樂室。
樂室之中,一位身形高瘦且蓄著白胡子的老者正靜候于此,他便是此間的樂師。
老者目光炯炯,審視著花綾,開口問道:“姑娘,不知你擅長何種樂器?”
花綾微微欠身,輕聲答道:“回先生,小女會彈琴。”
樂師聽聞,卻是連連擺手,說道:“那個太雅了,咱這里要的是邊彈邊唱的技藝。你瞧瞧這現有的樂器,挑一個重新學吧。”
花綾依言緩緩轉身,目光在諸多樂器間流轉。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笙,其造型優美獨特,猶如一只精巧的鳳鳥,笙管排列整齊,色澤溫潤,仿佛在靜靜訴說著古老的旋律。
簫則修長而典雅,竹質的身軀帶著自然的紋理,簫孔錯落有致,宛如星辰散布于天際,散發著一種清幽而深邃的氣息。
瑟莊重而大氣,二十五弦整齊排列,弦絲在光線的映照下閃爍著柔和的光芒,瑟身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展現出古樸的韻味。
箏優雅地放置一旁,其形狀宛如一彎新月,琴身上繪著絢麗的圖案,色彩鮮艷奪目,仿佛蘊含著無盡的詩意。
月琴小巧玲瓏,圓形的琴身猶如滿月,鑲嵌著珍珠貝母的裝飾,散發著迷人的光澤,給人一種精致而可愛的感覺。
琵琶則最為引人注目,它線條流暢,梨形的面板優美動人,琴頭雕刻著華麗的花紋,弦軸精致而巧妙,仿佛是一件珍貴的藝術品。
這些樂器或古樸、或華麗、或精巧、或大氣,它們各具特色,交相輝映。
最終,她的目光停留在了一架箜篌之上。
此箜篌龍身鳳形,連翻窈窕,纓以金彩,絡以翠藻,高三尺許,形如半邊木梳,其漆為黑色,雕鏤著精美花紋,描金裝畫的臺座更是顯得華貴非常,且有著二十五弦。
樂師見她選定,便開始悉心傳授彈奏的技巧。
花綾專心聆聽,銘記于心,隨后便走到一旁自行練習。
她輕輕撥弄了一會兒箜篌,不多時,便心中暗自思忖,覺得這箜篌與琴頗為類似,于是自信地說道:“先生,奴家學會了。”
樂師聽聞,滿臉驚訝,目光中透著幾分難以置信,說道:“既然如此,那姑娘便彈一曲來讓老夫聽聽。”
花綾心中略有忐忑,生怕彈奏雅曲又遭樂師斥責,思來想去,決定彈一曲《思凡》。
只聞她輕啟朱唇,吟唱道:
“小小尼姑年方二八,
正青春,被師父削去了頭發。
每日里,在佛殿上燒香換水,
見幾個子弟游戲在山門下。
他把眼兒瞧著咱,
咱把眼兒覷著他。
他與咱,咱共他,
兩下里多牽掛。
冤家,怎能夠成就了姻緣,
死在閻王殿前由他。
把那碾來舂,鋸來解,把磨來挨,
放在油鍋里去炸,
啊呀,由他!
則見那活人受罪,
哪曾見死鬼帶枷?
啊呀,由他,
火燒眉毛且顧眼下。”
她的彈奏指法嫻熟,弦音流暢如水,歌聲清脆婉轉,仿若夜鶯啼鳴。
每一個音符,每一句唱詞,都恰到好處地融合在一起,將這曲《思凡》演繹得淋漓盡致。
樂師在一旁聽得如癡如醉,滿臉的滿意之色。
待花綾彈唱罷了,樂師微笑著說道:“姑娘天賦過人,技藝精湛,今日便回去好生休息吧。”
花綾聞此,心中歡喜,施禮謝過樂師,而后與小翠一同離開了樂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