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一聲清脆的聲響打破了午后辦公區的靜謐,顧暖暖的水杯被她不小心翻倒在了桌面上,水珠四濺,灑滿了整個桌面。
聞聲,沈清昭立刻從自己的世界里抽離出來,迅速抽出一沓紙巾,一邊利落地幫助顧暖暖擦拭桌面,一邊動作敏捷地搶救那些即將被水漬侵蝕的書籍。
當沈清昭的手指輕輕拂過一本封面設計嚴謹而內斂的生活教育期刊時,她略帶好奇地抬起頭看向顧暖暖,開口詢問:“暖暖,是什么時候開始對這類期刊感興趣的?這可不太像你的風格。”
顧暖暖聞言,瞥了一眼那本雜志,露出一抹嫌棄的表情,隨口說道:“估計是拿我媽媽的時尚雜志時,不小心多拿了一本我爸爸常看的書,既然你感興趣,就送給你了。”
沈清昭聽罷,好笑地揶揄道:“我怕是免費在幫你做垃圾處理吧?”盡管語帶調侃,但她還是饒有興致地接了過來。
顧暖暖佯裝不滿道:“真話有時要藏在心里。”
幫顧暖暖整理完桌面之后,沈清昭便將這本生活教育期刊捧在手中,認真地翻看起來。她首先快速瀏覽了一遍目錄,鎖定了一些自己頗為關注的話題,然后有針對性地逐一閱讀。就在她翻動書頁,尋找某個具體頁碼的過程中,一個關于“狗”的字躍入眼簾,由于最近她對此類內容特別敏感,于是決定從第一頁開始仔細查找。
終于,在第十三頁上,沈清昭找到了她期待已久的答案,喜悅讓她忍不住捂住了嘴巴。她轉頭看向顧暖暖,滿臉歡喜道:“暖暖,你簡直是我的福星!”
顧暖暖見狀,一臉好奇地湊了過來,問道:“怎么說?”
沈清昭嘴角上揚,眉眼彎彎,她輕輕拍打著手中的期刊,笑著回應:“我找到了。”
顧暖暖原本滿心疑竇,剛欲啟齒詢問究竟找到了什么,突然一個的想法在她心頭閃現,她不可置信地道:“你是說……”然而,話至半途,她卻并未將心中的猜測完全說出,只是以充滿震驚的眼神凝視著沈清昭。
沈清昭當然明白顧暖暖的未盡之意,她眼神堅定地點點頭。只不過文章的標題改為了《生活啟示之孰輕孰重》,作者署名為魏詩韻。
除了標題和作者名字外,整篇文章竟一字不差地照搬了林曉月的原創內容,甚至連標點符號都未曾做過絲毫改動。
顧暖暖拿過書籍,仔細看了一下,不禁發出一聲由衷的感慨:“膽子夠大啊,這是一本頗具影響力的省級期刊。”
沈清昭搖頭道:“也不算膽大,如果沒有今早的意外,我可能很難找到這篇文章。”
認真思索之后,顧暖暖神色有些憂慮:“既然這篇文章已經被公開發表,想要說服對方撤稿,恐怕會極其困難,畢竟它已經產生了廣泛的影響,而且對于剽竊作者而言,這是一件足以毀掉前途的事情,她絕對不會同意,不僅不會同意,可能還會借助輿論反咬一口。”
盡管深知前路艱難,沈清昭還是決定勇往直前。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與調查之后,她在下午給李唐發去了一條信息:“李經理,我現在能夠找你談談嗎??”
過了好一會兒,李唐才回復了一條簡短的信息:“來健身房找我。”
沈清昭按照約定來到了李唐的私人健身房。盡管這個房間面積不大,但各類健身器材一應俱全,擺放有序,顯然主人對這里的管理極為用心。此刻,李唐正穿著一身運動服在跑步機上揮灑汗水,額邊的碎發已被汗水打濕,看得出來她已在這里鍛煉了一段時間。
察覺到沈清昭的到來,正在疾跑中的李唐目光轉向她,一邊調整呼吸一邊問道:“還是關于林曉月的事情嗎?”
沈清昭面色嚴肅地點點頭,回應道:“是的。”
李唐立馬講了她所掌握的最新情況,眉宇間略帶一絲無奈:“林曉月的那篇文章已經被他人發布了。”
沈清昭聽聞此言,眼神中閃爍著一些復雜的情緒,她道:“我了解的情況也是這樣。這篇文章現在已經被篡改了標題和署名,被發表在了一本省級的生活教育期刊上。我認為這種公然剽竊他人勞動成果的行為,無疑是對原創作者尊嚴的褻瀆,也是對整個文化行業的侮辱。”
聞言,李唐的眼中閃過驚訝,但很快恢復了從容不迫的態度,她繼續道:“既然你清楚這一點,就應該明白那位擅自使用文章的作者,其寫作水平絕對不容小覷。關于這件事,我已經與許良深入探討過,雖然他的觀點夾雜了一些個人私心,但我認為他說得確實有幾分道理。”
此刻,李唐結束了在跑步機上的鍛煉,熟練地關掉電源,隨手拿起毛巾擦拭額角的汗水,然后從跑步機上緩緩走下。
她引領著沈清昭來到一處休息區坐下,繼續道:“我們部門許多刊物的銷量,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那些資深或暢銷作家的作品支撐。因此,與這些具有市場號召力的作家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我們與他們之間是一種相互依存、互利共贏的關系,為了公司的整體利益,在某些情況下,我們也需要為他們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或者提供必要的協助。”
沈清昭面色凝重地反問:“那么,這就意味著我們可以無視道德底線嗎?”
李唐并未急于反駁,而是冷靜地提出了一個假設:“不論你與林曉月之間存在著何種深厚的關系,試想一下,如果擺在你面前的選擇是一位已經在業界享有盛譽、作品深受讀者喜愛的資深暢銷作家和一位剛嶄露頭角、亟待證明自己實力的新晉作者,你會如何抉擇?”
沈清昭經過片刻深思熟慮,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如果大家都嚴格遵守行業規則的前提下,我會選擇與前者合作以保障公司的穩定發展,但這并不意味著我會忽視后者的價值。我會盡力給新作者們創造更多展現自我、公平競爭的機會,讓他們也有機會在舞臺上綻放光彩。”
李唐語重心長地道:“你的回答很理想化,而現實是會直接選擇前者。公司的首要目標無疑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當面對一個知名度極高、市場反響熱烈且回報率顯而易見的作家,和一位尚未嶄露頭角、未來收益尚不確定的新作者時,決策者的選擇往往不言而喻,這種選擇背后更多考量的是商業邏輯,而非道德倫理的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