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萌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抑制不住的欣喜,驕傲道:“鄒洋向你提起過我,他是不是跟你說他喜歡我,并且希望你能和他離婚?”
張芮面無表情地搖了搖頭,譏笑道:“他說,你竟然愿意陪他出席那些應酬場合,是他見過最傻,甚至愚不可及的女孩。要知道,鄒洋幾乎從不帶自己的女伴涉足這樣的社交活動,你知道為什么嗎?”
甄萌心里咯噔一聲,一股強烈的不安感瞬間席卷全身,她努力穩住顫抖的聲音,夾雜著恐懼與困惑地問道:“為什么?”
張芮冷冷地道出了實情:“因為雖然他風流成性,但在他的骨子里還保留著一份對女人最起碼的尊重。在他看來,女人留在他身邊至少還能保持個體的尊嚴,一旦帶出去參與那些酒桌上的逢場作戲,你就變成了一件可以用來交易或炫耀的物品。當然并不是所有酒局都是如此不堪,還是有許多相對純粹的商業交流,只是鄒洋所處的那個圈子,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的?,F在聽了這些,你現在作何感想?”
頓時,甄萌的心中涌上一陣悔恨和自責,她想起之前鄒洋曾經試圖阻止她去參加那樣的應酬,是她的一意孤行,是她親自把自己逼到如此尷尬且痛苦的境地。
此刻的甄萌渾身冰涼,發不出一點聲音。
不等甄萌反應,張芮接著道,“據我所知,你倆已經分手,那么你今天打電話給我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是不甘嗎?還是有其他更為復雜的動機?說實話,我沒興趣知道這些,但我要告訴你,你不是第一個因為鄒洋而找上門來向我叫囂的女人,也不會是最后一個。像你這樣的女孩,我見得太多,甚至我還專門請了一個助理幫我處理鄒洋的這些復雜關系?!?/p>
甄萌滿心困惑,眼神中充滿不解和質疑:“你不是他的妻子嗎?為什么你可以容忍他這樣的行為?”
張芮冷靜且理智道:“我從來不干涉鄒洋在外面的事情,因為我知道他會回家。無論你怎么在我面前耀武揚威,鄒洋都不會選擇跟我離婚,對此,你可能會感到疑惑?!?/p>
甄萌以無聲的默認作為回應。
張芮解釋道,“我和鄒洋的結合,本質上是一場商業聯姻,我離不開他,同樣他也離不開我。我倆與其說是婚姻,不如說是利益捆綁關系,在有利可圖的情況下,這種關系是最牢靠的。所以我從來對他沒有任何感情上的要求,只要他能盡到父親的責任,給予我們的孩子穩定的家庭環境就可以了。
建立在利益基礎上的關系,本就不應該奢望濃厚的感情,你懂我的意思嗎?”
甄萌聽到這里,臉上掠過一絲痛苦和難堪,但她依舊保持著沉默。
隨后,張芮平靜地分析道:“我猜你懂我的意思,大家都不是小孩子,即便是小孩,也不是自己想要什么,家長就會給什么。
善于教育的家長一般都會給聽話的孩子想要的東西,而對于喜歡吵鬧而不懂滿足的孩子,往往他們不會輕易妥協。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最重要的是看清自己內心的需求,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明智抉擇?!边@其實在說,魚與熊掌,往往是不可兼得的。
如果選擇了感情,就不能還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給予;如果選擇了利益,就不能還想要求感情的回報;如果真的能做到兩者兼得,那也許需要一些運氣,但無論如何,都強求不來。
當張芮的話音結束,甄萌便主動掛斷了通話,此刻的她心中無比清楚,在這場無形的競爭中,她已經徹底敗下陣來。
……
在去西江市的前夜,林曉月猶豫了許久,最終她還是通過電話把隱藏在心中的秘密告訴了沈清昭:“清昭,經過一番內心的掙扎與思考,覺得有些真相還是應該告訴你,其實我并不是一個會為強權妥協的人,反而骨子里流淌著不屈的血液,對公正有著近乎執著的追求,但在現實的洪流中,很多時候,我卻不得不在理想與現實中做出艱難的抉擇……”
就在沈清昭向《生活教育》雜志發出投訴的當天晚上,命運給林曉月露出了極為殘酷的一面。在短短幾小時內,林曉月被房東無情地驅逐出了被她視為避風港的狹小出租屋。
現實的冷酷遠超她的想象,林曉月在這座筋水混泥土筑建的繁華城市里四處尋覓,但每一次滿懷期待,迎接她的卻是房東們面露難色、言辭閃爍的拒絕。
在接下來的一兩天里,在這座城市無家可歸的她,徹底淪為了城市的流浪者。在這個權利與金錢至上的世界里,許多人甘愿為了權益輕易犧牲掉做人的良知與底線。
雖然林曉月已在職場奮斗了三四年,收獲的薪酬待遇與福利也堪稱優渥,但她將大部分的薪資都寄回了家,所以每月留在她自己手頭可供自由支配的錢款很有限,因為她從未想過自己會遭遇失業的困境,畢竟林曉月對自己的專業極其有信心。
四個多月的失業經歷,像一塊巨石重重壓在她心頭,挫敗感和對未來的深深憂慮,如同陰霾籠罩在她的身上,讓林曉月深刻意識到這筆錢對她很重要。
原本林曉月是可以選擇回到家鄉發展,但為了不讓父母擔憂,而且她也更不想以失魂落魄的形象灰溜溜地回到熟悉的故土,于是她選擇自己默默承受這份生活的苦果。
經過無數次內心的權衡,林曉月最終做出了一個艱難的妥協,接受了他們開出的豐厚條件。
略微停頓了一下,林曉月深吸一口氣,繼續道:“然而,在做出抉擇的那一刻,我卻并未感到絲毫的解脫與喜悅,相反,一種難以言喻的懊悔與痛苦涌上心頭,猶如一塊巨石壓在胸口,讓我喘不過氣來。我明白,這個選擇將是我人生中無法抹去的最大污點與遺憾。
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不會做出這樣的抉擇,因為它玷污了我一直以來秉持的立身之本。
當然,我說這些并不是為自己辯解,而是自己內心的切身感悟。我真心實意地希望你能明白,在你們公司,尤其是在你所在的期刊出版部門里,其內在的復雜性與暗流涌動遠超你的想象。有人為了達到目的或者某種野心,可以踐踏規則,無視公正,不擇手段,他們心中早已沒有道德底線的約束,只有對成功的瘋狂追逐。
如果你想要在這樣的公司環境中長久發展,就要收斂一些鋒芒與銳氣,如同潛龍在淵,積蓄力量,用一種更為謹慎的方式去展現自己的實力與才華,不能過早引來不必要的攻擊。
否則,當最后一點價值被榨取完之后,就會輕易落得個“被人啃得渣滓都不?!钡谋瘧K結局。
同時,這段時間的晦暗經歷也告訴我,人還是要堅持初心的,沒必要隨著環境沉淪,如果一個環境不好,就再換一個環境,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