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他走后,繼續往日的時光,一切恢復如初,我依舊朝八晚六的上班。唯一不同的是每日一次來自13個小時時差的問候。
他大部分會發微信給我,偶爾想說的多了會發一封郵件。郵件我通常是不回復的,因為始終覺得我們之間沒有什么太多可能性,回復的內容多了,就會表達出一些內心深處的真實感觸和想法,包括情感。
大約過了快半年,他發來的短信少了,郵件一封也沒有了。我想過原因,大多數歸咎于我的冷淡,很小一部分考慮過是他有了更感興趣的人。
轉眼到了圣誕假期,現如今國外學子,包括一些華人華僑,過圣誕節的熱度也遠不及國內春節等重要的傳統節日了,不過在國外工作學習主要假期還是集中在圣誕節和新年等節假日。
現如今,在京城圣誕氛圍亦是在逐年消減,想要找到一棵漂亮的圣誕樹都要去教堂、英德使館的圣誕集市、奢侈品購物中心或者一些高檔的國際連鎖酒店。記得中學時候,圣誕氛圍縈繞在各類商超,餐飲場所,同學之間也會交換圣誕節禮物,教室里要貼圣誕窗花,畫圣誕板報,大街小巷充斥著西方文化的浸染。
德使館圣誕集市是我又一次見到他的地方,與他是從未報過什么幻想。但是再見他內心波動確是有的。
他白色粗織高領毛衣,外面套著米色的短款翻毛皮拼接外套,一條黑灰色長褲,一雙黑色馬丁靴,配一頂米白色毛線冷帽,可能是為了配圣誕氛圍脖子上還掛了一副紅色耳機,高挑的身材,出眾的長相,在人群中格外扎眼。他身旁,跟著一個氣質過人美麗girl,紅色的圣誕毛線裙,黑色羊絨大衣,過膝長靴,栗色的大波浪,好洋氣的姑娘,旁人一看便是登對的情侶。
京城的冬季總是寒風刺骨的,我一身黑色及踝長羽絨服,棕色切爾西靴。冬季頭發上的靜電真的很麻煩,加上羽絨服的料子摩擦,更是凌亂重災區,于是便扎了高高的馬尾,卡上了剛在圣誕集市買來圣誕小鹿角發夾,雙手捧著不斷揮發著白氣的肉桂熱紅酒。熱氣遇到冰涼的鏡片,凝結成一層水膜,附著在鏡片上,一會兒清晰一會兒模糊。
一路逛逛停停,邊走邊看,一不下心,撞上了一個白色的身影。杯子一晃,飛濺出的猩紅色酒滴都撒我自己身上了,我是不是該覺得自己很幸運,幸好沒有殃及路人,畢竟密度這么大,還都是外國友人,真要是殺傷面再大一點,那鬧得可就是國際笑話了。
剛覺得自己悲催,只聽一個女孩用柔和的嗓音說道,“凌辰,你沒事吧?”
誰?是重名吧!我心想著,深吸一口氣,冷靜了一下,調整體態,平和地說了一句:“抱歉,抱歉,沒有弄到你衣服上吧!”
女孩回答說:“沒事的,姐姐,你臉上也有酒,給你紙擦一下吧!”凌辰拿過紙,進前伸手要幫我擦臉。
我連退兩步,一個趔趄差點崴了腳。凌辰向我一個閃步,想要扶我一下,我側身躲開了。點頭示意又說了一句“抱歉!”,向女孩說了一句“謝謝!”
然后朝著他們相反了方向走去,我沒有看他的眼睛,只是從他身邊側身而過,衣服微微觸碰到他的手指。
“于他,我只不過是個新鮮玩具。可是我明明感受到了他的真誠。哎,快30歲的人了,我竟然還會相信現實中會有童話故事。”我毅然決然地堅定向前走,沒有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