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十二點,隨著大巴車的一陣鳴笛聲,總算是到了目的地江原市。
因為已經是中午了,車停在了學校早就訂好的飯館處,就是那種開在景區旁,服務對象基本上都是以來研學的學生為主的飯館。
許莉華把在車上坐的近的八個人安排坐一桌,五桌人正好坐滿。每個桌上都墊著紅色的塑料膜,桌上還貼著號碼。
“三號桌。和齊念她們一桌?”楊凌悉看見齊念和宗幼晴早已落座不免說了句。“怎樣?”江廷睆徑直走過去,特意和齊念坐的地隔了幾個位置,楊凌悉連忙在江廷睆旁邊坐下。齊念假裝環顧一圈,最后眼神還是落在了江廷睆身上。
十分鐘后,兩個略有些年紀的服務生將菜一道道端上來,菜的賣相并不好,甚至還不如二十七中的食堂。
上完菜后江廷睆不覺得餓,只吃了幾口就擱了筷子,味道也沒有想象中那么差,中規中矩罷了。他并沒有等楊凌悉,直接回車上了,早上起的又早又一路顛簸,他的確累了。
楊凌悉看到江廷睆回了車上,也沒再吃下去,也放下筷子走了。齊念本來還想趁這個機會看看能不能和江廷睆正面說句話,順便,謝謝他剛才的好意。可看到他腳不沾地的就走了。齊念嘆了口氣,不知道下次這么好的和江廷睆接觸的機會還有沒有了。
上車后江廷睆剛倚著座位,頭靠在窗戶上就睡著了,楊凌悉回來時他早已睡得很熟了,只輕微的發出些呼吸聲。江廷睆的睫毛長而卷曲,和他高聳的鼻梁和輪廓分明的下頜線產生了鮮明對比,明明相互矛盾的東西卻在他臉上相處的很好,形成了這張嘆為驚人的臉。
江廷睆仍舊沒有做夢,盡管他很喜歡這種感覺。
“到了睆哥。”不知過了多久,楊凌悉推了下江廷睆,車己經開到江原大學總校區的正門囗,江廷睆剛睜開眼就看到了燙金的“江原大學”這四個字,設計成草書狀顯得很有氣勢。
“我是你們接下來這兩天的導游,你們叫我王導就好。”剛一下車就有一個帶著黑色的鴨舌帽的健壯中年男人舉著紅色旗子向他們招手,并自我介紹道:“我是土生土長的江原人,江原大學我起碼來過幾百次了,有什么想了解的知識,問我就對了。”王導拍著胸脯,很是自信。
他帶領著江廷睆他們進了江原大學的校門,入眼簾的是各個知名校友雕像,“江原大學始建于1954年,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時,到現在已有五六十年的歷史了,它的前身是抗戰時期就已建立的....”王導拿著擴音器向他們介紹道。
江廷睆無心去聽王導的介紹,他只想去看江原大學的圖書館。出發前他在網上查過資料,江原大學一共有7個圖書館,光是總校區就有四個圖書館,420余萬冊藏書,這便是最為吸引江廷睆的一點。
江廷睆在江原大學里隨意的走著,沒幾步路就能看見校內的學生,他們都是處在象牙塔中的人,自信而從容。
他一路跟著指示牌來到了西館—江原大學最小的一座圖書館。
他剛走進圖書館門口就聞到了一股檀木味,遠遠的就看見一排高大的書架,只可惜他進不去,圖書館都是清一色的刷卡進入。
江廷睆雖然不能進去,但他還是站在圖書館的門口向里面眺望了好幾眼,里面并不缺乏讀書的學生,或許某一天他也會坐在圖書館內翻閱這些有些年頭的書,就像是和博學的長者在進行對話。
“你在這啊?真讓我一頓好找,要集合了的趕緊的。”楊凌悉不知從哪跑了過來。“這才逛十幾分鐘就要集合了?”“十幾分鐘?我們一點半到的,現在都兩點四十了,聽導游說下一個景點的那個博物館五點就閉館了。”江廷睆這才想起來看眼手表,還有些恍然。
集合完畢后,他們很快便上了車。江廷睆透過窗戶看著江原大學的校園。心里莫名有一種空落落的感覺。就像是從心里抽走什么一樣。
到了江原市人文博物館后他們只待了一個小時,博物館就準時閉館了,晚飯還是在中午的那個餐館吃的,晚上的菜比中午好多了,江廷睆一下午走了不少路,也有點餓了就坐著多吃了會,齊念這次可是有備而來的,她帶了一部小型相機,趁江廷睆吃飯時關了相機的閃光燈,偷偷拍下了一張他的照片,有宗幼晴給她擋著,幾乎可以稱得上是神不知鬼不覺了。
吃完飯后因為學校定的賓館就在旁邊的緣故總算不用坐大巴車了,王導仍然在前面帶領著他們去酒店,江廷睆自在的在晚風中走著,白天的疲倦很快就煙消云散。
到了賓館后江廷睆和楊凌悉找許莉華拿了房卡,就上了樓。不得不說學校定的這個酒店環境還是挺好的,估計1/3的錢都花在酒店上了。
江廷睆讓楊凌悉先選了床,他把東西理好就去洗漱了,楊凌悉精力是真好(都是平時上學睡覺的時候攢下的),一刻不停的打起了“CS”。
等兩人都洗漱完后門外突然傳來了敲門聲“衣服穿好了嗎許老師叫我來查查人數。”楊凌悉一聽是畢月琳的聲音“噌”的一聲沖向門口并打開了門:“老師好!”
畢月琳看了眼房間,發現兩個人都在后點點頭:“許老師說你們可以出去逛逛,十點半前回來就行了。”說完這句話后,她便轉身走了,楊凌悉連打招呼的機會都沒有了。
江廷睆雖然并不怎么累了,但是走了一天了,他不太想再出去逛了,楊凌悉便去找高泛了,江廷睆躺在床上,默默的在想著些什么。
妍的日記
2011年10月21日周四晴
看到高一的學生都去了江原市研學游,不知不覺我又想到了我與江原大學的擦肩而過。
我高中時就一直是數學很一般,每次一百零幾分左右徘徊,高考前的兩次模考總分也都差不多達到了江原大學的分數。
高考數學甚至我寫的還比平時小心的多,可是不知為何在寫題目的那一瞬間,我似乎把所有曾經學過的知識都忘了差不多,一個公式要想三四遍才能想起來,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的流逝,等到了交卷時間,我后面還有整整三道大題是空白的。
自然,我的數學考砸了。但我還是很平靜,因為我知道高考不是人生的全部。這是爸爸一直告訴我的。剩下幾科我雖然發揮的也并不是很出色,但和平時基本相差無幾,其實對我來說已經沒有什么遺憾了。
填志愿時我的第一志愿報的依然是江原大學,我也并沒有去填志愿服從,我記得我的分數當時比最低分錄上江原大學的高十三分,但離我最想上的那幾個專業都差了好幾分,我并不愿意將就,一直以來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