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里。
清晨,小鳥在林中歌唱。
依雪站在晨曦中。
陽光給樹林披上了一道金色的光芒。
不遠處的晨練的人們,日復一日在公園的樹林下鍛煉。
其實,生活更多時候其實就是一種常態。
戲劇化的情節更多是出現在舞臺上。
依雪今天起了個早,她來到公園樹林里,看一位老者養的觀賞鳥。
一位老者養了四只觀賞鳥,他把鳥兒放在兩個籠子里,掛在樹枝上。
公園來來往往的人,走到此,都會停下腳步觀看籠中的鳥兒。
小鳥的羽毛很好看,在陽光下閃著五彩的光。
依雪媽媽來公園,不少次看過這幾只小鳥兒。
依雪媽媽讓依雪也來看看。
因為依雪最近在拍攝寵物鳥呢。
依雪辭職以來,學習、讀書、拍攝、畫畫。
更多的時候就是以一種常態的方式,日常的作習積累知識,學習技能。
為未來職業選擇或自主創業,多一份積累、積淀。
多一份選擇的自在度。
最近,依雪喜歡上的寵物拍攝。
她甚至去報了一個寵物拍攝培訓班,為期一個月的學習。
依雪報班的張老師,從事寵物拍攝已經有幾個年頭了。
張老師本來是體育傳媒工作者,因為成家立業后,更多時間要照顧家庭。
他的孩子兩歲時,張老師從工作單位辭職,自己創業做寵物攝影師。
經過幾年的努力,張老師不僅有了自己的工作室,還有了自己的攝影棚。
張老師一邊開展寵物攝影培訓工作,一邊接一些廣告項目,這樣工作室的開支用度就能更好的得以保證。
依雪去張老師“旺旺寵物工作室”學習沒幾天,變得更加開朗、活潑。
“為寵物拍攝特別開心、快樂”,依雪告訴依雪媽媽。
依雪說張老師特別有愛心,耐心,拍攝寵物需要技術。
因為要寵物配合拍攝或抓拍,需要相應的技術,特別是愛心。
寵物能感受到人對它們的關愛。
寵物拍攝其樂無窮,拍攝寵物的神態千姿百態。
寵物主人,往往也喜歡自家給寵物拍攝照片,但與專業寵物攝影師拍攝出來的照片還是有一些差異。
最主要的是專業寵物攝影師,可以拍攝寵物和寵物主人的合照,這種融入性專業攝影師做得更好。
依雪喜歡拍寵物鳥。
依雪經過半個月的學習,拍攝出來的寵物鳥照片,活靈活現,毛發畢現,十分生動。
攝影師不是靜態的表現所拍攝對象的形態。
好的照片,一定是形神兼備的。
依雪在學習技術的同時,看一些專業書籍,特別是提高藝術修養的書籍。
藝術呈現物象,需要相應的藝術修養。
依雪辭職后,一直在加強自己的技能學習和訓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既然辭職,那就是希望未來進入自己更加理想的工作賽道。
興趣愛好+技能,才能會更多一份選擇和實現。
依雪一大早,在公園拍攝了好多張照片。
她走出公園,不遠處有一家餐廳還在賣早餐。
依雪要了一豆腐腦和一個茶葉雞蛋,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辭職后,一般她都不會起得太早,并到外面吃早餐。
自己在公寓住,早餐都是起床后,沖點速食之類。
周末回家,依雪媽媽會給依雪蒸她愛吃的雞蛋羹,打五谷糊糊之類的營養早餐。
依雪喜歡吃媽媽做的飯。雖然依雪媽媽自認為做飯一般且做得素,但依雪愛吃。
媽媽做的飯的味道,是家的味道。
依雪好長時間沒有吃豆腐腦了,吃起來覺得很香。
吃完早餐,她準備坐公交去野生動物園拍攝。
學了寵物拍攝,依雪對動物的拍攝有了相應的專業拍攝知識和技能,她準備去動物園拍攝動物。
學以致用,知行合一。
十一點不到,依雪到了野生動物園。
野生動物園,園區內養育著200余種,5000余頭只來自世界各地的珍稀野生動物。
園區內還提供自駕游覽和小火車游覽的參觀方式,游客可以在原生態自然環境中,近距離觀賞野生動物。
另外,園區還設有多個主題展區和互動項目,如奇趣樂園、藍色小鎮等,適合各年齡層的游客探索和體驗。
園區還通過現代的無屏障全方位立體觀賞方式,拉近人與動物的距離,增加了人與動物的接觸機會,并以這種教育和實踐方式,提高公眾對野生動物保護的意識。
依雪一個人來動物園,她沒有選擇自駕游,也沒有選擇小火車瀏覽。
她根據園區導向圖示,來到鳥類觀賞區。
依雪主要來園區拍攝她喜歡的歡鳥。
依雪取出相機,對好焦,她拍攝著。
今天來動物園,依雪拍攝的照片,她自己挺滿意。
一只歡鳥,站立在大石上。
依雪用膠片相機拍攝的黑白照片。
當依雪的照片,沖洗出來后,她給依雪媽媽還有同學看,大家以為是明信片上的照片呢。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有激情,更有靈感。
依雪的照片,很有靈性。
照片上的鳥,靈動待飛,且神氣。
看著依雪的照片,依雪媽媽很感慨,短短的技能學習,依雪能把照片拍攝得這么好,的確,她是熱愛攝影,并且下了功夫學習技能的。
依雪大學的專業,與藝術沒有關系。四年的大學學習,工作五年,九年的時間,假如一開始上大學就學與藝術有關的專業,也許依雪今天已經成了專業攝影師了呢。
依雪媽媽,這樣想。
時光流逝,歲月如梭。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過去的事情,留給過去的時間。
生命的希望和愿望的時間在未來。
依雪媽媽看到依雪的拍攝的照片,想到依雪辭職后的學習與技能的提升,感到一種慶幸。
依雪媽媽慶幸的是,做為家長,在依雪面對辭職選擇時,尊重了依雪的選擇,同時盡可能地支持依雪,為她辭職后工作真空時段提供了盡可能地支持。
其實,家長面對孩子的選擇時,精神支持是第一位的。
孩子既然敢于選擇辭職,其實,自己一定也是前思后想,一定在是自我的夢想和未來的希望中,做出了選擇。
未來在什么時間段實現自己的夢想,或許并不能準確預知。
但一個人,在執著的追求中,其夢想的實現大概率就是時間問題。
不去選擇,怎么能走上自己愿望的軌跡上呢。
家長,往往對于自己孩子的選擇和追求,更多從自己的人生經驗去做預防性阻擋。
家長,往往怕孩子吃苦,而以保護性思維代替孩子選擇。此時的家長會忘了自己也是從年輕和選擇中走過來自己人生的。
每一個生命個體的職業人生,應該讓生命個體自己去選擇和定位。
家長只能有的是建議權,而不是選擇和決定權。
依雪媽媽,為自己能明悟這一點,而慶幸不已。
依雪未來是否會成為一個專業攝影師,現在依雪自己或許也是確定不了的事。
但她在追求,她在學習,這就是腳踏實地走在夢想實現的路上。
夢想和實踐,是職業自我實現的路徑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