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窗外,黃浦江的霓虹倒影在酒杯里碎成血色光斑。林曉松開鼠標,屏幕上的監控畫面定格在陳默摟著蘇瑾走進游艇艙室的瞬間。右下角的時間戳顯示2023年4月17日,比陳默提出離婚整整早了四十二天。
指甲深深掐進虎口,疼痛讓她保持清醒。那個說要給她定制婚紗的男人,原來早在三個月前就預訂了這艘白色游艇的頂層套房。林曉調出手機日歷,4月17日赫然標注著“胃鏡檢查“,那天陳默特意把會議改到浦東,原來是為了制造完美的不在場證明。
“在看什么?“溫熱的呼吸突然拂過后頸。
林曉瞬間切換屏幕頁面,財務報表上的數字在視網膜上跳動。陳默的手指撫過她發頂,古龍水混著威士忌的味道讓她想起新婚夜摔碎的那瓶酩悅香檳。“新收購的醫療公司賬目,應收賬款周轉天數不太對勁。“
“這種事交給蘇瑾就好。“陳默的腕表磕在桌沿,百達翡麗的表面在暗處泛著冷光,“畢竟要離婚了,你該多休息。“
林曉轉身時膝蓋“不小心“撞到主機箱,u盤接口的藍光悄然熄滅。她看著丈夫領口若隱若現的唇印,突然想起上周在蘇瑾辦公桌上看到的眼影盤——NARS的吉普賽玫瑰,和此刻陳默襯衫上暈開的珊瑚色如出一轍。
暴雨是凌晨三點來的。林曉站在陽臺上,指尖拂過綠蘿肥厚的葉片。這些看似柔弱的藤蔓正沿著她設計的鋼架攀爬,根系穿透防腐木地板,在夾層里織就一張精密的網。三個月前埋下的微型攝像頭應該已經抵達承重墻裂縫,正好對準樓下蘇瑾的公寓書房。
手機在口袋里震動,加密郵箱跳出新郵件。附件里蘇瑾公司的銀行流水像一串詭異的樂譜,每筆轉入“藝術品采購“項目的款項末尾都綴著特殊代碼。林曉的瞳孔微微收縮——C-A-6-12,這分明是盧浮宮展廳編號,對應被盜的科羅油畫《傾斜的橡樹》。
晨光刺破云層時,林曉正在研磨咖啡豆。陳默的行李箱滾輪碾過綠蘿氣根,發出細微的斷裂聲。“律師下午會來。“他的影子投在咖啡杯里,把拿鐵拉花攪成一團亂麻,“你知道的,婚前協議...“
“叮“的一聲,烤箱計時器救了這場對話。林曉戴上隔熱手套,端出的馬卡龍透著詭異的青灰色。上周從植物實驗室帶回來的螺旋藻粉在高溫下發酵,正適合用來喂養綠蘿根系的傳感器。
“對了,“她在陳默碰到門把時開口,“物業說頂樓露臺要換防水層,記得把你那箱雪茄挪走。“
二十五分鐘后,林曉看著監控里陳默打開檀木雪茄箱。藏在古巴煙草里的傳感器開始工作,紫外線掃描過箱體夾層的股權轉讓協議——陳默名下的私募基金正在收購七家空殼公司,而這些公司全部指向蘇瑾經手的藝術品拍賣。
綠蘿根系在此時傳來震動。林曉切換監控畫面,蘇瑾正用裁紙刀拆開一幅倫勃朗版畫的包裝。當刀尖第三次劃過畫框背面時,林曉按下了錄音鍵。高頻聲波激活了藏在綠蘿氣根里的激光竊聽器,電磁信號沿著藤蔓中的銅絲網絡直達書房的降噪耳機。
“...跨境運輸需要新的中轉站。“蘇瑾的聲音裹著電流雜音,“下批貨走巴拿馬航線,用集裝箱編碼...“
林曉的鋼筆在離婚協議上畫了個問號。筆尖滲出特制墨水,在紙張背面顯影出蘇瑾公司的股權架構圖。當她圈出最大持股方“南十字星控股“時,窗外的綠蘿突然劇烈搖晃——根系傳感器顯示承重墻裂縫擴大了0.3毫米。
第二天股市開盤前,林曉走進了證券監管局。公文包里裝著綠蘿根系拍攝的雪茄箱照片、藤蔓傳感器記錄的聲紋圖譜,還有她親手培育的食蟲植物——葉片黏液里保存著蘇瑾書房飄落的雪茄灰燼,DNA檢測報告就夾在婚前協議最后一頁。
當陳默在游艇甲板上被帶走時,林曉正在家里給綠蘿換盆。她剪下一段氣生根泡進營養液,根系橫截面在顯微鏡下呈現出精密的電路紋路。三個月前種下的監控網絡已然成熟,就像她等來了所有證據鏈開花的時刻。
警笛聲從江面飄來時,林曉打開手機相冊。婚禮視頻里陳默為她戴上的鉆戒正在反光,放大二十倍后能看到戒圈內側的刻字——給永遠的天真者。她輕笑出聲,把戒指埋進新換的盆栽土里,綠蘿的卷須立刻纏繞上來,像極了新婚夜那件綴滿藤蔓刺繡的婚紗下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