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院子里窩了兩個月之后,燕青第一次提溜著一個包裹出了門。
原本好奇的大娘看到,實在是忍不住了。
“襲人姑娘,這是要去走親戚?”
燕青害羞的低下頭,好似不好意思似的。
“大娘,我這也沒有一個營生的,就繡了一次荷包手帕的,想去問問繡莊收不收。
也順帶問問繡莊,能不能接活計回來做。”
那大娘一聽,眼睛頓時就亮了起來。
這會刺繡,可是一門不錯的手藝。
他們這些人家的,最多也就是能縫補個衣衫,說是會刺繡,那都算不上的。
這種精貴的玩意兒,可都是大戶人家的玩意兒。
誰家沒事,在衣衫上繡個花呀,草呀的,廢功夫,也浪費線啊。
“我說襲人姑娘怎么衣衫會這么好看,原來是繡了花的緣故,還真的是大娘眼拙。”
“大娘,日頭不早了,我先去繡莊了。”
說話的大娘神色一頓,原本還準備等燕青說了客氣的話接下去的話也給憋了回去。
“好,襲人姑娘先忙,大娘家里還有點事情。”
燕青拎著包裹,就這么慢慢的走著,很快就出了這條街。
來到繡莊,燕青就被老板娘看到了。
燕青是生面孔,還一副被嬌養的模樣,直接就讓老板娘有了猜測。
“姑娘,這是要干什么?”
燕青提了提手里的包裹,笑著開口。
“老板娘,我這手里攢了一些荷包,手帕,也不知道老板娘這里收不收?”
老板娘一聽就是生意上門了,哪里有不愿意的道理。
這些東西,大家族里要賞賜下人的,就需要沒有任何記號的。
所以,他們這樣的繡莊,長期大量收購這些東西。
偶爾,還有鄉下的人,為了婚事,或者是哄自家婆娘的來買個一個兩個的。
這看著不多,也是一筆不小的消耗。
繡莊也是養著繡娘的,老板娘可舍不得讓這些繡娘做這些個小東西。
那些個大件的屏風,或者是精美的嫁衣,才是繡莊掙錢的大頭。
布匹啥的,都只能算是維持日常開銷了。
“姑娘叫什么,這荷包,手帕的,我們自然是收的,可也要看看姑娘的手藝。”
燕青假裝不好意思,眉眼間隱隱還帶著一股子的驕傲。
“我叫襲人,這刺繡的手藝,也是下了狠工夫鉆研過的。”
燕青一邊說著,一邊將包裹里的荷包和手帕拿出來給老板娘看。
老板娘看著燕青拿出來的荷包和手帕,確實不錯,心里就更滿意了三分。
燕青這手藝要是不行,也不能被定為大丫鬟預備役。
大丫鬟的手里,總是要有一門過的去的手藝。
燕青雖然是成年人的靈魂,可要論刻苦,可能還比不了這個時代的女孩子。
但是這理解力,多少還是占優勢一些的。
學習的過程中,你快一步,后面就事事快一步。
燕青也是算是十分努力了,自然是多鉆研了些的。
其他的東西,學的也還是不錯的。
就是沒有琴棋書畫這方面的教導,都是伺候人的,日常生活技能為主。
其實,燕青還學會了辨別草藥,簡單的炮制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