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蔥蔥的草木掩映下,四五個煉氣境修士走在山間小路上。
昨天剛下了一場雨,雨后的山路十分泥濘,每一步都能濺起泥點子,打臟路邊的草葉。
但這幾個修士腳下飛快的掠過泥濘山路,走了一千里路,幾人淡黃色的衣服上絲毫沒有被泥濺到。
其中一個年輕女修走在隊伍最后,雖然眉眼秀麗,但在她有意無意的氣息收斂下,在這群人中成為了一個難以被注意到的存在。
她的視線快速的掠過周遭其余四個人,目光在前方的白衣修士身上特別停留了一瞬,在被察覺前自然地低下了頭。
這一路上顧映寒多次感受到隊伍中有人在窺視自己,但屢屢抓不到人影。
盡管沒有證據,她直覺這種特別的關注正是來自這個白衣修士,黃文韜。
說來湊巧,此人也是半路加進這個執法堂任務的。
這次李家村任務,調查者包括她在內原本有四個。
另外三人都是執法堂弟子,修為在煉氣五重,其中有兩人分別是齊豫和王琳,是她認識的人。
剩下一個叫臨泉的是初次見到,精通醫術,接下來的疫病治療他是主力。
而這個黃文韜,來自天海峰,煉氣六重,為人精通藥理。
據說他是聽說了李家村的事情后主動加入了調查任務,因為疫病十分復雜,執法堂考慮到顧映寒沒有太多經驗,就同意了他的申請。
隨著泥路翻過山坡,眼前豁然開朗,遠遠的,透過朦朧的霧氣,已經能隱隱約約看到一片村莊坐落在山腳下。
全力走了一千里,幾乎要走出云海關,幾人雖有修為在身,也有些疲憊,停在這里稍作休整。
顧映寒正在清點儲物袋中的丹藥,突然手上的動作頓了一下。
又來了!那古怪的窺視感!
她不動聲色地將掌中的清風丹甁收起來,看向白衣修士。
當她抬頭時,窺視感立刻消失了。黃文韜盤腿席地坐著,面上是坦坦蕩蕩的神情,見她看過來還露出一個微笑,絲毫看不出是窺視的元兇。
顧映寒又看向其他三人,目光轉了一圈收回來,雖然沒有證據,她覺得這窺視的目光就是來自黃文韜。
但顧映寒并沒有直接提出此事,反而是開口發起了另一個話題:
“這一路我們全力走來,也花了五個多時辰,我記得任務中提到求助的是李家村的村民,修為僅有煉氣二重,他是如何趕到青陽門報信的?”
在煉氣二重境卡了多年,她深知一千里的路途,絕不是這等修為能輕易走下來的。
王琳手上的樹枝有一下沒一下地在泥地上劃拉:“報信的人叫李小言,聽說是咱們門內一位路過的師叔,看到他在半路走得鞋都爛了,生了惻隱之心,用飛劍把他拉回門內了。”
齊豫接口到:“是岑師叔吧,內門中最有君子之風的那位,這事一聽就是他的善舉。”
“岑師叔是?”顧映寒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我對內門的事情不甚了解。”
王琳聽到她的疑問來了精神,挺直腰板:“岑師叔是神道峰的劍修,會御劍飛行的那種!這一千里路像咱們全力行走還要五個時辰,岑師叔御劍飛行兩個半時辰的功夫就能到了!
但他不通醫術,所以沒有直接去李家村幫忙,就把李小言帶回了門內。”
黃文韜聽了,回頭對臨泉說:“臨兄,這李家村可是古怪的很啊,聽說得了疫病的人都潰爛不成人形了,臨兄對此有何看法?”
幾人的目光都投向臨泉,包括顧映寒。即將接觸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疫病,幾人或多或少有些心驚。
臨泉目露思索,想了想說:“根據李小言的描述,李家村這種疫病極為可怕,不知道最初是怎么起來的。”
“凡是接觸過病人的,第二天立刻就喉嚨腫痛,高熱不斷,臥床不起。”
“第三天發病者就開始全身潰爛,惡臭難聞。”
幾人聽了不禁一陣惡寒。
王琳忍不住抱緊自己的肩膀:“聽起來怪可怕的,煉氣期修士怎么會染上這種怪病,道理上來說我們已經百病不侵了啊。”
臨泉說:“這就是我們調查的目的,師父說這不一定是疫病,更像是服毒之癥,而若是如此,事情就嚴肅了。”
黃文韜道:“若是如此,我們也可能會被傳染.......”
大家面上不禁露出了幾分警惕之色。
顧映寒聽他們討論了一陣,又提出一問:“那李小言是怎么幸存的。”
齊豫說:“病發的時候李小言在山中采藥,是少數幾個沒有被傳染的人。
村醫在染上此病后,立刻察覺到傳染性,已囑咐村人將所有染病的人封在家中,不許與外界接觸,包括他自己。”
黃文韜問到:“那我等如何做好防護?”
臨泉和顏悅色地飛出五顆丹藥在空中,說到:“這是在下特制的解毒丹,能夠預防常見毒性。”
顧映寒伸出手,拿了自己的那一顆,打量了幾眼,覺得十分眼熟。
在記憶中回想了一瞬,她想起了。
這不是在歸墟中,青成子曾服用的解毒丹嗎?
不由暗想,若這李家村的疫病真是毒疫,這解毒丹恐怕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但吃了總比不吃好,想到這里直接學著其他人的樣子,把這顆褐色的丹藥塞進了嘴里。
解毒丹味道甘甜,入口即化,立刻有一股生機流入肚中。
顧映寒看向山腳下。
李家村就坐落在這么一個小山坳里面。
回憶了一下云海關地圖,顧映寒說到:“對了,我突然想起一件事,這個山坳的位置還有點特別,再往東走就出了云海關地界,進入小青山系了。”
王琳順著她的目光看向下面:“是啊,小青山就在李家村那頭,但愿靈霧谷的人不要來找麻煩........”
嗯?顧映寒有些疑問地看向她,但她沒有詳細解釋,只是面上露出苦惱之色。
休息了片刻,幾人也商量了一番應對疫病的方法,就朝山腳下的李家村方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