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氏茶莊推出冰制品新生意,火爆到全溫州府都知道了。
可是,卻只賣了三天,就將技術賣給了多家酒樓、飯莊。
其實,他若是再搞出冰棒、雪糕,毋庸置疑,肯定再次爆火。
不過,王逍心里更想開家茶館,如果賺錢了,再搞一座茶樓。
王逍來到永嘉場的第四天,早上的街頭巷道是非常熱鬧的,不只是各大店鋪開門做生意,周邊鄉民會趕來買東西,各種小販云集,叫賣、雜耍、看相、算命、吹糖人、賣糕點、水產海鮮……
項老二帶著王逍走在永嘉場坊市上,一邊給他介紹永嘉場,以及溫州茶葉、茶市等有關情況。
“咱們永嘉場,位在永嘉縣北二都永興堡,所轄場地東至東海,西至茅竹嶺,約三十里;南至舊巡檢司界,北至寧村所馬道江,共五十里?!?/p>
王逍點點頭,“天下之賦,鹽利居半,永嘉場因鹽而興啊。”
“是啊,永嘉場,但凡大族皆有參與私鹽之利。”
“官府不是不允許販賣私鹽嗎?”
二人邊走邊聊,王逍還一邊觀察街道兩側的各類商鋪,以及街頭商販做生意的熱鬧場景。
“咱們大明管理鹽業的機構叫鹽課司,永嘉場的鹽課司,就設在二都永興堡,鹽課司通過灶戶中的團、灶來管理鹽戶和灶戶?!?/p>
項老二呵呵一笑,“但是,天下鹽商又有幾個不與官府勾結的?”
“這倒也是!”王逍點點頭,不說這古代,就是后世凡是暴利的行業,比如家里有礦的,哪個不是豪橫且有背景之人。
不過,想到項家也是永嘉場的大家族,于是王逍笑問,“項二哥,你們項家也做鹽生意嗎?”
“咳”,項老二沒想到王逍扯到項家身上,頓時有些尷尬,“項家人多,單靠田產可養不了那么多人,而且我項家又沒有海外生意?!?/p>
“呵呵,項二哥別緊張?!蓖蹂行Φ?,“我又不是錦衣衛探子。”
項老二聽了卻是一驚,不過想到王逍剛從海外回來的,不可能是錦衣衛。
尬笑了一下,項老二繼續道:“其實,運銷這一塊,朝廷現在也放開了,采用召商認運,給予鹽引(鹽票),鹽商只要按引納課就行?!?/p>
這一點,王逍倒是知道,鹽商販鹽需經請引(納課給照)、驗引(各商掣鹽畢,赴批驗所呈驗鹽引)、退引(各商努鹽銷畢,赴所呈引截角)等手續。
項老二笑道:“先生,你知道,咱們永嘉(華蓋鄉)有二王,李浦王和英橋王?!?/p>
王逍點點頭,當初他因為準備去大羅山旅游,然后看到了“張閣老”的資料,當時還有些好笑無語。因為張璁出生時,他的大外甥【王澈】都3歲了。
張璁出生之年,其父張昇已經49歲,母親謝氏也42歲,都是祖父母級別的人了。
張璁比異母長兄張璩小20歲,比同母兄張珫小6歲。
謝氏是典型的高齡生產,出現難產癥狀,“孚敬寤生,驚怖父母,將棄之”。
就是在后世,高齡生產也是很危險的事,更不要說醫術落后、接生草率的古代了。
就在小張璁性命不保之際,他的長姐王門張氏,和剛過門不久的長嫂張門季氏拯救了他。
張大姐嫁給同鄉【王鉦】,育有三子,分別是王澈、王激、王沛,個個都是名人。
張大姐利用占卜卦象,說“養(張璁)則當大起吾族”,以此說服父母。
季氏長嫂也向舅姑表示,自愿承擔撫養小叔子的責任,“固請育之”。
如此,張昇夫妻才“悅而收之”,留下幼子張璁的小命。
……
王逍剛想到王鉦,項老二便說起了他。
“這兩家可謂人才輩出,英橋王家,橋翁王鉦,官封通政使,生有三子:王澈、王激、王沛,不是舉人就是進士,除了王沛不愿做官,他的兩位兄長皆是官身?!?/p>
項老二贊嘆道,“但他仗義疏財,醫德高明,同樣聞名鄉里?!?/p>
王鉦作為永嘉場鄉間士紳的代表人物,王逍想起一段關于他的記載(《岐?,嵳劇飞系挠涊d):
溪橋王鉦,少日貧賤,鬻鹽糊口。曾同廝輩負鹽渡茅竹嶺,見有日者推命,同群廝叩之。日者打發其眾,獨約王以詰朝來取。如期而往,謂曰:“汝命超眾,吾故另談。若年邁四旬,不勝富貴,世之所稱‘甜瓜命’者,以其愈老愈香也。”王酬以錢,日者卻云:“吾驗吾術,實非有所利耳?!惫鈴娔?,二子連登甲科,以仲子貴,皓封通政,日之言驗矣。晚歲乘舟入城,販鹽廝者群附其舟,至無容足,移坐于鹽籮之上。每每如此,絕無所厭。人因稱為“鹽籮王”云。
“李浦王家,榜眼王瓚,官至禮部左侍郎,一生剛直不阿,清廉正直。其子王侹,以父蔭歷官南京工部營繕司郎中。次子王健,亦是多才。”
王逍心道,后世都得“拼爹”,有個好出身,起步就已經比別人高。
項老二話鋒一轉,“但王鉦、王瓚少年時都販賣過鹽。”
王逍笑道:“項二哥,跟我講講溫州茶市吧?!毙南?,我就問了一句你項家是否參與鹽生意而已,你就跟我講了一大堆,就算你家跟官府也有勾結,又不關我啥事。
-----------------
“好?!闭f起茶生意,項老二可是信口拈來:
“北宋時,溫州便是朝廷欽定的全國13個‘茶場’之一,宋徽宗更是在《大觀茶論》中稱贊溫州的茶葉‘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
王逍一邊走,一邊觀察街坊兩側的店鋪,茶莊、茶館、茶坊、茶館、茶肆。
“哦,都有哪些產地?”
“主要有泰順、平陽、瑞安、永嘉等地,而品質又以泰順東溪和平陽北港的最好。”
“這一路走過來,我看見了不少茶館、茶肆,溫州百姓都很喜歡喝茶嗎?”王逍問道。
“那當然?!表椑隙Φ溃?/p>
“官員喝茶談政事,文人喝茶論詩詞,商人喝茶談生意,百姓喝茶聊閑事,這已經成了一種風氣?!?/p>
“呵呵,還真是?!蓖蹂凶笫肿隽藗€捋頭發的動作,繼續問道:
“溫州茶都有哪些品種?”
“主要有永嘉烏牛早、瑞安清明早、泰順三杯香、蒼南五鳳茶、文成劉基貢茶、平陽黃湯、雁蕩毛峰?!闭f到老本行,項老二張嘴就來。
“每年夏至時,咱們溫州的百姓還會熬制‘午時茶’、‘雙花茶’,飲后可防暑解渴?!?/p>
王逍知道,這兩種茶其實就是金銀花和菊花熬制的茶。后世,溫州民間還流行一種“小伏茶”,是利用淡竹葉、夏枯草、金銀花藤等制作的,同樣既消暑又解渴。
王逍心道:“市場潛力巨大!”嘴上繼續問道:
“現在茶葉的價格幾何?”
“芽茶每斤80文,葉茶每斤20文。街頭大碗茶一般1文錢一碗?!?/p>
“行,項二哥回去吧,我自己再逛逛?!?/p>
“先生,這幾天忙,沒帶你好好逛逛,要不我帶你去江心嶼或者華蓋山瞧瞧?!?/p>
王逍知道,江心嶼有江心寺,華蓋山有東山書院。不過他還是搖了搖頭,“今天就不去了?!?/p>
“先生,我知道我項家廟小留不住真佛,先生以后有用得著我的地方盡管開口?!表椑隙统鲆化B銀票,“對了,這20兩銀票就當賠償先生的制冰損失。”
“這我不能收,我吃住都還在你那呢?!蓖蹂猩焓志芙^。
“那是我的福氣?!表椑隙娡蹂袘B度堅決,想了想,還是道:
“先生先拿著用吧,你才從海外回來,身上估計也沒有大明寶鈔,回頭租賃店鋪,購買設備,我再幫你墊一些?!?/p>
“這倒是?!蓖蹂幸惨庾R到“出門沒錢可是寸步難行的”,于是道:
“這樣吧,給我幾張小面額備用,余下的做茶館的投資吧。”
項老二眼睛一亮,“好,那我就不跟先生客氣,沾先生光了?!?/p>
這一幕被遠處暗中盯著王逍觀察的一名男子(錢福,約30歲)看見了。
-----------------
同樣是在街頭,項祺、盧氏姑娘來到了永嘉場,正興奮地走在街頭到處觀看。
項瑞突然出現在二女面前,眼熱地盯著盧蕙蘭上下打量。
二女打扮的很好看,項祺精致可愛,盧氏優雅美麗。
項祺驚喜道:“承志堂哥,你怎么在這?”
“你們怎么來了?”
“家里聽人說茶莊冰生意很忙,我和盧姐姐來幫忙的?!?/p>
項瑞不自然,“走,堂哥請你們去喝茶。”
“好啊,哦,堂哥,你怎么不在店里幫忙?”
“我現在自己也在做生意?!?/p>
項祺瞪大眼,奇道:“堂哥你會做生意?”
“怎么,不相信?”項瑞掏出幾張銀票,“瞧,這是我做生意賺的,怎么樣,厲害吧?”
項瑞一臉得色,“盧姑娘,我覺得咱倆挺合適的,你的身契我回頭去張家要來……”
“堂哥你……”項祺震驚地瞪大眼。
“不必了,祺祺我們走。”
盧慧蘭轉身就走。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