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最近感覺自己疲憊、沮喪到了極點。
作為一家快速上升中的、制造企業的車間主任,他手下管理著300多名工人。
他每天焦躁的安排各種生產計劃,還要應付幾十個業務經理無休無止的催單,以及采購、物流的各種催促,他每天大約半夜十二點才能結束一天的工作,但是仍然會在睡夢中接到生產班長的請示電話、上一級領導的詢問電話、裝貨物流的催促電話等等。這導致他常常噩夢連連,情緒低落、自我懷疑到了極點。
李晨所在的坤宇機械是一家當地有名的機械制造廠家,老板夏宇年輕有為、野心勃勃,雖然目前還是家產值幾億的民營企業,但是夏宇勢必要將這家企業做大做強。
夏宇是個極度要求嚴格的人,不僅對員工,自己也是極度自律。他不是什么富二代,也沒有什么背景。確實是靠著敢拼、敢干來到了這一步。
近期的交付訂單又堆積如山,李晨看著這山一樣的訂單,陷入了無法自拔的苦痛,他有氣無力的開始安排著生產。
他得有一百多個微信群,涉及到各個部門,其中行政群是最重要的,老板以及中層以上管理人員都在群里。其他諸如交貨群、采購群,他都看的沒那么緊張。
彼時一個業務主管張華的微信消息在交付群里跳出:X訂單已經延期多日,如再次延期,客戶將取消訂單。
李晨看慣了各個業務經理對他的威脅,他似乎已經麻木于這樣的字眼,他并沒有第一時間回復張華的催單。甚至于他上面的領導也沒有回復張華。
張華是個急性子,眼看著自己的催單沒有反饋,她迅速的將催單信息發到了行政群。
一時間群里也沒有任何人回答張華。老板夏宇開始@各個生產管理人員,但是李晨上面的領導還是沒有回復,夏宇在群里發了飆,開始罵起來生產管理人員,此時的李晨終于不能再裝聾作啞下去,作為最底層的中層管理人員,他言不由衷的回了句收到。
這一句收到,不知怎的點燃了老板夏宇的火,在一頓大火發泄以后,他將矛頭指向了李晨:既然生產管理部安排不好生產,李晨你卷鋪蓋走人。
作為一家四五百人企業的老板,夏宇在過去的幾年當中已經直接或者間接開除、勸退了有幾十個員工,但是對于中層管理干部,且一直以來都算是勤勤懇懇,有功無過的中層干部,讓他走人的決定,細算下來,好像還是第一次。
行政群里還是一片鴉雀無聲,但是線下卻是直接炸開了鍋。下面人都在問,到底怎么了?這個決定是真的還是假的?
李晨第一眼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自己也是懵的。作為一個四五年來一直兢兢業業的老員工,他雖無特別大的才能,但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也頗得領導的信賴,這突然其來的消息,讓他不由得停下了手中的工作,陷入了一股懵逼狀態。
雖然未知今天這個讓他走人的決定是否為真,但是接下來的工作安排卻已經實實在在的開始被安排開了。
隨后行政群里發布了消息:李晨的工作暫由徐行接管,李晨暫停工作,停職停薪。
這下李晨徹底放下了手頭的工作,悶悶的呆在原地,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走。
這時,他的領導,廠長宋揚及生產總監連杰,來到了他的工位,三個人面面相覷一番,也難以說出個原委,連杰讓李晨先放下手頭的工作,休息兩天,他會將后續工作再去看看情況。
李晨拖著疲憊且懵逼的身體,回到了家。其實,這并不是他第一次放下手中的工作回家,就在前幾天,他因為工作過于繁忙,以至于生病沒法集中精力工作,而不得已請假了幾天,去醫院住了幾天。
打了幾天藥水的李晨,身體好了一半就又開始了工作。
他自以為是個很普通的員工,沒有學歷,沒有技術,也并不是那么能言善道,他只是從一個小車間工人,積累了一些工作經驗,被領導提拔上來的普通人。
他也一直就想這么普通,領著一份辛苦錢,好在公司雖未私企,但是效益一直蠻好,訂單不斷,所以工資,獎金并未拖欠,在當前大環境如此之差之際,這樣的工作其實已經很穩定,很穩定了,他甚至已經開始想自己,可能真的會在這個公司呆到退休。
但是眼前的一切,似乎打碎了他的夢。不同于以往的發火,老板夏宇似乎有點鐵了心讓他走人。
同樣懵逼的還有,做導火索的人,張華。此時的她比李晨還要懵逼,她只是跟往常一樣,急性子的催促了一下訂單,沒想到竟然因此讓一個車間主任丟了工作。
她呆呆地走來走去,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個局面。更不知道該如何去面對李晨。
時間轉到了三天以后,李晨又回到了公司。但是他的心里卻是不知道該如何走下一步。
他的工作目前全部轉到了徐行那里,他就呆坐在自己的工位上一上午。到了下午還是沒有一個人來找他安排工作或者詢問工作。
連著兩天都是這個樣子,終于,他明白,這一次他真的要離開了。
到底是什么讓夏宇下定了,讓李晨離開的決心呢?有一些沖動在,但是更多的是思考以后的結果。
公司目前高速發展,再也不是以前的小作坊,自然以前的管理模式也不再適用。近期工廠頻頻出現訂單延誤,客戶抱怨,甚至取消訂單的情況。生產部門確實沒有做好好的調度,引來了諸多的麻煩。
另一方面,公司高速的發展,再也不能像以前小米加步槍似的管理模式,公司新引進了自動線、ERP管理系統等,這些新的技術、設備、系統,的確是需要更專業的人來擔當,于是李晨慢慢的被時代淘汰掉了。
再一個,最近頻頻出現的問題,也的確需要一個人,來背鍋了,殺雞儆猴,李晨被拿來當了試驗品。
李晨的離開,首先驚醒了倉庫主管張想。你一定見過張想這樣的人,他無功無過,總是會很巧妙的把自己的責任推開。他巧舌如簧,懂得變通,在哪個崗位都能吃得開。但是,你肯定不喜歡這樣的人,你跟他說了很久的話,你發現你沒得到任何答案。
張想也是老員工了,他現在變得越來越油,但是李晨的離開卻給他提了個醒,他似乎不能再這樣混下去了。
他身體也不太好,近期還住院了一個星期,表面上,老板夏宇對他噓寒問暖,但是語氣卻又別有深意:張想,你也是老員工了,你要注意身體,多多休息,我不希望我的兵帶病打仗;同時他又提醒他建設好自己的隊伍階梯,你身體不好,可以多多讓下面的人干活。這話聽著有關懷,卻也是在提醒,你不能耽誤了工作,你的活也可以交給下面的人干,處處透漏著:你并不是那么重要,你可以被替換。
肉眼可見的,李晨事件之后,整個公司的管理層,都老是本分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