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青菜,就連王府膳房里見多識廣的大廚都不認識,只能撿看起來認識的做。用最簡單的辦法做,清炒和煮。
元時雨姐弟兩退下后,空出來的兩個食桌,蒼煜南讓蒼管家坐下吃,不用回膳房再吃了。
另一個食桌,讓身邊的侍衛石英坐下吃了。
石英和墨白是蒼煜南身邊的兩大近衛。墨白出去辦事了,石英一直站在蒼煜南身后,像他的名字一樣,他是個王爺要不問話,永遠沒有嘴的人。
王爺要是問話,也是問一答一的人。
平時這兩人,可是打死,也不肯和王爺同席吃飯的。
但今兒例外,王爺命令,不從不行。再加上,看這飯菜,實在饞得慌。
大家肚子里,都吃了一年的粗食,尤其近幾個月,也快要跟著外面百姓那般,扒樹皮草根吃了。
因為王爺三月前,已經把王府三年前的老庫房底子都讓人打掃干凈了。
人都吃不上了,更不要說馬了,府里拉車的馬匹,一匹匹被吃掉,如今說句不好吃的話,王爺要是有大事出門,真要坐馬車。
連拉車的四匹像樣的馬,府里也湊不出來了。
更可憐的是軍營里的那些軍馬,為國征戰,浴血而行,如今,個個瘦得可憐,病死餓死……
其實那些騎兵,個個都把自己的戰馬,看得比自己的命還重要。
可是,即使他們把自己的口糧省了給馬吃,馬還是一匹匹倒下去。
一想到軍馬,眾人的臉色都難看起來。
如果要讓軍營里的士卒選,他們寧愿自己餓死,也不想看著戰馬餓死病死。
不過,剛才小王爺姐弟兩已經鬧過一場不愉快了,眾人不想再提這么沉重的主題,讓王爺憂心。
三年大旱,大家都是親眼看到王爺的變化的。
王爺從最初的帶著他們下去督促官員幫助百姓抗旱,給大家鼓勁,甚至帶著軍隊去幫助百姓。
可老天不給人路走,先是用河里的水澆地,后來河里的水也干了,最后莊稼旱死了。
整個南陽郡下三縣,徹底都河干溝平。
王爺免了三年賦稅,整個南陽城的官員自救,軍營全由王府支撐。三年過去了,雨沒下來,連百姓勉強存活的井水也所剩無幾。
百姓無法生存,只能舉家逃亡。
可大旱的不止是南陽郡,整個大衛國三十六郡,旱災、蝗災、地龍翻身、鼠疫……
天要亡大衛國啊!
謝共秋的眼神幽暗,整個南陽城七萬人,如今只依賴兩口老井出水。
為防止哄搶,他一直派重兵把守兩口老井,嚴格按照王爺制定方法,不分貴賤,南陽城官民一致,一家一天一碗水。
糧,幾個月前全城都斷了。
吃土、吃人肉……
唉,謝共秋心里嘆息,不但糧斷了,這些天,守衛每天報上來的井里出水數,也是一天比一天少了。昨天守衛來報,老井的水提一桶,有一半水,另一半全是泥漿。
謝共秋一夜輾轉難眠,他還沒有報給王爺。
“這個好吃,王爺,甜甜的,還有香味。”
下首的淮書興奮地叫起來。
“這是紅薯,煮著吃,特別甜。田——說了生吃也行。”
蒼煜南差一點說出,田田說了生吃也行。
不管對什么人,絕不能輕易把田田說出來。
旱災可不止在他的南陽郡,要是讓人知道了田田的存在……
蒼煜南眸光一寒,到時候,父皇還有那些皇兄皇弟弟……他真得能保住田田嗎?
蒼煜南:這個鍋只能由謝共秋背著,只能由萬宗門背著。反正萬宗門并不在大衛國境內,是列國只聞名,從沒人見過的神秘大宗門。
是流傳了幾百年的大世家。
列國爭雄,各國爭霸,戰爭打了幾百年,各國有盛有衰,很多小國早已湮沒在歷史長河里。
只有三大世家永存于世,隱于深山鄉野,廟堂之中,都可見他們的影子。他們唇齒相依,真正做到了,散是一盤沙,聚是一團火。
這個鍋由萬宗門背,絕對沒人敢追查下去。
就是他的那位父皇,也得掂量一下自己的國力,能否可與三大世家抗衡。
“王爺,這東西生吃比煮著更好。”
謝共秋咬了一口煮熟的紅薯,又沙又軟,又糯又甜,這種口感真得是非常好,味道說不出的感覺。
“嗯,軍師所言極是。這紅薯含水量大,既能充饑也能擋餓。而且還便于保存攜帶。”
“王爺,屬下認為,當下之急,應該把這紅薯送去軍營,充當軍糧。不分士卒與將軍,一人一天一個紅薯。水一天一人一碗。”
蒼煜南沉思,他原本也想過,把紅薯切塊,放上水煮成湯。可是這樣費水,而且那些士卒只能在軍營里喝,不好拿回家。
三萬南陽軍營旁邊,就是軍營家屬院。那里有他們饑渴待死的妻兒。
倒不如發給士卒,有水有紅薯,他們拿回家,家里妻子老娘煮飯時,再放些干草樹皮,一家人就能多捱幾天。
想到這里,蒼煜南點頭,
“軍師所言極是,軍師安排便好。”
謝共秋看著蒼煜南,
”困難是暫時的,以后我們還會有更多的紅薯和物資?“
謝共秋這句話看起來說的是肯定語氣,在坐的各位,都以為這是謝共秋代表萬宗門,表示以后要繼續給南陽供物資的意思。
其實謝共秋的眼神,在問蒼煜南,王爺你這些物資,你不說,屬下也不問你從哪來的。
你要讓屬下的師門替你背鍋,屬下也認了,那么,這些物資,以后還會源源不斷地送到我們南陽城來,是不是?
蒼煜南自然明白謝共秋眼神的含義,點頭,
”困難是暫時的,物資會有的。“
他可是親眼看過了,田園的仙境里,到處都是能吃的東西。
綠葉的瓜果蔬菜,成熟的莊稼,還有那么多的雞鴨。
田田可是說了,那些東西,她全都會賣給自己。
蒼煜南:汗顏,他只能給田田那么一點子不值錢的御賜之物,田田就要給他這么多好東西。
他欠田田的,他們南陽郡百姓欠田田的,以后全都要由他來還。